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cTnI和cTnT的动态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郭晏海;曹京燕;徐凤

关键词: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 肌钙蛋白I, 肌钙蛋白T
摘要: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动态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因急性胸痛发作就诊的患者分为AMI组(70例)和非AMI组(66)例,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并比较CK-MB、cTnI和cTnT水平.结果胸痛发作后≤3 h、>3~6 h、>6~12 h、>12~24 h和>24~48 h AMI组CK-MB、cTnI和cTnT水平均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4%和90.91%,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联合检测CK-MB、cTnI和cTnT可明显提高AMI 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 收集2010年本院ICU病房患者的痰液标本作细菌培养.培养的阳性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医院病原菌549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2.8%,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占31.0%、6.2%.检出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占14.9%,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14.2%)、肺炎克雷伯菌(13.1%)、金黄色葡萄球菌(11.8%)、大肠埃希菌(10.2%).其中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为71.4%,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菌株为77.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1.5%、70.0%.革兰阳性球菌对磷霉素、利福平等耐药率相对较低,目前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相对较低,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MRSA及MRCNS 多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等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为ESBLs阳性菌较为敏感的药物.结论 掌握ICU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作者:吕春兰;郝爱军;杨荣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肺癌患者、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42例健康者的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7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CEA、CA15-3、CA125在肺腺癌中的水平高,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水平高,CYFRA2-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高,5项联合检测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的一项阳性率可分别达97.7%、100.0%、95.6%.结论 各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检测都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和鉴别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对评价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43例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RBP的变化.用酶法检测其血清肌酐(Cr) 的变化,并由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肾功正常组RBP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BP在四组中的任意两组之间比较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在正常健康组、肾功正常组和肾功轻度受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可作为诊断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血清Cr有助于提高其阳性率,但血RBP的敏感性优于血清Cr.

    作者:汪明东;孙立山;郑慧雅;陆柳;范列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MPO水平,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4例,健康对照组60例,比较MPO水平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同时将患者组的MPO、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a-HBDH)、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作比较,统计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 血浆MPO水平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MPO、LDH、LDH1、CK、CK-MB、AHBDH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和H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O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监视冠心病病程,对急性ACS与SAP区分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卫云;卢洁菲;李薇;孙朝晖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降钙素原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目的 克隆表达与纯化降钙素原(PCT),制备多克隆抗体,为其单抗制备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基础.方法 培养人甲状腺髓伴癌细胞株(TT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获取PCT的全长基因,构建pET-PCT重组质粒,转化至DE3经IPTG诱导表达出融合蛋白,纯化并进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质谱测序,融合蛋白免疫兔制备多抗,采用ELISA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获得PCT全长基因,10%SDS-PAGE电泳和质谱测序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为PCT,成功制备了PCT多抗.结论 成功获得PCT的全长基因,表达出融合蛋白并制备多抗,为研究PCT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功能奠定基础,为PCT的单抗制备及在临床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材料.

    作者:王春芳;周新;谢焱;郑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潜在性血源性感染高危人群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潜在性血源性感染高危人群(产前、术前和输血前)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防止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0年5月该院5 575例潜在性血源性感染高危人群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快速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试验(TRUST)和特异性抗体(TPHA)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3.3%;抗-HCV阳性率1.1%;抗-HIV阳性未检出;梅毒TRUST阳性率0.8%,梅毒特异性抗体为1.5%.结论 潜在性血源性感染高危人群进行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血液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小燕;邱学勋;郭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痰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与传统涂片方法诊断肺癌价值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检测痰标本对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58例可疑肺癌患者的痰标本分别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和传统方法痰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与纤维支气管镜及手术后组织病理切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58例患者中有2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手术病理切片确诊为肺癌,传统方法痰涂片检出肺癌89例,敏感性为41.4%(89/215),液基薄层细胞技术痰涂片检出157例,敏感性为73.0%(157/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痰液基薄层细胞技术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在肺癌诊断方面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强;杜娟;褚笑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ZP)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8 年7 月至 2010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菌,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然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PIP/TZP 的敏感率分别为73.1 %、70.0 %、80.8 %.结论 PIP/TZP于多种非发酵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是经验性治疗非发酵菌感染的适宜选用药物之一.

    作者:李绍红;李泽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肌钙蛋白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I(cTn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47例VMC患儿和53例对照组的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并比较结果,绘制cTnI、CK、CK-MB、LDH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VMC组入院时与对照组cTnI、CK、CK-MB、LDH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cTn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CK-MB、LD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定量与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小儿VMC诊断中提高了准确性,cTnI在治疗效果监测中起了更好的作用,值得临床常规开展.

