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荀福义

关键词:肝疾病, 酒精性/诊断, 酒精性/治疗, 综述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酒精性脂肪肝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乙醇中毒性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和肝硬化.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所以,酒精性脂肪肝应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综述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性耳聋56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方法 对56例患者宣传耳聋的病因、类型、预防、治疗、危害和保健知识,针对住院患者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宣教,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果 97%以上对此病有了正确认识,掌握了健康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是帮助耳聋患者战胜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巧将一次性引流管与导尿管连接

    由于一次性引流管与导尿管衔接不紧密时,导致一次性引流管频繁脱落,影响了负压吸引效果,护士重复操作,增加了工作量,达不到无菌的效果,增加了导尿患者感染的机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一次性引流管与导尿管巧妙连接,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朱晓芸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Alport综合征肾活检1例的护理

    Alport综合征是属进行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累及的器官是肾、耳、眼[1],病程迁延,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我们为此类患者制定个体化术前教育,术后护理,出院指导,顺利完成肾活检术,无出现并发症和继发感染,为诊断取得宝贵的病理资料.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亚妹;李雅萍;甘云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嗜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布加综合征1例分析

    嗜酸细胞增多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多样,极容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外院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25岁.以上腹痛3a,加重10 d为主诉入院.患者3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以左上腹为主,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胃溃疡,对症治疗后好转,此后未在发作.2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有好转.10 d前,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生,伴右上腹疼痛,有腹胀、腹泻,腹泻为稀水样便,每日10余次,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于陆军总院,检查发现腹水,胸腔积液,行MRI提示下腔静脉肝内段狭窄,考虑不除外Budd-Chiari综合征,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病来无咳嗽咳痰,无心慌心悸,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体重近20 d下降4 kg.入院查体:T 36.5℃,P 98次/min,BP110/72 mm Hg,神清语明,查体合作.

    作者:敖然;陈玉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层级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在护理绩效考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2008年起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管理包括健全护理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编写护理岗位说明书、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绩效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结果 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队伍和护理人员的素质也明显提升,2008年至今急救药品物品合格率100%,特一级护理合格率达97.9%,无护理纠纷及护理事故发生,护理投诉2010年从2007年的32例下降至2例,患者满意率达98.78%.结论 层级管理的开展,对于护士长的管理能力、护理人员的能动性、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均有所提高.

    作者:李春华;李小莉;李庆书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80例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躁动的原因,探讨护理体会.方法 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80例重症患者发生躁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80例患者躁动原因分析使得躁动患者能够得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及处理,避免了一些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耐心、细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是及时有效的控制躁动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清;张月红;杨惠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5例分析

    目的 通过论述超声对阑尾炎的检查方法和对急性阑尾炎不同发展阶段的声像图的正确识别,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G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5例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做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除外其他腹部急症之后,对右下腹压痛敏感区采取逐级加压的手法,仔细甄别阑尾根部及盲端的位置,观察阑尾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及边界,回盲部肠管内径和肠壁厚度、大网膜位置回声及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右髂窝及肠间隙是否积液等.结果 手术和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急性阑尾穿孔伴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误诊1例,为回盲部憩室伴憩室炎;漏诊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吻合率为91.1%.结论 正确的检查方法和识别能够大大提高检出率.

    作者:马凤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复合制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9月龄.因腹泻给予0.9%氯化钠溶液十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0 g+10%氯化钾3 ml静脉滴注,余液体10 ml时,患儿颜面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烦躁不安,呼吸急,口周发绀,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后,患儿症状缓解[1].

    作者:毕书祝;李健;韩新平;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液配制技巧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药物品种繁多,以其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疗效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我院2008年规定临床使用此类药物前,需用原药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品剂型不同,护士在配制皮试液前常需反复计算,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为此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探索出一种配制此类抗生素皮试液的简捷计算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于伟玲;王菲;王岩花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硫酸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培养出绿色气球菌1例分析

    绿色气球菌( Aerococcus viridans)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对人不致病.我院微生物室于2010-06-21从1例大面积重度硫酸烧伤患者创面渗出物中分离出绿色气球菌,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31岁.患者于2010-06-14工作中不慎掉入浓度为20%,温度为90℃的硫酸池中,患者立即自行爬出,估计接触时间约为2 min左右,脱去衣裤后,立即用自来水淋浴冲洗,烧伤面积约为80%左右,Ⅲ度面积约为60%,深Ⅱ度面积约为20%,入院后经抗体克治疗,48 h病情平稳.第5天患者创面渗出了白灰色的有恶臭的渗出物.检查:T 39.4℃,P 110次/min,R 30次/min,BP 100/60 mm Hg;血常规:WBC 14.5×109/L,N0.80,L0.20.于当天取创面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同时进行血液培养和尿液培养,创面分泌物分离培养出绿色气球菌,血液、尿液均无细菌生长.经用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患处,去甲万古霉素输液治疗1周后,多次细菌培养未培养出病原菌.

