学术投稿

缺铁性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的分析及发病机制探讨

赵艳;向茜茜;李佳丽;孔佩艳;吴玲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分析, 发病, 血红蛋白合成, 免疫功能紊乱, 红细胞, 自身抗体, 体内, 疾病, 铁缺乏, 性质, 破坏, 漏诊, 临床, 加速, 储存, IDA
摘要:缺铁性贫血(IDA)是机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上述两种疾病属不同性质的疾病,合并存在非常罕见,易引起临床漏诊,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根据ISO15189的要求,按美国临床与实验室协会(CLSI)指南文件EP5、EP9确立评价方案,对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检测BUN、CREA、UA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3个项目的 批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4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和1/3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准确度比对实验相对偏倚(SE%)小于1/2 CLIA′88的允许偏倚范围,且相关系数(r)均大于CLIA′88允许相关系数(0.975).线性范围验证显示,BUN、CREA、UA 的斜率分别为0.997 4、0.998 5、1.004 5(r≥0.975),线性范围分别为1.3~55.7 mmol/L、12.0~2 294.5 μmol/L、14.5~1 369.5 μmol/L.BUN、CREA、UA 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分别为0.4~557.0 mmol/L、7.8~22 945.0 μmol/L、3.8~13 695.0 μmol/L,且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实验室规定的参考区间内.结论 罗氏Modular生化分析仪测定BUN、CREA、UA的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龚燕;卢仁泉;郭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伊曲康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伊曲康唑抗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334例接受HSCT术治疗的病例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90例HSCT患者术后被诊断为真菌感染,全部病例均予静脉注射伊曲康唑治疗,125~250毫克/次,第1、2天给予2次/天,第3天后给予1次/天,病情稳定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液治疗.结果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7%,接受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有效率75.6%.确诊患者中10例(76.9%)有效,临床诊断病例58例(75.3%)有效.结论 HSCT患者术后真菌感染发病率高;伊曲康唑疗效明确,可用于HSCT患者术后患者抗真菌感染的治疗.

    作者:龚奕;高力;刘耀;张诚;陈幸华;高蕾;曾韫璟;文钦;孔佩艳;刘红;彭贤贵;张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PBL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正取代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成为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1].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趋势,作者在血液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中采用了这一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耀;张曦;陈幸华;高蕾;高力;张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D-二聚体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的特异性降解产物,DD的生成或血DD水平增高反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病理状态下,凝血和纤溶状态平衡被破坏,凝血倾向增强,从而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导致DD含量增高[1-2].

    作者:曾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地区男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通过对该地区男性生殖道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及耐药现状分析,提出合理的用药对策.方法 对46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Mh培养及体外药敏实验,分析其耐药现状.结果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Uu感染的阳性率为38.0%,Mh阳性率8.2%,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对Uu及Mh的敏感率均大于80.0%;而环丙沙星对Uu及Mh的敏感率低,分别为11.3%和16.0%.结论 支原体在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感染率较高,耐药性也日趋严重.临床应选用敏感率较高的抗支原体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贺锐;赵翠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1例的报道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发病率低,是一种少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其诊断、鉴别及治疗较为困难.本文对1例CNL伴骨髓纤维化进行诊断及治疗,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秦先念;刘红;孔佩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83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组)60例及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C组)52例,分别测定身高、体质量,抽空腹血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BMI、TG、TC、LDL-C、ALT、AST、GGT、FINS、HOMA-IR水平显示:B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而HDL-C水平显示: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3组间HbA1C、FBG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BMI、TG、T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与BMI、TG、TC、LDL-C、HDL-C水平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凤丽;张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丹参酮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方案,对多次化疗血液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丹参酮联合rhG-CSF和单用rhG-CSF动员方案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疗效.结果 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28例1次采集充足,3例(均为双次移植)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8.6×108个/千克[(6.1~12.3)×108个/千克],CD34+细胞5.9×106个/千克[(2.5~10.3)×106个/千克];单用rhG-CSF组中,26例1次采集充足,9例(2例为双次移植)采集2次,平均采集MNC数7.3×108个/千克[(4.4~10.9)×108个/千克],CD34+细胞4.1×106个/千克[(2.0~8.7)×106个/千克],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所有患者均达到明显骨髓抑制,丹参酮联合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0.4 d(+8~+14 d),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第1天开始计算为+1 d;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13.8 d(+10~+17 d);单用rhG-CSF组,中性粒细胞恢复到0.5×109/L,时间为+10.8 d(+8~+15 d),P>0.01,PLT恢复到20×109/L,时间为+ 14.2 d(+11~+19 d),P>0.01.结论 丹参酮联合rhG-CSF动员方案可显著提高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保证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对于高龄、反复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员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学;高蕾;张曦;陈幸华;高力;张诚;李云龙;刘焕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危急值项目与界值的设定及应用

