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表型及OprM基因检测

张鹏;姚慧琳

关键词:假单胞菌, 铜绿, 基因,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摘要:目的 对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表型及OprM基因存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主动外排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外排泵抑制剂碳酰氰基-对-氯苯腙(CCCP)对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CIP)敏感性的逆转试验,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采用PCR法扩增主动外排表型阳性菌的OprM基因.结果 在CCCP作用下,3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24株菌对CIP的敏感性提高4倍以上,主动外排表型阳性率为66.7%(24/36);在OprM基因的PCR扩增试验中,有16株(44.4%,16/36)扩增出848 bp的OprM基因片段.结论 主动外排表型在临床铜绿假单胞菌中广泛存在;OprM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菌中常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液应用于鉴定念珠菌的芽管试验

    白假丝酵母菌(也称为白色念珠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规鉴定该菌需做血清芽管试验.使用动物血清不利于临床操作,使用人血清则可能因血清来源的个体不同造成结果不稳定.为此,现应用简易中药液代替血清做芽管试验,取得了理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盛通;陈惠业;许潘健;庞璐;吴博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糖浓度和血红蛋白释放试验的比对研究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释放试验(HRT)与糖尿病的关系,观察血糖浓度对HRT的影响.方法 取各种血糖浓度的血液标本,每例标本同时做全血和红细胞的HRT(应用梯带释放法),观察血糖浓度与HRT结果 的关系.进一步进行体外试验,以研究葡萄糖对HRT的影响.结果 全血HRT结果 与血糖浓度无关.梯带释放与血糖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体外试验葡萄糖浓度对红细胞的梯带释放影响明显;葡萄糖能使梯带增强,且有按5%、10%、50%递增趋势.结论 葡萄糖能影响红细胞的HRT,改变红细胞的通透性.

    作者:张晓燕;高丽君;高雅琼;周立社;苏燕;秦良谊;秦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NF-α、IL-6、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者及1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值随着肝炎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 上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伟英;杨利华;卓凌;林赛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标本军团菌分离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临床痰液标本军团菌分离培养标准检验方法 ,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 采集50例新鲜痰液标本分为两组,一组直接预处理后进行培养,另一组加入标准菌株后再预处理及培养.预处理采用液化处理,然后分别采用直接接种、酸处理或热处理后再接种军团菌选择性BCYEα-DGVPC培养基,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根据军团菌生长缓慢及菌落形态和在缺乏L-半胱氨酸的平板、血平板上不生长的特点作初步判断、生化反应及PCR法确证.结果 50例末加菌的痰液均未分离出军团菌;50例加有军团菌的模拟痰标本直接接种的检出率为58%,其中酸处理的标本检出率为70%,热处理的标本检出率为66%.3种培养方法 进行比较,单独的热处理与直接处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61),单独的酸处理与直接处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而酸处理和热处理培养阳性结果 比较并不具有一致性.结论 酸处理和热处理2种方法 均可以提高军团菌检出率,其中酸处理可以湿著提高军团菌检出率.

    作者:宣瑞红;胡朝晖;王娟;邓小玲;朱庆义;李连青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ks1与肿瘤的研究现状

    Cks1是Cks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是高度保守的小分子蛋白,可参与正常的细胞周期调控.在多种人类肿瘤中,Cks1的表达水平增高,且与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现就Cks1与人类肿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詹家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临床实验室HBV DNA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的评价

    HBV DNA定量测定主要是用于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动态观察及疗效判断.目前,临床实验室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但影响因素也较多,其结果易受模板浓度及扩增反应体系批间差异和标本处理过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2],为了解PCR实验室本年度HBV DNA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及试剂批间差异对结果的影响情况,现对五个批号试剂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雷秀霞;陈斌;龙幼敏;陈英姿;明凯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 352例石化职工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浓度观察

