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戗;牛菊霞;贾安奎
目的 研究惰性分离胶管采集和保存血糖标本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患者标本40例,采用惰性分离胶管和干燥管(无抗凝)采集同一患者血液标本,待血液凝固后立即离心,各取出60μL血清到Eppendorf管(简称Ep管)冷冻保存;再分别于2,4,6、8、24 h后从惰性分离胶管中取出60μL血清到Ep管中冷冻保存,检测并比较上述血清的葡萄糖浓度.结果 惰性分离胶管0、2、4、6、8、24 h血糖的检测结果与干燥管0小时血糖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惰性分离胶管的2、4、6、8、24小时血糖检测结果与0小时惰性分离胶管血糖榆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惰性分离胶管不会影响血糖检测结果且可以防止糖酵解.
作者:郭龙华;万泽民;陈茶;张伟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生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易感,是隐球菌属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隐球菌病日益增多,因其症状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而引起重视.有关新生隐球菌的毒力因子致病性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凌;欧启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系统性红斑狼炝(SLE)是自身免疫介导的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起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造血系统受损较常见,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1]).中医乃因先天不足、肝肾亏损、热毒入里、瘀阻脉络、内伤脏腑、外损肌肤而发.患者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并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发生血栓或栓塞而引起相应的器官缺血性改变及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儿童重症临护病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指导临床第一线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标本(包括气管分泌物、创伤部位分泌物、尿液和血液)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从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微生物共计10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75.2%),革兰阳性菌25株(24.8%).在76株的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依次为:克雷伯氏菌属、艾希氏菌属、非发酵菌和肠杆菌属;而25株革兰阳性菌的分离率则依次为: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酵母样真菌和肠球菌属.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重症监护病房儿童患者的重要致病微生物,应引起临床第一线高度重视.
作者:欧阳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呼吸道反复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久治不愈,药敏试验从全敏感、部分敏感到全耐药所留菌种染色质和质粒上的整合子Ⅰ的基因及其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与病史分析细菌整合子的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 用VITEK Ⅱ鉴定细菌、KB法药敏试验、试剂盒抽提质粒和基因组DNA经PCR扩增整合酶Ⅰ,基因后琼脂糖凝胶电泳,LA-PCR扩增可变区耐药基因盒并电泳,可变区耐药基因测序,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分析耐药现象.结果 该菌株在耐药前后均检测出整合子Ⅰ,耐药前全敏感时未测得耐药基因盒,多重耐药时可变区所测得的耐药基因盒有耐β-内酰胺类、CatB8、aad4以及aac(6')-Ib等耐药基因盒,分别对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氨基糖苷-喹诺酮类组合耐药,还测得了MexR-OprD表达系统的基因盒,提示排出泵增强和外膜通透性降低的耐药机制也可以由整合子以基因盒形式摄取并表达.未测得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盒.结论 该菌株在耐药前后均带有整合子Ⅰ,该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丹华;张如霖;丁星;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水平的提高,各地区、各医院检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也愈来愈受临床诊疗的重视,为了提高本院血液分析报告的准确性、一致性,特地对我科2台运用于门诊和住院的血液分析仪进行了比对分析评价.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鉴定方法和技术要素.方法 对OLYMPUS AU2700生化仪进行温度准确度与波动、杂散光、吸光度线性范围、吸光度稳定性、吸光度重复性、吸光度准确度、加样误差、加试剂误差、样品携带污染率、项目准确性、项目的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等指标进行检查,并与行业标准和厂家说明书标准进行比对.结果 孵育温度为(36.84±0.07)℃,波动度0.11℃,5只比色杯杂散光均大于4.10.吸光度线性范围不小于2.5时,各测定值相对偏倚在±5%以内.340、380、480、600 nm 4个波长的吸光度变化均远小于0.01.吸光度重复性CV值为0.450%.2 mL样品分配的精确度整体CV≤1.5%;5 mL样品分配精确度整体CV≤0.8%.内、外圈试剂分配精确度CV分别为0.40%和0.32%.5组测定的平均携带污染率为0.241 1%.ALP、Mg、P、AMY、Ca、AST、TP、ALB 8个项日定值质控的测定结果均在质控靶值±2sd范围之内.批内精密度与批间精密度介于0.953%~4.713%之间.ISE单元电极选择性[Na]=150 mmol/L,[K]=4 mmnl/L.结论 OLYMPUSAU2700生化仪的性能符合新的行业推荐标准,生化仪的性能鉴定应进一步完善与规范.