    作者:刘文英;张瑞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新型传染病的增多,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因此,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充分认识职业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切实有效地落实各种防护措施.

    作者:赖章丽;陈立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巧用输液器大针保护帽

    一次性输液器大针头(插入输液瓶端)保护帽通常被废弃,我们将保护帽用于氧气袋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 氧气袋充满氧气后,通常用调节器夹住氧气管使氧气不外漏.调节器反复使用容易松懈造成漏气,另外调节器反复挤压氧气管易造成氧气管损坏.将输液器大针保护帽带底的一端对着氧气管头,向管内塞入针帽长的1/2,氧气袋不漏气.

    作者:王秀芳;朱柏华;张李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商环包皮环切200例术后处理

    目的 探讨改进并注重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术后处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本组选择年龄2~65岁患者200例,其中包茎28例,包皮过长1 72例,改进前术后处理方案组60例,改进术后处理方案后组140例,均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吻合术,并于术后采用相应的术后处理方案治疗.结果 采用改进方案组患者较改进前方案组患者手术的并发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对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后患者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注重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戢金瓯;张家林;朱代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高频超声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小乳癌的二维超声特征性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以期提高小乳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65个小乳腺肿瘤(≤1.5 cm)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及血流状况,将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肿瘤的形态、高回声晕、包膜及微小钙化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形态不规则、微小钙化及高回声晕诊断小乳癌敏感性分别为80.7%、34.6%、46.1%,特异性分别为79.5、97.4%、97.4%.结论 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及肿瘤边缘高回声晕是诊断小乳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潘丽霞;李雪晶;高双;闫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门诊患者输液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通过加强门诊患者输液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常见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输液流程进行了细化,做好长期坚持培训,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总结出一系列静脉输液技巧及患者沟通技巧,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利于保证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

    作者:王建慧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母乳喂养宣教落实方法探讨

    母乳的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挽救儿童生存的四大战略之一,是为婴儿健康生长发育提供理想食物的独特途径[1,2].为此,要确保保健人员对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技巧的宣教工作到实处,让母亲和婴儿真正享受到母乳喂养的好处.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袁昌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延期有限手术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30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延期有限手术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护理经验.方法 30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延期有限手术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30例骨折3~7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9个月,其中3例延迟愈合,经石膏固定、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1~3个月后骨折愈合,无一例骨不连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要针对Pilon骨折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做好各阶段的护理,早期进行正确有效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汤文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苯巴比妥钠过敏反应

    1病历摘要女,37岁.因鼻塞,鼻涕伴阵发性头疼2 a,2011-03-05以鼻中隔偏曲收入院,患者神志清,发育正常,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定于2011-03-07T08:00去手术室在局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于2011-03-07T07:00遵医嘱给予立即肌内注射鲁米那钠0.1g,7:50患者全身散在皮疹,瘙痒,立刻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立即肌内注射氟美松5 mg,10 min后症状缓解.

    作者:刁朝霞;张亭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

    对踝关节置换术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右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约3 a于2010-11入院.患者约7a前开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在我院风湿科行抗风湿治疗,3a前逐渐出现右踝部疼痛,肿胀致关节活动受限,开始经休息症状可缓解,故未予足够重视,后疼痛肿胀逐渐加重,关节活动度逐渐丧失,遂于我院骨科就诊,经拍摄X线片,诊断为右踝关节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入院查体:右下肢蹒跚步态,右踝关节明显肿胀,皮肤发红,压痛明显,右踝关节活动度完全消失,右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各趾活动感觉与末梢血运未见异常.

    作者:王耀华;汤琦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的护理与预防

    我科自2008-03-2011-03收治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1例,经静脉溶栓抗凝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25~83(平均66.5)岁.因外伤导致植物状态19例,自身疾病导致持续植物状态12例,住院时间45~25个月,发生DVT时间为住院后18d~15个月.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凹陷性水肿、皮肤淤血、皮温升高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1例症状严重者有浅静脉明显曲张,足靴区伴有广泛性色素沉着、湿疹;2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造影确诊,5例为临床诊断,发生于左上肢2例、左下肢23例,右下肢6例.

    作者:于秋江;旷水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