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导致医院检验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预防对策

周作华;吴均竹;解晓琴;罗冬青

关键词:医院检验科, 医疗纠纷, 常见原因, 直接接触, 临床科室, 患者, 工作人员
摘要:检验科工作人员常因各种原因与患者产生医疗纠纷,一种是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导致直接纠纷,另一种是因与临床科室欠沟通而导致的间接纠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VEGF检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并分析3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和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CRP和VEGF水平.结果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及VEGF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转移、分化程度无关(P>0.05);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RP、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RP及VEGF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CRP及VEGF水平可反映化疗近期疗效.

    作者:陶冬梅;黄永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检测试剂对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的效果.方法 采用快速变色液体培养基和传统酸性罗氏培养法对198例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 快速变色液体培养法和酸性罗氏培养法,整个试验完成平均检出时间分别为28、62 d.与传统酸性罗氏培养基相比,快速一步法可缩短30~60 d完成;两法阳性检出率(37.9%和37.4%)与初治耐药率结果(35.6%和36.9%)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色液体培养基快速一步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温贵华;刘晋洪;刘婷;陈伊;郭夏娜;翁琼琳;邱勇龙;赖惠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室间比对分析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间比对的应用.方法 以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对新鲜抗凝全血标本进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定值;以KX-21N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相同标本,分析检测结果与定值的偏差.结果 2台仪器检测上述5个项目的 结果偏差均小于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误差的1/2.结论 KX-21N和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上述5个指标的结果间具有可比性;室间比对分析是实现结果溯源性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温丽玲;朱业华;严军雄;吴维英;邱志琦;伍启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阳性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电话报告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处理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方法 共调查国内外医院37所,国外医院采用电子邮件、国内医院采用电话方式调查并记录.结果 10家国外医院对血培养阳性结果均采用电话快速分级报告方式,且处理方式规范.国内仅部分医院(33.3%)采用电话报告方式,且未制定污染菌判断相关标准.结论 中国血培养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缺乏适当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作者:代雨荣;杨勤英;王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建血清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系统的有效性验证和参考区间调查

    目的 对自建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肌酐的检测系统进行有效性验证并建立新乡地区健康人群的参考区间.方法 对14 685名(年龄1~88岁)肾功能正常、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家族史的健康体检者,采用经过有效性验证的检测系统进行血清肌酐的检测.对结果的频数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性别间结果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性分布时,以(x±1.96s)为参考区间;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时,取2.5%~97.5%百分位数为参考区间.结果 结果的频数分布为非正态性分布,男女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78,P=0.000).按照2.5%~97.5%百分位数确定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为:男53.0~108.0 μmol/L,女44.0~102.0 μmol/L.结论应该建立不同检测系统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

    作者:王淑娟;齐振普;张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尿微量清蛋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尿微量清蛋白(UmALB)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方法 以羊抗兔IgG包被板条,双功能螯合剂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络合Eu3+及标记清蛋白(ALB),采用竞争法建立UmALB-TRFIA检测方法.发光增强系统为以β-二酮体为主的增强液,数据采用双对数法数据处理程序.结果 此法的批内和天间CV分别为4.8%和5.4%,平均回收率为100.93%,灵敏度为0.34 μg/mL,线性范围为0.34~135 μg/mL.本方法与β2-微球蛋白无交叉反应,血红蛋白浓度小于4 g/L时对本方法无干拢,同放免法比较,结果相关性好.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等指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作者:李跃松;黄飚;朱岚;陈永伟;马智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结果 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在相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89,P<0.05);不同HBV DNA含量标本间,HBV-LP阳性率及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HBV-LP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水平的指标.

    作者:柳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对心力衰竭的诊断

    目的 评价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NT-proBNP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对448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清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计算各项评价指标,评价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结果 选取362 pg/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1%、80.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5%、93.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76.结论 血清NT-proBNP对心力衰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别适合心力衰竭的筛查.

    作者:欧阳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脱-γ-羧基凝血酶原对肝细胞癌诊治的临床价值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消化系统肿瘤第3位.临床上,超过4/5的PHC患者为肝细胞癌(hepaticcellular cancer,HCC).

    作者:黄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脑脊液细胞学辅助诊断脑裂头蚴病1例

    脑裂头蚴病(cerebral sparganosis,CS)是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笔者在影像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基础上,辅以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了1例CS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绍强;陈玲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试验验证

    目的 对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简称BC-5500)进行临床试验验证,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检测的结果都在ICSH和NCCLS允许变动范围内.结论 BC-5500具有极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稳定,功能实用,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的使用要求.