    目的 观察石油化工企业大气污染对企业职工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石化体检者按工作年限分组,Ⅰ组(<10年)291例,年龄22~35岁,Ⅱ组(10~20年)634例,年龄33~45岁.Ⅲ组(>20年)427例,年龄44~55岁.正常对照组根据石化体检者的分组情况按年龄<35岁、35~45岁、>40岁分组,所有血清样本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七检测α1-AT含量,观察不同组间结果 的差异.结果 Ⅰ组中石化体检者α1-AT结果 为2.58±0.38 g/L,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和Ⅲ组α1-AT结果 分别为2.02±0.43 g/L和1.72±0.41 g/L,P<0.05,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石化体检者不同工作年限Ⅰ、Ⅱ、Ⅲ组间血清α1-AT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不同年龄组α1-AT结果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油化工厂在进行石油冶炼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氮、烯烃、链烷、醇、羰基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α1-AT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石油化工企业在积极治理厂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同时,对职工定期监测α1-AT含量,及时采取一定的治疗手段,对降低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向长港;祝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非配套检测系统溯源性的建立及其确认

    目的 探讨实现实验室非配套检验系统的溯源性及其确认的方法 .方法 以新鲜患者血清为临时校准品,在Roche Modular PI检测系统上定值后校准非配套检测系统,校准验证有效后,在非配套检测系统上对日常校准品进行定值,用新的校准值校准自建检测系统,经校准验证后,按EP9-2A文件进行方法 比对,评估非配套检测系统与Roche Modular PI系统检测结果 的偏倚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结果 非配套Alcyon300检测系统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血糖(Glu)、淀粉酶(AMY)及AFT检测系统中钾(K)、钠(Na)、氯(Cl)经过校准和校准验证后,与Roche Modular PI检测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Urea、UA、AST、ALT及Glu与目标检测系统在医学决定水平值处偏倚部分接受外,其余项目偏倚均小于CLIA'88允许总误差的二分之一(1/2TEa),临床可以接受.结论 校准和校准验证可以实现非配套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远程;郭永灿;张帮林;刘欣;邱厚兵;杨小川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3 380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 380例受血者进行乙型肝炎5项、梅毒螺旋抗体、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阳性患者为450例(13.3%).其中HBsAg阳性378例(11.3%),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3例(0.09%),丙肝抗体阳性65例(1.9%),艾滋病抗体初筛试验阳性4例(0.12%).结论 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检测,町明确患者健康状况,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李耀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酗酒青壮年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长期酗酒青壮年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方法 采集门诊体检的酗洒青壮年血样30例,无酗酒嗜好的健康青壮年血样20例,用ELISA方法 定量检测血清IL-6、IL-8以及TNF-α的水平,观察两组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30例酗酒青壮年血清IL-6、IL-8以及TNF-α的水平分别为(-x±s)(0.307±0.144)mg/L、(3.207±1.477)mg/L、(0.321±0.105)mg/L;20例非酗酒青壮年血清IL-6、IL-8以及TNF-α的水平分别为(0.205±0.121)mg/L、(2.323±0.756)mg/L、(0.246±0.099)mg/L.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酗酒青壮年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无酗酒嗜好的健康青壮年血清细胞因子.

    作者:王国戗;牛菊霞;艾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建立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模型的实验条件优化

    目的 探讨构建BCR-ABL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模型佳实验条件,以简化实验过程、节约成本并提高建模成功率.方法 不同剂量5-氟脲嘧啶(5-FU)注射受体鼠后观察骨髓中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比;纤维连接蛋白(FN)铺板后观察逆转录病毒感染效率的变化;分别用不同数量的骨髓细胞(0.2~0.6)×106个进行移植后通过形态学观察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鉴定移植小鼠成模状况.结果 研究剂量范围内5-FU量不影响骨髓原始细胞相对数量;纤维连接蛋白铺板后可使活细胞数量增加30%~50%,感染效率提高10%~20%;移植0.5×106个成功感染了BCR-ABL逆转录病毒的供体鼠骨髓细胞入受体小鼠即可成功建模.结论 优化后的实验条件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建模成功率,为相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参考.

