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32例的护理

岑小浴;李赛梅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 汗腺疾病/护理/外科学, 交感神经切除术/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效果及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02-2010-10收治的32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32例手汗症患者手术后手汗现象消失,手术效果满意,平均住院(4.8±0.5)d痊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效果满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烧伤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护理对照

    目的 如何使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较自觉配合治疗、护理.方法 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结果 通过573例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护理.结论 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张育淑;孔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18F FDG PET/CT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2例分析

    胃癌发病率比较高,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不难,临床上有多种检查方法监测胃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各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本文分析了在18F FDG PET/CT显像上表现较为特殊的2例患者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俊初;王全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HSP患儿血淋巴细胞哑群变化的意义,观察胸腺五肽配合常规治疗HSP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2例HSP患儿及35例正常儿童体内的T淋巴细胞哑群,72例患儿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HSP患儿血NK细胞、CD4+、CD4 +/CD8+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常规治疗组的复发率较加用胸腺五肽治疗组高(P<0.01).结论 HSP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联合胸腺五肽治疗HSP可能降低复发.

    作者:胡彩莲;陈洪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主动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2-01-201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9例,选性别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95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国际化标准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结果 AD组INR、APTT、FIB、DD均高于NC组,TT低于NC组,P<0.01.主动脉夹层分期内比较,亚急性及慢性组夹层INR、FIB高于急性期夹层组,APTT、DD、TT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AD表现为凝血与纤溶持续激活,由于凝血与纤溶间的平衡破坏而产生高凝状态.

    作者:庞秀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自制简易尿缸在膀胱冲洗患者中的应用

    我科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较多,术后常需要持续膀胱冲洗,而科室尿缸数量有限,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需要固定使用自己的尿缸.2008-2010年我科将自制的尿缸用于膀胱冲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桂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加强手术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探讨

    目的 加强医院手术供应区的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区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严格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 为手术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玲玲;朱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Lp(a)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在1988年于芝加哥召开的国际[Lp(a)]专题会议上,Lp(a)被公认为是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在人体内不受饮食、运动、吸烟、年龄等因素影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人们发现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特别是Mclean等发现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后,有关Lp(a)的性质、特点等以及它与血栓性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脂蛋白(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与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进一步确认,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Lp(a)仍是当今脂蛋白研究中热门的内容之一.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突发性耳聋56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方法 对56例患者宣传耳聋的病因、类型、预防、治疗、危害和保健知识,针对住院患者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宣教,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果 97%以上对此病有了正确认识,掌握了健康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是帮助耳聋患者战胜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阿洛西林钠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存在输液管内混合禁忌

    阿洛西林钠(商品名为:阿乐欣)为抗假单胞菌青霉索类,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其突出特点是对肠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商品名为:田力)是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味甜,主要用于需要非口服途径补充水分或能源及电解质的患者的补液治疗.这两种药物为临床现用的新型药物,经检索,未见此两种药物存在输液管内混合禁忌的报道.我科2011-04为3例患者输液时发现此两种药物存在输液管内混合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献凤;王形华;冯培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母乳喂养宣教落实方法探讨

    母乳的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之一,是为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理想食物的独特途径[1,2].为此,要确保保健人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技巧的宣教工作到实处,让母亲和婴儿真正享受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昌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21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总结21例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护理经验.结果 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症状好转,血CD4淋巴细胞上升,17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AIDS并发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病情复杂,但只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通过有效的治疗及积极地护理,可改变患者预后及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秦红英;陈爱民;魏瑞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9月龄.因腹泻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10%氯化钾3 ml静脉滴注,余液体10 ml时,患儿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烦躁不安,呼吸急,口周发绀,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1].

