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乐萍

关键词:白血病, 淋巴样, 基因融合, 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约占80%左右,儿童中发病率达到0.3~0.4/万.研究发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数目改变、染色体易位和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等通过改变造血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定向祖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用于生化检验以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的可行性.方法 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剩余血用于生化检验,同时采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及患者失血量.结果 两种采血方法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血尿素氮(BUN)、尿酸(UA)、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K、Na、Cl、Ca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KP)、肌酐(Cr)结果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未超过1/2 CLIA′88,因此未超出实验室允许误差范围.一次动脉采集2.5 mL全血可以完成血气分析及22项生化检验,分别单独采血则需血约9 mL.结论 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可以同时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可靠,同时减少重症患者检验性失血.

    作者:史连义;刘继勇;王国锋;杨保昌;张绍菊;田雪梅;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FISH技术在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用随机引物法标记 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p16基因探针,对该院10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尿液或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FISH进行检测,分析染色体畸变或数目异常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3、7、17号染色体和p16基因的畸变率分别为41.7%(43/103)、45.6%(47/103)、31.1%(32/103)和55.3%(57/103),畸变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除p16基因外其余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相关,其中17号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4个探针组合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总阳性率为46.6%,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1).结论 FISH 技术检测有助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并可用于探索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作者:杨渝伟;唐洁;陈小红;薛冰蓉;刘运双;俸家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对评价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43例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RBP的变化.用酶法检测其血清肌酐(Cr) 的变化,并由简化MDRD公式计算出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肾功正常组RBP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BP在四组中的任意两组之间比较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在正常健康组、肾功正常组和肾功轻度受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可作为诊断肾病早期损害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血清Cr有助于提高其阳性率,但血RBP的敏感性优于血清Cr.

    作者:汪明东;孙立山;郑慧雅;陆柳;范列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1516例出入境人员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2009年3~6月在黄石出入境检验局检测HIV和梅毒螺旋体(TP)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地区HIV和TP感染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掌握更多HIV和TP流行趋势.方法对1 516例出入境人员分别作HIV和TP检测,HIV阳性者送湖北省出入境检验局进行确诊试验.结果 检测12例HIV阳性,感染率为0.79%;TP检测出46例,感染率为3.03%.其职业分布为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结论 应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的监控,实施必要有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姚春红;李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糖化血清清蛋白临床应用意义分析

    与非糖尿病(non-diabetes mellitus,nonDM)患者相比,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被糖基化的蛋白质,且糖基化蛋白质与慢性糖尿病并发症(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ChD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在这些糖基化蛋白质中,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作为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临床应用为广泛[2-3].

    作者:黄余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氧化酶阴性、非发酵的革兰阴性不动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体皮肤、胃肠道、上呼吸道等,由于其在自然界的广泛存在性及对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因而也是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曾多次引起地区暴发流行.

    作者:王玮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化学修饰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的修饰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早期、RA中、晚期和骨性关节炎(OA)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TTR的含量;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测定血清中TTR蛋白的化学修饰类型和比例.结果 RA早期患者血清中的TT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TTR的修饰比例在RA早期组和中晚期组中各不相同,与文献报道相符,说明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 RA患者早期血清中TTR含量的增高,TTR的修饰比例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均提示TTR可以作为RA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作者:黄玉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在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检测98例肺癌患者、3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42例健康者的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7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组;CEA、CA15-3、CA125在肺腺癌中的水平高,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水平高,CYFRA2-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高,5项联合检测肺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的一项阳性率可分别达97.7%、100.0%、95.6%.结论 各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检测都有一定意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特点,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对于确定其临床分期和鉴别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交叉污染原因及避免方法

    目的 查找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交叉污染产生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方法 将葡萄糖(GLU)、磷(P)、铁(Fe)作为接受项目与提供项目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进行交叉污染实验.结果 仪器状况良好时,提供项目对接受项目无显著影响.仪器状况不好时,提供项目对接受项目影响显著.结论 应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交叉污染实验,确定交叉污染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交叉污染,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作者:叶余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抵抗α-干扰素治疗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是当今全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有1.2亿,有效预防和治疗HBV 感染是中国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目标.α-干扰素(IFN-α)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常用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中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医学检验临床研究类论文题目写作要点分析

    论文题目是一篇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文章的被关注度[1].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同,其题目的撰写方式也存在差异[2].本文就医学检验临床研究类论文题目的写作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医学检验临床工作者在撰写研究论文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志刚;王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约占80%左右,儿童中发病率达到0.3~0.4/万.研究发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数目改变、染色体易位和原癌基因异常表达等通过改变造血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机制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定向祖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