作者:曾方银;刘飞;包杰;张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007年本地区儿童各年龄组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 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passive particle agglutination,PPA)对2007年来我院就诊的1 942例急件呼吸道感染患儿测定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结果 1 94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622例,总阳件率为32%.其中0~1岁组,1~3岁组、3~5岁组、5~14岁组各组MP抗体检出率分别为24.1%、36.9%、38.1%和26.9%.结论 MP是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要病原体之一,各年龄儿童普遍易感,尤其是1~3岁、3~5岁组儿童感染率高,经统计学X~2检验,1~3岁、3~5岁组儿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3岁组,3~5岁组儿童感染率与0~1岁组、5~14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岁、3~5岁组儿童要注意预防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
作者:张德文;罗兴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免疫复合物测定方法,初步探讨其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其对RA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的作用.方法 建立Clq抗体捕获ELISA方法,并对311例m清标本(RA患者176例、其他免疫疾病患者35例和健康体榆者100例)和44例关节液标本(RA患者33例、非RA关节疾病患者11例)中的G6PI/G6PI抗体/Clq免疫复合物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以波长450 nm吸光度值(A_(450nm))表示复合物含量,176例RA患者血清中G6PI免疫复合物为0.918±0.507,显著高于其他免疫疾病对照组(0.746±0.399)和健康对照组(0.696±0.362),P<0.01;而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活动组为1.045±0.529,显著高于非活动组(0.764±0.436),P<0.01.以健康对照组A_(450 nm)值建立正常参考区间,结果G6PI免疫复合物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2%和67.4%,活动期RA的阳性率为74%,显著高于非活动期(43.7%).33例RA患者、11例其他关节疾病患者关节液中G6PI免疫复合物A_(450nm)分别为0.835±0.497和0.596±0.132,RA患者组显著高于其他关节病组,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G6PI免疫复合物含量增高,且增高程度与RA病情活动相关;G6PI免疫复合物可能在R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作者:宗明;范列英;杨蔺;杨达人;吕红根;叶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在急性中风病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运卅Sysmex SE-9500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仪对200例急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1)出血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中风病患者,且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增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无论是出血性脑中风,还是缺血性脑中风,中脏腑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明显高于中经络型患者.结论 急性脑中风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变化,对量化中医诊断、中药疗效评价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赵立铭;尚晓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一个25×10~3的分泌蛋向,先在1993年被Kjeldsen L发现存在于人类中性粒细胞的特殊颗粒中.NGAL在小鼠身上的同源基因表达蛋白24p3也已经被确定,它可以诱导正常血细胞的凋亡,包括小鼠原始骨髓细胞、脾细胞、胸腺细胞、人类中性粒细胞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另外,很多以小鼠为实验模型的实验数据也证实其作用机制.本文主要介绍NGAL及其鼠同源基因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关系.
作者:陈林兴;张丽玲;黄华;陈慎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细菌性感染是引起WBC和中件粒细胞(NE)增多常见的原因,而且WBC增高的程度与细菌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同时伴随的WBC主要为NE核左移和中毒性改变也与感染的程度有关~([1]).