    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是由中国医院协会在“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的,同时也作为“医院管理年”的检查项目,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危急值的出现相当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信号灯”亮起,对患者争取抢救时间,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时间短,尚未得到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遍认可,又没有全国通用的、统一的危急值项目和界值表作为参考,危急值项目和界值的认定缺乏严格的标准.作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的重要部分,规范化、制度化地使用临床检验危急值就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张健;殷皓;俞蕾;陈云清;孙剑;孙伟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危险程度相关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腹症之一,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死亡率达5%~10%.AP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其中后者常引起严重的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病死率高达10%~30%[1].<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指出:AP患者入院后48 h内的早期重症预测因子包括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2].但以上2个评分系统相关检测项目较多、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利于临床实施.随着对AP危险程度及预后评估研究的深入,部分易于检测的指标逐渐用于AP危险程度评估,本文现就部分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增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探讨

    近年有研究报道,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又一危险因素,而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现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及血脂水平进行研究,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至2008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04例作为高血压组,其中男62例,女42例;年龄37~75岁,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新的诊断标准,血脂按1997年全国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23例,女78例;年龄35~72岁.

    作者:许琳;李蕤;余庭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缺铁性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的分析及发病机制探讨

    缺铁性贫血(IDA)是机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免疫功能紊乱、产生红细胞自身抗体、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加速而引起的一组溶血性贫血.上述两种疾病属不同性质的疾病,合并存在非常罕见,易引起临床漏诊,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赵艳;向茜茜;李佳丽;孔佩艳;吴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33例RITP患者,于治疗前后定期监测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治疗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利妥昔单抗治疗RITP疗效确切.

    作者:刘焕凤;张曦;高蕾;刘耀;张诚;高力;李云龙;刘学;陈幸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院部分孕产妇抑郁症、忧虑症发生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通过心理干预降低孕妇产前及产后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所辖社区内256例孕妇为调查对象,按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分为异常组(113例)和对照组(143例),于产前、产后分别采用焦虑/抑郁情绪HAD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前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5.38%、11.7%、23.87%和10.47%,两组焦虑和抑郁同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5.64%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的高危孕妇对生理及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其产前、产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均高;须重视高危孕妇的心理问题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产前、产后焦虑、抑郁发生率.

    作者:杨唯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2007~2009年某市食(饮)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分析

    餐饮业食(饮)具消毒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卫生安全,为了解本市餐饮行业食(饮)具卫生状况,对2007~2009年本市部分餐饮行业食(饮)具进行大肠菌群的检测,现将监测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何源;王红;王文斟;刘晓鹏;段刚;李志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雌激素受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水平.方法 应用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不同病理类型人子宫内膜中ERα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ERα阳性表达的标本.阳性信号为桔红色荧光,定位于腺上皮细胞或癌细胞的细胞核.结论 量子点标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检测.

    作者:黄慧;郑芳;彭俊;孙慧;饶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相比较的优越性.方法 通过对56例健康人和8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的测定,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测定,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 TSGF对恶性肿瘤的敏感度80.9%;对非小细胞性肺癌和肠癌的敏感度优于CEA对这两种癌症的敏感度;TSGF对肝癌的敏感度优于AFP对肝癌的敏感度,且两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7%.结论 TSGF是1种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强且广谱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肿瘤血清学筛查以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减少漏检的发生.

    作者:陈芳华;骆曦;饶万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沉渣分析仪质量控制的探讨

    尿液分析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因此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是关系到临床检查的重要工作.在尿液检查质量控制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尿液分析仪评价的鉴定方法,主要对国内外尿液分析仪的应用进行了评价,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对于新引进的尿液分析仪及每次维修后必须进行评价之后才能使用的概念.在其标准化方面,建立了适用于尿沉渣的标准化方法,提倡以定量板来报告尿沉渣结果,并探讨了尿沉渣测定不同方法的参考范围.

    作者:林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抗人免疫球蛋白G的制备及其在免疫比浊中的应用

    目的 纯化人IgG,制备兔抗人IgG多克隆抗体,用于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方法 用PEG-6000、辛酸沉淀、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人IgG.纯化后的IgG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用相同方法纯化兔抗人IgG,配制IgG的免疫比浊定量诊断试剂并进行性能验证.结果 纯化的IgG纯度97%,收获率68.4%,配制试剂批内、批间CV分别为1.04%、2.62%,线性范围上限可达60.15 g/L,大干扰率为4.8%.结论 该纯化方法简单易行,收获率高,配制的试剂品质优良,精密度、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作者:岳菊香;杨锦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尿NMP22、UBC及BTA联合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目的 评价膀胱癌抗原核基质蛋白22(NMP22)、尿膀胱癌抗原(UBC)、膀胱肿瘤抗原(BTA)在诊断膀胱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膀胱癌疑似患者尿中NMP22、UBC、BTA的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评价NMP22、UBC、BTA的诊断价值.结果 膀胱癌患者 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性96.9%(33/34),特异性80%(20/25),阳性预测值92.5%,阴性预测值90.9%;显著高于任何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NMP22、UBC水平和阳性率随着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增加,BTA水平和阳性率在各分级和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NMP22、UBC、BTA检测可用于膀胱癌的诊断,三者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标志物进行检测.

    作者:李扬;郑衍平;许旭昀;张敬成;卢小卓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