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曲浆脑钠肽浓度水平对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

邵良荣;邵杰

关键词:呼吸困难, 诊断, 鉴别, ROC曲线, N末端脑钠肽
摘要:目的 探讨ROC曲线评价血浆脑钠肽(NT-proBNP)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整合系统)定量检测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包括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临界值为600 p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77%、85.23%.结论血浆NT- proBNP浓度水平可以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8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的超敏促甲状腺素(H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TSH、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HDL-C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GLU水平虽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未见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心血管疾病中,其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德佳;李燕妮;何新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约占80%左右,儿童中发病率达到0.3~0.4/万.研究发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数目改变、染色体易位和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等通过改变造血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定向祖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

    作者:乐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降钙素原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 克隆表达与纯化降钙素原(PCT),制备多克隆抗体,为其单抗制备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基础.方法 培养人甲状腺髓伴癌细胞株(TT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获取PCT的全长基因,构建pET-PCT重组质粒,转化至DE3经IPTG诱导表达出融合蛋白,纯化并进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质谱测序,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多抗,采用ELISA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PCT全长基因,10%SDS-PAGE电泳和质谱测序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为PCT,成功制备了PCT多抗.结论 成功获得PCT的全长基因,表达出融合蛋白并制备多抗,为研究PCT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为PCT的单抗制备及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材料.

    作者:王春芳;周新;谢焱;郑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MPO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4例,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MPO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将患者组的MPO、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a-HBD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作比较,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 血浆MPO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PO、LDH、LDH1、CK、CK-MB、AHBDH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和H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ACS与SAP区分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云;卢洁菲;李薇;孙朝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ABO血型系统反性别遗传模式及其分析

    目的 在首次发现ABO血型系统存在部分反性别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反性别遗传的形成模式.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对某家族五代73人进行ABO血型鉴定,并制定血型家谱图.结果 该家族一部分成员中存在反性别遗传现象,对这一遗传模式进行分析后认定该家族部分成员中婚配后的下一代如果生的是男性,则血型优先选择与母亲同型;如果生的是女性,其血型优先选择与父亲同型.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ABO血型系统存在反性别遗传模式.

    作者:刘秋芳;唐爱华;周晓云;张运东;文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516例出入境人员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9年3~6月在黄石出入境检验局检测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HIV和TP感染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掌握更多HIV和TP流行趋势.方法对1 516例出入境人员分别作HIV和TP检测,HIV阳性者送湖北省出入境检验局进行确诊试验.结果 检测12例HIV阳性,感染率为0.79%;TP检测出46例,感染率为3.03%.其职业分布为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结论 应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的监控,实施必要有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姚春红;李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分成17基因型(A~Q),其中A型40株.结论 本地区虽未发生暴发流行,但仍存在流行优势克隆株,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暴发流行.

    作者:陈茶;林冬玲;李有强;张妮;袁慧;曾建明;张伟铮;黄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cTnI和cTnT的动态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动态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因急性胸痛发作就诊的患者分为AMI组(70例)和非AMI组(66)例,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并比较CK-MB、cTnI和cTnT水平.结果胸痛发作后≤3 h、>3~6 h、>6~12 h、>12~24 h和>24~48 h AMI组CK-MB、cTnI和cTnT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4%和90.91%,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CK-MB、cTnI和cTnT可明显提高AMI 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郭晏海;曹京燕;徐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运动对胆红素的影响