    作者:乐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联合检测cTnI、CK-MB、Mb在诊断AMI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对792例该院住院患者用胶体金法定性联合检测cTnI、CK-MB、Mb.当cTnI≥1.5 ng/mL、CK-MB≥5 ng/mL、Mb≥5 0 ng/mL出现红色检测线表明为阳性.结果 以37例临床确诊AMI患者为AMI组,AMI组cTnI、CK-MB、M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骨骼肌损伤(SM)及胸痛待排患者.发作后4 h时Mb敏感性很高,6 ~12 h时3项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7 d后cTnI仍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 cTnI、CK-MB、Mb联合检测是诊断AMI早期敏感、特异的指标,cTnI是AMI早期诊断的首选指标.

    作者:彭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大肠埃希菌脂多糖紫外光谱检出方法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脂多糖的紫外光谱分析,探讨用259 nm波长处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大肠埃希菌脂多糖的方法.方法 酶解法提取临床分离的TH1、TH2、TH6、TH7、P7、K11脂多糖;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测定其体外内毒素活性,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测定其吸光度,凝胶色谱法纯化,硫酸-苯酚法测定其脂多糖含量.结果 脂多糖低阳性浓度为10-5~10-4 μg/mL.紫外可见光光谱监测发现这些细菌脂多糖在254~260 nm处有高吸收峰,大肠埃希菌在259 nm处有高吸收峰,其峰值与糖显色测出的峰值完全一致.结论在波长259 nm 处大肠埃希菌有高吸收峰,256~260 nm波长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志贺菌脂多糖的特异吸收峰,因此,259 nm波长处将有可能作为大肠埃希菌脂多糖检测的新方法,254~260 nm波长处有可能作为革兰阴性菌脂多糖检测的新方法.

    作者:陆书华;杨兴光;王坤;钟启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ZP)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08 年7 月至 2010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菌,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然后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PIP/TZP 的敏感率分别为73.1 %、70.0 %、80.8 %.结论 PIP/TZP于多种非发酵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是经验性治疗非发酵菌感染的适宜选用药物之一.

    作者:李绍红;李泽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目的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脂、血糖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85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76例健康对照组的超敏促甲状腺素(H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的TSH、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G、HDL-C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GLU水平虽有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引起血脂代谢的异常,未见与血糖变化的相关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心血管疾病中,其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马德佳;李燕妮;何新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实验室血清胃蛋白酶原健康人群参考范围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值的健康人群参考范围.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8例健康人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R值.结果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含量呈正态分布,PGⅠ 95%置信区间为82.675~115.339 μg/L,PGⅡ为 8.043~13.582 μg/L,PGⅠ/PGⅡ为10.135~13.244.结论 得出的健康人群血清PGⅠ、PGⅡ及PGR值参考范围在实验室及临床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贾宁人;赵水娣;李彬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两系统肝功能检测的可比性研究

    目的 通过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评价日立7600-020ISE和日立7180两个系统肝功能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以日立7600-020ISE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以日立7180为实验自建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8个肝功能项目,计算实验自建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测定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SE%),判断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 两个检测系统对8个肝功能项目的 测定结果具有极好的相关性(r>0.975),系统误差均在临床可以接受范围内.结论 日立7600-020ISE和日立7180检测系统肝功能项目的 测定都能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郑文婷;隋洪;张杰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偿献血者ALT阳性追踪调查分析

    目的 追踪调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阳性无偿献血者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HBsAg、抗-HCV及ALT检测结果.方法 追踪563名ALT阳性无偿献血者,要求其6个月后再次献血,对其献血的血液进行常规的血站血液检查.结果 563例ALT阳性的无偿献血者二次献血的有289名,ALT检测阳性有49名;三次献血的274名,其中第二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50名,第三次献血ALT检测阳性有43名;有38名追踪到6次ALT检测均为阳性.所有563例HBsAg、抗-HC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无偿献血者ALT异常的主要原因并非是HBV和HCV感染,而是其他非病理性的因素.

    作者:宁振全;黄广;李进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血清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CEA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BM等数据库中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统计分析过程采用Meta-DiSc 1.4软件.采用QUADAS量表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根据异质性特点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679篇,终纳入38篇文献.经过病理金标准确诊NSCLC患者5 140例,对照组3 8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EA、CYFRA21-1及CEA+CYFRA21-1组的各纳入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 0、0.880 4、0.913 4.结论 CEA、CYFRA21-1对NSCLC皆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CEA和CYFRA21-1可进一步提高对NSCLS的诊断效能.

    作者:谢树钦;杨惠洁;鲍依稀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