    作者:张文萍;韩红星;杨燕;陈荣贵;单万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国产ELISA法测抗-HCV试剂盒检测性能的比较

    随着对丙型病毒性肝炎(HCV)研究的深入,ELISA抗-HCV的榆测,已作为国内医疗机构针对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筛检的标志物[1],现在医院也逐步将抗-HCV的检测纳入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汪旭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氨检测的临床适应证及其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氨检测的一些临床适应病症并对其临床价值作一分析.方法 采用干化学法检测血氨浓度.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肝门胆管癌、肝癌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氨的检测结果 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氨检测可作为一些肝病、癌变、消化道出血等患者的主要检测指标,有助于病情的监测.

    作者:盛大平;徐元宏;李涛;王中新;沈继录;凌华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假性高钾血症1例分析

    白血病并发假性高血钾症现象,临床上偶有报道[1-2].现发现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血清钾浓度异常增高,但临床上无高血钾的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检查也无异常.现对该病例进行相关检查.报道如下.

    作者:朱武军;邵燕丽;乐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存素抗体及蛋白表达对肺癌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Survivin抗体表达及组织蛋白表达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7例不同类型的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以及作为健康对照组的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Survivin抗体水平和免疫组化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对各组数据统计分析3种指标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Survivin抗体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肺癌患者血清Survivin抗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血清Survivin 抗体检测是临床肺癌诊疗中价值较大的临床指标.

    作者:王纪敏;孙绍军;杨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9年大连市中心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3 20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8.8%,革兰阳性球菌占15.7%,真菌占5.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8.4%和58.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3.6%和61.7%.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而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活性明显降低,敏感率为47.7%~71.6%,革兰阳性球菌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抗生素高度敏感.结论 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应及时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变化趋势,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范艳萍;王运铎;张毅华;李秀文;徐维家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发光检测系统总前列腺抗原测定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总前列腺抗原(TPSA)结果 的可比性.方法 取百乐、德普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8份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上进行TPSA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TPSA测定结果 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检测系统TPSA测定结果 的信度系数a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以雅培AXSYM系统作为目标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罗氏2010、贝克曼Access、德普Immulite-1000检测系统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4个检测系统测定TPSA结果 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永能;张鹏;刘慧玲;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耦联因子6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耦联因子6(CF6)是线粒体ATP合成酶的1个亚基,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前列环素合成受抑、NO释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增加,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在血管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扮演关键角色.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CF6明显升高,导致糖尿病血管病变.现简要综述CF6的结构功能、信号转导系统对精尿病及血管病变的作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尘螨粗提浸液致敏小鼠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尘螨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比较不同致敏方式在相同尘螨粗提浸液(CDM)激发下的结果 ,评价CDM哮喘模型.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各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致敏程序致敏,试验第15~18天采用相同剂量与方式的CDM浸液激发.对照组致敏与激发均以磷酸盐缓冲液替代过敏原.从症状、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介素(IL-4)与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细胞计数与肺组织病理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各模型组从症状,组织病理,BALF细胞计数、分类(细胞总数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大,与对照组比较,P<0.05)及细胞因子检测(IL-4与对照组比较,P<0.05)等均表现出了过敏性哮喘的特点.但是模型组间细胞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模型组均能够建立小鼠过敏性哮喘模型,证明了CDM的免疫耐受与常规过敏原不同,同时验证了抗原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作者:孔存权;彭霞;白萍;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湿涂片法和革兰染色法在妊娠期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湿涂片法和革兰染色法在妊娠期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普查本院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妇产科门诊参加孕前检查无症状妊娠期患者.将临床常用诊断法(阴道分泌物pH值、吹气试验和线索细胞等3项标准中有2项为阳性)与革兰染色诊断法(Nugent标准下细菌性阴道病为7~10分)相比较.结果 受试者的群体特征包括:入选孕妇平均为(27.3±6.6)周龄,其中26例为未产妇,受试时的平均孕龄为(15.6±7.6)周.其中27%(18/67)用革兰染色法确诊为细菌件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使用革兰染色法作为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标准,常规诊断法(即湿涂片法)灵敏度为56%(95%可信区间为32%~78%),特异性为96%(95%可信区间为90%~100%),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85%.结论 在无症状妊娠期患者中,可用革兰染色法对细菌性阴道病进行可靠诊断.

    作者:金爱群;湛东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