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静脉采血的误区及其对策

徐利云;谢洪波

关键词:睁脉, 血样采集
摘要:护理科学技术的是源于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人类对生存的渴望、对痛苦的畏惧、对死亡的恐怖、对健康的追求是护理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静脉采血是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血标本的重要途径.门诊患者进行血液学检验时,标本的采集是检验工作人员按检验标准实施的;而住院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标本是由病区护理人员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实施静脉采血的标准不同.如果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血标本,那么有可能不符合检验对血标本的要求.现将病区静脉采血的6种误区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区静脉采血的误区及其对策

    护理科学技术的是源于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人类对生存的渴望、对痛苦的畏惧、对死亡的恐怖、对健康的追求是护理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静脉采血是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为临床检验诊断提供血标本的重要途径.门诊患者进行血液学检验时,标本的采集是检验工作人员按检验标准实施的;而住院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血标本是由病区护理人员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实施静脉采血的标准不同.如果按护理操作规程采集的血标本,那么有可能不符合检验对血标本的要求.现将病区静脉采血的6种误区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云;谢洪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肥胖症的健康行为指导

    我国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5.6%,两者之和23.20%,已接近人口的1/4.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长期的能量蓄积,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快增长的问题,要求我们应该从预防着手,以长期保持能量平衡,防患于未然.本文对肥胖症的健康行为指导探讨如下.

    作者:周比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B超引导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20例的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老年、糖尿病,长期血透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中层钙化、营养不良等因素给自身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带来了困难.我科2009-01-2011-01对急诊血液透析患者及非急诊透析患者开展B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红;杨洁;王娣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进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进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改进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术式比较两组血管吻合时间、内瘘成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改进组与对照组比较,改进组吻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术式为肾衰患者造瘘首选.

    作者:邱旭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氨曲南致双硫醒样反应

    1病历摘要男,6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在社区门诊给予氨曲南(产地、批号不详)、病毒唑等连续输液治疗5 d.第5天上午输完液后在午饭期间饮白酒100~150 ml,大于20 min左右出现明显心悸、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遂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6.5℃,P 126次/min,R31次/min,BP 110/65 mm Hg.面红,呼吸急促,口唇稍紫绀,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心音低钝,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李保端;侯玉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加强手术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探讨

    目的 加强医院手术供应区的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消毒供应区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严格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结果 为手术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玲玲;朱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患“共情”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加强情商培养,协调人际关系,是当今医学领域倡导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新要求,即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学会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放在患者的处境中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而共情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能将心比心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以及不加任何评论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1].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2],对医院这种高接触的服务性行业的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3].

    作者:李丽;赵立敏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在09级护理专业随机抽取182名专科和152名本科学生做了网上大学生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带有功利性,学习积极性较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虽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是缺乏意志力.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现状.

    作者:王琰;丁书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输液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加强门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常见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输液流程进行了细化,做好长期坚持培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总结出一系列静脉输液技巧及患者沟通技巧,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乙醇中毒性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和肝硬化.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酒精性脂肪肝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荀福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脂蛋白(a)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独立的血浆脂蛋白,Lp(a)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密度脂蛋白近年来已引起广泛关注.在1988年于芝加哥召开的国际[Lp(a)]专题会议上,Lp(a)被公认为是致A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在人体内不受饮食、运动、吸烟、年龄等因素影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人们发现Lp(a)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特别是Mclean等发现脂蛋白(a)与纤溶酶原( plasminogen,PLG)的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后,有关Lp(a)的性质、特点等以及它与血栓性疾病以及肾脏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脂蛋白(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与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进一步确认,它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脂蛋白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Lp(a)仍是当今脂蛋白研究中热门的内容之一.本文就其结构,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医院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患者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也是容易产生纠纷的一个环节,对于容易产生药患纠纷的因素,本文从医师方面、收费方面、药师方面、患者方面、管理方面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整理,并针对每一种因素给出了防止措施,希望在能够提高患者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药患纠纷的发生,从而建立一种和谐的药患关系.

    作者:姬利红;李福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探讨在做好外科的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同时,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因此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而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也十分重要[1].1 患者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都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对患者来说都是一种较强的紧张刺激.尤其是初次手术的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作者:李宁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急救措施的规范管理与实施效果

    目的 通过对门诊急救点的规范管理,强化门诊护士的现场急救能力培训,做好门诊患者突发病情时的抢救工作.方法 建立区域急救点,明确责任人,制定急救预案,强化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结果 实施规范管理后,在急救过程中,急救流程规范、顺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均转危为安.结论 加强门诊急救流程的规范管理,提高门诊护士应对突发病情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是门诊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叶苓;嵇慧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人工泪道再通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36例分析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临床多发于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症状以溢泪、黏脓性分泌物为主,此病长期存在给患者造成许多痛苦;并且是角膜溃疡的潜在病因,如有眼球穿孔伤或作内眼手术时,也会引起眼球内感染[1].传统的泪囊摘除及鼻腔泪囊吻合术手术创伤大、费时及面部留瘢痕等较难被患者接受;而激光泪道再通术适应证窄且术后再阻率相对较高.目前我院开展的人工泪道再通管植入治疗慢性泪囊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李万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癌的二维超声特征性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期提高小乳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个小乳腺肿瘤(≤1.5 cm)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状况,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的形态、高回声晕、包膜及微小钙化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及高回声晕诊断小乳癌敏感性分别为80.7%、34.6%、46.1%,特异性分别为79.5、97.4%、97.4%.结论 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及肿瘤边缘高回声晕是诊断小乳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潘丽霞;李雪晶;高双;闫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1例

    1病历摘要女,32岁.因尿频、尿痛1 a.反复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断发作,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膀胱后壁肿物大小为1.5 cm×1.0 cm,有弱血流回声,性质待查.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后壁偏左带蒂肿物,色略发红,大小同彩超描述,诊断:膀胱肿瘤.CT平扫提示后壁膀胱肿物,子宫内节育环影像.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切除膀胱后壁肿物后,切肿物蒂时发现有一金属物位于蒂内,试用异物钳取出失败.

    作者:林哲放;王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ICU中心静脉导管345例的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在重症监护室(ICU)已成为常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长期需要输液、静脉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的化疗等,而外周的反复穿刺以及高渗液体对血管的破坏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对来说就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郑燕;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烧伤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护理对照

    目的 如何使学龄前患儿与婴幼儿较自觉配合治疗、护理.方法 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结果 通过573例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护理.结论 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作者:张育淑;孔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进行改进:耻骨联合上4 cm处横行切开皮肤12 cm,腹直肌前鞘正中向上下各剪开约2 cm,并与同期新式剖官产术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头困难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切口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头困难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