作者:李振华;许丽娇;韦宁;陆学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接受拉米大定(LAM)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 P基因RT区全长测序并分析结果.方法 选择接受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10例,收集LAM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采用直接PCR产物基因测序法对HBV RT区碱基进行测序,后对测序数据用Chromas 223软件进行分析,找出HBV P基因RT区基因的变异位点和相应的氨基酸,进一步分析HBV耐药突变模式.结果 1)310例患者出现佗点变异的有135例(43.5%),变异化点24个;2)基础变异位点和频率:rtM204 v/1111例(82.20%),rtS213T 8例(5.92%),rtC256S 4例(2.96%),3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变异模式和频率:rtM204I 39例(28.89%),rtM204V+rtL108M 25例(18.51%),rtM204V+rt204I+rtL180M 11例(8.15%),rtM2041+rtL180M 6例(4.44%),rtM204V+rtL180M+rtV173L/M 5例(3.70%),rtS213T 5例(3.70%),rtM204V+rtL180M+rtV207M/L/I 4例(2.96%),rtM204V 4例(2.96%)等;4)rtM204V还可伴随rtT184 I/S/M、rtA181T、rtC256S、rtS213T、rtL229V等位点变异.结论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可引起主要耐药位点rtM204 v/I突变,并常有rtL180M、rtVl73L、rtS213T、rtC256S、rtV207M/L等一系列补偿性耐药位点伴随;单位点突变除rtM204I一种外,还存在rtS213T、rtM204V等突变模式;联合突变模式多数包含rtM204位点,但也存在rtS213T+rtL187I、rtC256S+rtF221Y等突变模式.
作者:任伟宏;孙蕾;赵素玲;顾侦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及其高概率突变位点.方法 从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阴沟肠杆菌,经头孢西丁初筛试验和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确定是否产AmpC β-内酰胺酶及其产酶类型,抽提产酶菌株染色质DNA,PCR扩增ampD基因并连接入pMD19-T载体,双链测序后与同种非突变标准菌株的ampD基因序列比对,并得到高概率突变位点.结果 大部分产酶阴沟肠杆菌含有ampD基因,其中18株产持续高产型酶菌株的染色质中均扩增出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上有62个突变率高于50%的位点.结论 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染色质上均含有ampD基因;阴沟肠杆菌染色质ampD基因的高慨率突变位点可能成为致持续高产酶的关键位点.
作者:赵虎;涂婉;方毅;庞立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和在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200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HBVM、HBV DNA和60例经拉米夫定治疗半年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M、HBV DNA,并与HBV DNA作对比分析.结果 200例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与HBV-LP和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LP与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抗病毒治疗患者血清HBV-LP和HBV 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LP能准确反映乙肝病毒在人体内感染和复制情况,动态检测HBV-LP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海彦;张会玲;杨杨;王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院自2001年起开展了对受血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 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张春民;张金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本院2006年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2 250例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霄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5.69%和40.38%,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仍高度敏感;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2.92%和65.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4%,且出现对所有药物耐药的泛耐株.结论 肠杆菌科产ESBLs菌株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较高,提示本院患者分离的病原菌耐药性较严重.
作者:张丽华;李超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不满 28d 的婴儿,出生到 28 d 这段时间,在医学上称新生儿期.因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特性,新生儿尿液的排出的无意识性和无控制性,获取其尿液样本比较困难,故要求家长积极配合,通过产科和新生儿病房护士、家长的合作,收集新生儿尿液50例,进行尿沉渣和干化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建平;陈云鹏;向环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联合涂片镜检法检测假丝酵母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8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白带标本同时进行真菌培养、胶体金法和涂片镜检法检测,以真菌培养作为诊断金标准对胶体金法和涂片镜检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280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胶体金法和涂片镜榆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8.93%和56.07%,胶体金法显著高于涂片法(P<0.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纠79.96%.结论 胶体会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涂片镜检法,两法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检出率,能为临床提供便捷、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马建伟;袁应华;范列英;丁媛媛;赵华萍;李永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性病实验室诊断在性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对医疗单位性病实验室进行分级规范化建设.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性病实验室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通知>(粤卫[2002]216号)精神要求,加强性病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积极开展性病实验室室间质控工作,提高实验诊断水平,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于2007年11月对全省性病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考核活动,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黄进梅;郑和平;曾维英;吴兴中;薛耀华;潘慧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