    作者:刘厚明;高敏;陆加刚;李志明;单万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亚高原地区下呼吸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及耐药性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云南亚高原地区患者下呼吸道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3 160例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获得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结果 共分离获得肠杆菌科细菌5560株,分离率排前4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40.0%)、液化沙雷菌(16.7%)、肺炎克雷伯菌(11.9%)和产酸克雷伯菌(8.1%).在主要致病菌中,大肠杆菌耐药性较强,仅对少数抗菌剂敏感;液化沙雷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及头孢他啶等部分头孢类抗菌剂敏感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舒巴坦较为敏感;臭鼻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及亚胺培南等敏感性尚可.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类抗菌剂的耐药率较高.患者痰标本中的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有效抗菌剂.一旦有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剂.

    作者:瞿良;王惠萱;罗成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尿肌氨酸水平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尿肌氨酸在前列腺癌(CAP)诊断和病情判断方面是否优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甚至优于后者.方法 以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CAP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健康者尿肌氨酸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SA水平,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前列腺组织ERG基因异位和TMPRSS2/ERG融合基因.结果 CAP组、BPH组和健康对照组尿肌氨酸水平分别为(6.930±5.619)、(2.250±2.237)和(2.058±1.396)μmol/L,CAP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和BPH组(P<0.05).84.6%(11/13)的CAP患者具有ERG基因异位或TMPRSS2/ERG融合基因.2例疑为CAP的BPH组患者尿肌氨酸水平升高,且检出TMPRSS2/ERG融合基因.结论 尿肌氨酸有可能成为可用于诊断CAP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标记物.

    作者:马妍慧;丁奕星;周韵斓;张良;陈建华;沈立松;齐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143例健康人、82例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和340例DM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测定血糖,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bA1c,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从健康组、IFG组到DM组,HbA1c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1c≥6.5%或HbA1c≥7.0%作为DM诊断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9.18%和97.33%,诊断特异度分别为94.45%和99.97%,均优于以空腹血糖(FPG)大于或等于7 mmol/L作为诊断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76.43%)和诊断特异度(89.82%).结论 HbA1c具有比FPG更高的DM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度;比OGTT更为简便快速,有利于DM的早期诊断,适合作为DM诊断指标而广泛应用.

    作者:李岚岚;涂干卿;但加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痰标本不同采集时机细菌检出率的误差分析

    目的 探讨痰标本不同采集时机与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环节.方法 对使用抗菌药物前(A组)和使用抗菌药物后(B组)的患者采集的痰标本分别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病原菌分离阳性率.结果 374例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24株(包括复数菌株),病原菌分离阳性率33.16%,其中A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39.20%(69/176),B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27.78%(55/198),两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分析前痰标本采集与处理程序,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先采集痰标本做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能够提高痰标本检验质量.

    作者:温娅丽;郑红菊;刘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及尿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检测早期肾脏功能损害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法(RIA)测定50例健康青少年及120例青少年甲亢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及尿清蛋白(UAlb)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肌酐(Cr)、尿素氮(Urea)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初诊组与未缓解组血、尿β2-m、U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治愈组(P<0.05),未缓解组高于初诊组(P<0.05).甲亢患者血清β2-m与T4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P<0.05).结论 联合检测青少年甲亢患者血、尿β2-m及UAlb水平,对于早期诊断肾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及判断患者病情程度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世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分析对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对新生儿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THal)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6例新生儿THal患者分为α-THal组和β-THal组,以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脆性(EF)及G6P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α-THal组和β-THal组MCV与EF降低,RDW和G6PD活性增高(P<0.05);α-THal组与β-THal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EF和G6PD活性诊断THal的准确率分别为92.9%、89.7%和81.7%;G6PD活性诊断THal准确率与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6PD活性可作为新生儿THal的辅助诊断指标,检测简单快捷、费用低,易于临床应用.

    作者:薛雄燕;李炜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精子及睾丸组织端粒酶活性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及睾丸端粒酶活性(TA)的检测,探讨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精子与TA的相关性.方法 以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受试者精浆中精子和睾丸组织TA.结果 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TA表达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TA呈阳性.结论 睾丸组织的TA是反映精子形成的高敏感和高特异标记物;健康者和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TA降低,TA的缺乏可能是生殖细胞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作者:杜晓钟;陕文生;郑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现状,帮助临床医师选择有效的抗菌剂.方法 收集从门诊及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313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7.5%),分列前3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39.6%)、真菌(30.7%),肠球菌(11.8%),药敏显示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敏感,革兰阳性菌以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性高.结论 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主要还是大肠埃希氏菌,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对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应及时、快速、准确的鉴定及药敏,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剂提供依据.

    作者:罗来主;刘峰;李琳琳;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通心络胶囊治疗后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观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 以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作为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血清TM、vWF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M、vW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柳爱英;宋长广;张立明;孔令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