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对评价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汪明东;孙立山;郑慧雅;陆柳;范列英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类, 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 MDRD公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43例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RBP的变化.用酶法检测其血清肌酐(Cr) 的变化,并由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肾功正常组RBP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BP在四组中的任意两组之间比较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在正常健康组、肾功正常组和肾功轻度受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可作为诊断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血清Cr有助于提高其阳性率,但血RBP的敏感性优于血清Cr.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地区老年人血常规各参数参考值范围的调查分析

    目的 建立该地区老年人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12月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共11 733例,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按性别分组,采用百分位数法分析其血常规各参数检测结果,计算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结果 各参数的参考值范围与现行的常用标准存在差异,参考值上限和下限的绝对值水平偏差幅度由大到小前3位分别是男性单核细胞比率[MOI(%)]上限、男性血小板压积(PCT)下限和女性PCT下限.结论 现行参考值范围不适用于老年人群体,各地区应该制定适应于本地区老年人群体的血常规参考值范围.

    作者:刘文;李君安;胡先华;赖明唏;张金花;郭斌;唐中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某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三亚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现状.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2 658例0~6岁儿童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各年龄段、各民族儿童贫血患病率以及贫血的程度和类型.结果 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4.7%,以轻度贫血为主;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黎族儿童患病率高于汉族及回族儿童(P<0.05);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类型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结论 该地区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贫血防治应该成为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玉丰;李志霞;王碧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干、湿化学两检测系统4种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评价

    目的 通过对同一临床实验室两检测系统四种不同生化分析仪进行结果的检测,探讨不同生化分析仪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OLYMPUS AU 54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X),以OLYMPUS AU 5421全自动生化仪和强生VITROS 5.1FS、VITROS 5600干化学分析仪为实验方法(Y).每天选取8份浓度覆盖可分析测量范围的新鲜血清标本,分别于4台不同生化仪对肌酸激酶(CK)、尿素(UREA)进行检测,计算其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以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比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偏差在临床是否具有可接受性.结果 3种试验方法CK、UREA的检测结果均r2>0.95,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上3种试验方法CK、UREA的检测结果的偏差均可接受.结论 3种试验方法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陈社安;李炜煊;李美珠;吕婉娴;招凤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8~2010年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大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趋势,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方法 对大连市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抗-TP、抗-HCV、HBsAg检测不合格数呈稳定趋势.结论 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采集低危人群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ABO血型系统反性别遗传模式及其分析

    目的 在首次发现ABO血型系统存在部分反性别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反性别遗传的形成模式.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对某家族五代73人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制定血型家谱图.结果 该家族一部分成员中存在反性别遗传现象,对这一遗传模式进行分析后认定该家族部分成员中婚配后的下一代如果生的是男性,则血型优先选择与母亲同型;如果生的是女性,其血型优先选择与父亲同型.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ABO血型系统存在反性别遗传模式.

    作者:刘秋芳;唐爱华;周晓云;张运东;文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糖化血清清蛋白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与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onDM)患者相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被糖基化的蛋白质,且糖基化蛋白质与慢性糖尿病并发症(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ChD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在这些糖基化蛋白质中,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作为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临床应用为广泛[2-3].

    作者:黄余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c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2.0 ng/mL的37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PSA相关检测结果,分析敏感性约90%时,cPSA/tPSA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cPSAD的截点及对应的特异性和避免不必要活检率.结果 不同tPSA水平前列腺癌患者的cPSAD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0.05);cPSAD较cPSA/tPSA值和PSAD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特异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当tPSA处于2.0~20.0 ng/mL范围内时,以0.13 ng·mL-1·(cm3)-1作为cPSAD的截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2%和72.3%,而cPSA/tPSA值和PSAD在同样的敏感性下特异性分别仅为53.2%和66.0%;对于全部病例,敏感性为89.2%时,cPSA/tPSA值、PSAD和cPSAD的特异性分别为34.6%、70.1%和73.8%,避免不必要活检率分别为25.7%、52.1%和54.9%.结论 应用cPSAD能够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条件下,显著提高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以及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江涛;李承彬;王昌富;李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BM等数据库中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统计分析过程采用Meta-DiSc 1.4软件.采用QUADAS量表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根据异质性特点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679篇,终纳入38篇文献.经过病理金标准确诊NSCLC患者5 140例,对照组3 8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EA、CYFRA21-1及CEA+CYFRA21-1组的各纳入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 0、0.880 4、0.913 4.结论 CEA、CYFRA21-1对NSCLC皆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CEA和CYFRA21-1可进一步提高对NSCLS的诊断效能.