    根据大庆市教委要求,2010年对全市高一新生进行一周军训,军训结束后进行体检,体检项目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佃香;于德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FISH技术在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用随机引物法标记 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p16基因探针,对该院10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或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FISH进行检测,分析染色体畸变或数目异常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7、17号染色体和p16基因的畸变率分别为41.7%(43/103)、45.6%(47/103)、31.1%(32/103)和55.3%(57/103),畸变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除p16基因外其余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相关,其中17号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4个探针组合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总阳性率为46.6%,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 FISH 技术检测有助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并可用于探索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作者:杨渝伟;唐洁;陈小红;薛冰蓉;刘运双;俸家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联合检测cTnI、CK-MB、Mb在诊断AM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对792例该院住院患者用胶体金法定性联合检测cTnI、CK-MB、Mb.当cTnI≥1.5 ng/mL、CK-MB≥5 ng/mL、Mb≥5 0 ng/mL出现红色检测线表明为阳性.结果 以37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为AMI组,AMI组cTnI、CK-MB、M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骨骼肌损伤(SM)及胸痛待排患者.发作后4 h时Mb敏感性很高,6 ~12 h时3项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7 d后cTnI仍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nI、CK-MB、Mb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cTnI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作者:彭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空气中锰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 评定锰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 依据JJF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达>原理和方法计算作业场所空气中锰的测定值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 工作场所空气锰含量(0.01±0.001)mg/m3,K=2.其不确定度主要包括:(1)标准溶液的配制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2)样品消解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3)重复测量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4)有效数据修约.结论 合理选择不确定度分量,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达到对结果不确定度合理分析.

    作者:黄小虎;周红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肺癌患者、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42例健康者的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7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CEA、CA15-3、CA125在肺腺癌中的水平高,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水平高,CYFRA2-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高,5项联合检测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的一项阳性率可分别达97.7%、100.0%、95.6%.结论 各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检测都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和鉴别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红细胞聚集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

    目的 探讨RBC发生聚集对RBC相关参数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将疑为RBC聚集的标本离心后,用等量生理盐水置换标本血浆后再次上机检测.结果 RBC聚集导致RBC计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分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数均不可靠.其中MCHC明显增高为典型表现.经处理后,结果恢复正常.结论 RBC聚集严重影响RBC相关参数的检测,本方法可以消除因血浆因素对RBC相关参数的影响.

    作者:沈阳;王余成;吴钧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自血氧疗加血液稀释法治疗苯引起血液流变异常的观察

    目的 探讨自血氧疗加血液稀释方法改变苯引起血液流变异常的系数.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系统,用自血氧疗和血液稀释法对28例苯引起血液流变异常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分析.结果 28例治疗后,有力地改善了脑血管流量,降低了血液红细胞比积、血液黏度、使红细胞的黏附性降低,增加血氧饱和度,使血液流动加快.结论 两种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大大提前预防时间、有利于减少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刘其海;吴玲;吾买拉·尼亚孜;司万军;叶春瑛;张新莲;薛勇;艾尼瓦尔·玉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2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和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CI组和LI组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分为有斑块形成组(ACI-P组,LI-P组)和无斑块形成组(ACI-NP组,LI-NP组),比较其hs-CRP、血脂水平.结果 ACI组hs-CRP、T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LI组;LI组T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ACI-NP组和LI-NP组比较,hs-CRP在ACI-P组及LI-P组均明显升高,且LI-P组HDL-C降低(P<0.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及HDL-C水平降低,与颈动脉斑块形成、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予以监测和及时控制.

    作者:王莉;张帆;陈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1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T2DM+CHD)患者34例进行对照分析.两组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FPG)、FFA、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 T2DM+CHD组FFA、hs-CRP、TG和FPG水平与T2DM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TC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FA水平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1).结论 血清FFA与hs-CRP含量与T2DM及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密切相关.

    作者:王栋梁;苏永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曲浆脑钠肽浓度水平对呼吸困难患者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ROC曲线评价血浆脑钠肽(NT-proBNP)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整合系统)定量检测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包括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临界值为600 pg/mL,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77%、85.23%.结论血浆NT- proBNP浓度水平可以作为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作者:邵良荣;邵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测定结果的正确度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与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两种测量方法测定钾(K)、钠(Na)、氯(Cl)3项之间的偏倚,并确定其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为比较方法,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测定K、Na、Cl 3个项目,分别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允许误差的1/2作为评价标准和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分析质量目标作为可接受标准,分析两种分析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偏倚,评估测定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 两种分析仪检测K+、Na+、Cl-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 不同分析仪检测同一项目时,需进行方法学比对实验作出偏倚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张好为;袁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尿酸变化与围生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149例孕妇的血清UA、尿素氮(Bun)、肌酐(Cr)、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体质量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健康妊娠组与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UA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及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UA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蔡杰;胡俊妍;杨建鑫;李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