    作者:毕书祝;李健;韩新平;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对比图的制作

    正确识别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是使用灭菌包的基础保障,是控制感染的关键环节.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的化学指示物品种多样,不同的灭菌方法显示不同的颜色.临床医务人员是医疗器械包的主要使用者,但这部分人员多数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化学指示物灭菌前后变色情况掌握能力尚薄弱.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科室人员对灭菌物品的正确识别率,加强对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的了解,同时作为科室内部的正确工作指引图谱,我科室于2010-01设计并制作了灭菌前后化学指示物颜色变化对比图,效果良好,现将制作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淑萍;符林秋;孙诚;符蔚;王秀菊;林娇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与体会

    护理临床实践是继课堂教学后的重要的后期教育工作,也是把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身技能的重要手段[1].因此如何能更好、更多的培养以护理专业能力为核心、会思考、能沟通、会做事的复合型护理人才一直是护理临床教育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院护理工作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克服护理人员成分复杂、编配数量不足,护理管理队伍新老交替突出等困难,在总结原有教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改革求新,逐步建立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结合临床实际需要,有计划、分步骤培养护理带教人才,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资格认证工作及精品课件工程,培养“护、教、研”全面发展的军事化护理人才,进而整体提高军队医院护士专业化水平.

    作者:王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焦虑评估与心理护理

    目的 针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6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进行SAS焦虑量表评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还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性化的术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沟通、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值.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护理在缓解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上效果优于一般常规护理,这对降低或解除患者的焦虑,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郑惠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左卡尼汀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左卡尼汀对复苏后大鼠血清、肾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对复苏后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心肺复苏大鼠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S组)、常规复苏组(C组)和左卡尼汀组(L组),每组10只,S组只行手术操作,不致颤;C组造成心搏骤停并行常规复苏;L组在心搏骤停并复苏成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动态观察,血清中TNF-α、IL-1β、iNOS、SU、Scr及肾组织中TNF-α、IL-1β、iNOS的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C组和L组复苏成功后血清TNF-α、IL-1β、iNOS、SU、Scr及肾组织TNF-α、IL-1β、iNOS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L组与同时相C组比较,血清TNF-α、IL-1β、iNOS、SU、Scr及肾组织TNF-α、IL-1β、iN-OS升高程度减轻(P<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减轻炎性细胞因子介导的肾脏损伤,对复苏后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达;崔斌;王斯闻;王绍久;朱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输入性恶性疟误诊为术后腹直肌炎伴腹泻1例分析

    恶性疟在我省零星发病,多从南方带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的提高,近几十年来有关疟疾的报道少见.输血导致的恶性疟更罕见.我科在工作中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22岁.6周前因车祸致脾破裂于外院行脾切除术并输血,1月后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热伴咳嗽,曾在当地医院予抗炎治疗,无效继出现腹泻,4~5次/d,水样便,无腹痛里急后重.近日又感头晕乏力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消化科,查体:T 38~39.6℃,P 80次/min,R 17次/min,BP 110/60 mm Hg,神清,心、肺未见异常,肠鸣音5次/min,未见胃肠蠕动波,中腹部有一长约10 cm的手术瘢痕.辅助检查:腹部CT示腹直肌炎,血常规RBC 2.71×1012/L,Hb 84 g/L,WBC 9.56×109/L,N0.604,ESR 55 mm/h,生化:AST 62 U/L,LDH 414 U/L,余正常.因持续高热不退伴腹泻,为查明发热原因而行骨穿,髓片中查见恶性疟原虫,再复查外周血片亦发现恶性疟原虫.后经抗疟治疗,发热得到控制,病情稳定.

    作者:翟小燕;陈健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血液病患者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

    我科自2010年以来,针对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客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血液科风险因素评估1.1 血液病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1.1.1心理压力大 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

    作者:蔡怡;霍军然;高娜;许晓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中青年脑血管病200例的心理护理

    随着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患脑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年轻,心理障碍愈之明显.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模式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应用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医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调节患者病理心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笔者根据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现将心理护理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桂贞;张凤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

    对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约3 a于2010-11入院.患者约7a前开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在我院风湿科行抗风湿治疗,3a前逐渐出现右踝部疼痛,肿胀致关节活动受限,开始经休息症状可缓解,故未予足够重视,后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度逐渐丧失,遂于我院骨科就诊,经拍摄X线片,诊断为右踝关节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入院查体:右下肢蹒跚步态,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度完全消失,右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各趾活动感觉与末梢血运未见异常.

    作者:王耀华;汤琦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