    作者:谢树钦;杨惠洁;鲍依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偿献血者ALT阳性追踪调查分析

    目的 追踪调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无偿献血者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及ALT检测结果.方法 追踪563名ALT阳性无偿献血者,要求其6个月后再次献血,对其献血的血液进行常规的血站血液检查.结果 563例ALT阳性的无偿献血者二次献血的有289名,ALT检测阳性有49名;三次献血的274名,其中第二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50名,第三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43名;有38名追踪到6次ALT检测均为阳性.所有563例HBsAg、抗-HC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主要原因并非是HBV和HCV感染,而是其他非病理性的因素.

    作者:宁振全;黄广;李进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曲浆脑钠肽浓度水平对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ROC曲线评价血浆脑钠肽(NT-proBNP)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整合系统)定量检测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包括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临界值为600 p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77%、85.23%.结论血浆NT- proBNP浓度水平可以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作者:邵良荣;邵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放、化疗后骨髓受抑制和恢复过程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情况.方法 用Sysmex-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4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白细胞数(WBC)、血小板数(PLT)、网织红细胞参数(Ret%、HFR%、MFR%)进行测定,观察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WBC、PLT、Ret%、HFR%、MFR%明显降低,与放、化疗前比较,第3天HFR%、MFR%、Ret%开始下降(P<0.05),早于WBC、PLT的下降;造血功能开始恢复时,HFR%、MFR%的出现升高且早于WBC、PLT、Ret%的升高.结论 HFR%、MFR%可作为评价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和开始恢复的早期指标.

    作者:李文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HMGB1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家族成员之一,因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能够高迁移能力而得名.广泛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能够调节基因转录、稳固胞核结构以及释放具有炎症介质功能的核蛋白,是一种重要的与损伤相关的分子识别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

    作者:胡辰晨;刘嫣方;苏兆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516例出入境人员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9年3~6月在黄石出入境检验局检测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HIV和TP感染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掌握更多HIV和TP流行趋势.方法对1 516例出入境人员分别作HIV和TP检测,HIV阳性者送湖北省出入境检验局进行确诊试验.结果 检测12例HIV阳性,感染率为0.79%;TP检测出46例,感染率为3.03%.其职业分布为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结论 应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的监控,实施必要有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姚春红;李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尿酸变化与围生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149例孕妇的血清UA、尿素氮(Bun)、肌酐(Cr)、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体质量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健康妊娠组与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UA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及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UA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蔡杰;胡俊妍;杨建鑫;李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双联法辅助诊断胃癌所致消化道出血1例的报道及分析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病症之一,根据粪便检测,可分为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前者指消化道出血时,粪便肉眼观察为柏油样便或鲜血便;后者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本文对1例患者的隐血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的质量,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平;李岩;李斌;张周良;张惠中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卵巢癌患者组49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血清.应用单克隆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手术治疗前后血清sB7-H4水平,同时对手术治疗前后卵巢癌患者血清CA 125和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因子(TSGF)分别检测.结果 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sB7-H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左右机体sB7-H4降至正常水平,且卵巢癌患者血清sB7-H4 水平与CA125、TSGF水平呈正相关(r=0.679,r=0.593,P<0.01).结论 测定血清B7-H4水平的变化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术后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天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联合检测cTnI、CK-MB、Mb在诊断AM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对792例该院住院患者用胶体金法定性联合检测cTnI、CK-MB、Mb.当cTnI≥1.5 ng/mL、CK-MB≥5 ng/mL、Mb≥5 0 ng/mL出现红色检测线表明为阳性.结果 以37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为AMI组,AMI组cTnI、CK-MB、M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骨骼肌损伤(SM)及胸痛待排患者.发作后4 h时Mb敏感性很高,6 ~12 h时3项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7 d后cTnI仍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nI、CK-MB、Mb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cTnI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作者:彭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2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和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CI组和LI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分为有斑块形成组(ACI-P组,LI-P组)和无斑块形成组(ACI-NP组,LI-NP组),比较其hs-CRP、血脂水平.结果 ACI组hs-CRP、T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LI组;LI组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ACI-NP组和LI-NP组比较,hs-CRP在ACI-P组及LI-P组均明显升高,且LI-P组HDL-C降低(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及HDL-C水平降低,与颈动脉斑块形成、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予以监测和及时控制.

    作者:王莉;张帆;陈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MPO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4例,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MPO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将患者组的MPO、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a-HBD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作比较,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 血浆MPO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PO、LDH、LDH1、CK、CK-MB、AHBDH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和H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ACS与SAP区分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云;卢洁菲;李薇;孙朝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分成17基因型(A~Q),其中A型40株.结论 本地区虽未发生暴发流行,但仍存在流行优势克隆株,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暴发流行.

    作者:陈茶;林冬玲;李有强;张妮;袁慧;曾建明;张伟铮;黄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