    作者:赵志强;姚立腾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某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三亚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现状.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2 658例0~6岁儿童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各年龄段、各民族儿童贫血患病率以及贫血的程度和类型.结果 该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24.7%,以轻度贫血为主;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黎族儿童患病率高于汉族及回族儿童(P<0.05);性别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贫血类型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结论 该地区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贫血防治应该成为儿童常见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玉丰;李志霞;王碧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化学修饰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的修饰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早期、RA中、晚期和骨性关节炎(O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TTR的含量;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测定血清中TTR蛋白的化学修饰类型和比例.结果 RA早期患者血清中的TT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TTR的修饰比例在RA早期组和中晚期组中各不相同,与文献报道相符,说明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RA患者早期血清中TTR含量的增高,TTR的修饰比例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均提示TTR可以作为RA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作者:黄玉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糖化血清清蛋白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与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onDM)患者相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被糖基化的蛋白质,且糖基化蛋白质与慢性糖尿病并发症(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ChD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在这些糖基化蛋白质中,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作为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临床应用为广泛[2-3].

    作者:黄余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输血三项酶联免疫检测时间的变化比较分析

    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要求,将输血三项的检测时间均制定为60、30、30 min的操作模式,现将探讨其在实验室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 使用同一厂家的试剂,对2011年第一季度的输血三项标本分别按2007年版的说明书与2010年版的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结果采用60、30、30 min操作步骤(2010年版的说明书的操作步骤)比按2007年版的操作步骤检测输血三项的标本的弱阳性率有明显的降低,标本受污染的概率有所减小.结论 温育时间、酶标结合时间、显色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抗原、抗体的牢固结合,大大地降低了实验室的弱阳性率,更能准确地判读介于阴性与弱阳性之间的标本,提高了实验室的准确率,对临床的诊断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伶莉;董长林;陆建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价值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中可溶性B7-H4(sB7-H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卵巢癌患者组49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的血清.应用单克隆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手术治疗前后血清sB7-H4水平,同时对手术治疗前后卵巢癌患者血清CA 125和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因子(TSGF)分别检测.结果 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sB7-H4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手术治疗后则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左右机体sB7-H4降至正常水平,且卵巢癌患者血清sB7-H4 水平与CA125、TSGF水平呈正相关(r=0.679,r=0.593,P<0.01).结论 测定血清B7-H4水平的变化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术后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天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测定结果的正确度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与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两种测量方法测定钾(K)、钠(Na)、氯(Cl)3项之间的偏倚,并确定其偏倚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的EP9-A2文件,以IMS972电解质分析仪为比较方法,强生Vitros-350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测定K、Na、Cl 3个项目,分别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允许误差的1/2作为评价标准和生物学变异导出的分析质量目标作为可接受标准,分析两种分析仪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偏倚,评估测定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结果 两种分析仪检测K+、Na+、Cl-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 不同分析仪检测同一项目时,需进行方法学比对实验作出偏倚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作者:张好为;袁海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8~2010年某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大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趋势,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方法 对大连市2008~201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IV、抗-TP、抗-HCV、HBsAg检测不合格数呈稳定趋势.结论 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和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采集低危人群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分成17基因型(A~Q),其中A型40株.结论 本地区虽未发生暴发流行,但仍存在流行优势克隆株,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暴发流行.

    作者:陈茶;林冬玲;李有强;张妮;袁慧;曾建明;张伟铮;黄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尿酸变化与围生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149例孕妇的血清UA、尿素氮(Bun)、肌酐(Cr)、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新生儿体质量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健康妊娠组与轻、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U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UA升高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及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UA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蔡杰;胡俊妍;杨建鑫;李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临床化学自建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目的 通过对本实验室4个常规临床化学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胆固醇(CHO)的检测项目评价,探讨自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学性能评价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对本实验室内自建检测系统的以上4个检测项目的 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进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公认的质量目标进行比较.结果 4个检测项目在两个分析水平的总不精密度均小于公认的1/4CLIA′88标准,校准品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小于5%,分析测量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均符合厂商提供的线性范围和参考区间.结论自建检测系统分析性能均能满足临床需求,评价方案可行性好.以此评价方案为基础本实验室将对其他检测项目继续评价,确保该科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顾万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CA19-9、CEA、CA125联合检测诊断贲门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抗原联合检测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 应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分析检测210例贲门癌患者、3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A19-9、CEA、CA125的表达.结果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贲门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及任两项联合检测(P均<0.01).结论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贲门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利于早期诊断贲门癌.

    作者:徐琴;何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