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金瓯;张家林;朱代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在重症监护室(ICU)已成为常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长期需要输液、静脉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的化疗等,而外周的反复穿刺以及高渗液体对血管的破坏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对来说就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郑燕;张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正确及时地填写感染病例报告表.方法 对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各科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全院感染漏报率为14.29<(20%),符合卫生部要求;但有部分科室超标.结论 临床医生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掌握不全,采取有效地措施可以降低感染漏报率.
作者:陈燕;闵好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层级全责护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结果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中的入院评估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增强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作者:周军;朱鑫华;张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10例化脓性脑膜炎的误诊经过及原因.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05-2011-05收治的10例化脓性脑膜炎误诊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例.确诊后经治疗治愈5例,好转4例,脑积水1例.结论 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必要时需诊断性治疗.
作者:张群英;赵红如;蔡秀英;孙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我科自2010年以来,针对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客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血液科风险因素评估1.1 血液病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1.1.1心理压力大 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
作者:蔡怡;霍军然;高娜;许晓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新式剖宫产基础上进行改进:耻骨联合上4 cm处横行切开皮肤12 cm,腹直肌前鞘正中向上下各剪开约2 cm,并与同期新式剖官产术进行比较.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头困难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切口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出头困难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淑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硝酸甘油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明显,它进入人体内后迅速脱硝基以形成具有一定活性的一氧化氮,通过核苷酸水平内源性的刺激产生前列腺素,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2~5 min起效,这种起效快时间短及降压幅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特性,适用于急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我科采用微泵静脉注射,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兰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如何做好肿瘤的预防、治疗、预后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各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是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合理并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自觉自愿地从事改进个人和集体的卫生状况或环境的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我科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较多,术后常需要持续膀胱冲洗,而科室尿缸数量有限,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需要固定使用自己的尿缸.2008-2010年我科将自制的尿缸用于膀胱冲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桂月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方法 对56例患者宣传耳聋的病因、类型、预防、治疗、危害和保健知识,针对住院患者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宣教,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果 97%以上对此病有了正确认识,掌握了健康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是帮助耳聋患者战胜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护士长作为一线科室的领导者,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她接触广泛,工作复杂,在工作中担任多种角色.护士长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待人待物等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所向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带好整个科室的人,单靠行驶上级赋予的权利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增加非权利影响力.体会如下.
作者:李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分离简单的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被认为是脂肪组织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群,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1].ADSCs经过一定的定向培养后,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内皮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随着生物工程的飞速发展及脂肪干细胞逐渐走人人们的视线,脂肪肝细胞治疗面部老化的理念被更多的学者发现并研究.
作者:刘姗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对38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有效的呼吸方式的指导、呼吸道的准备及术后严密的病情监测、加强预防性护理.结果 3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直肠癌合并COPD患者行手术治疗且康复,关键在于术前积极的准备,术后加强预防性护理,才能使得患者能够行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惠芳;孔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急救点的规范管理,强化门诊护士的现场急救能力培训,做好门诊患者突发病情时的抢救工作.方法 建立区域急救点,明确责任人,制定急救预案,强化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结果 实施规范管理后,在急救过程中,急救流程规范、顺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均转危为安.结论 加强门诊急救流程的规范管理,提高门诊护士应对突发病情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是门诊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叶苓;嵇慧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论述超声对阑尾炎的检查方法和对急性阑尾炎不同发展阶段的声像图的正确识别,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应用西门子G5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5例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做常规腹部超声检查,除外其他腹部急症之后,对右下腹压痛敏感区采取逐级加压的手法,仔细甄别阑尾根部及盲端的位置,观察阑尾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回声及边界,回盲部肠管内径和肠壁厚度、大网膜位置回声及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右髂窝及肠间隙是否积液等.结果 手术和病理证实,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7例,急性阑尾穿孔伴坏疽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误诊1例,为回盲部憩室伴憩室炎;漏诊4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吻合率为91.1%.结论 正确的检查方法和识别能够大大提高检出率.
作者:马凤春 刊期: 2011年第33期
本文对成人小肠蛔虫症反复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7岁.因间歇性腹胀腹痛20 a余入院.疼痛反复发作,间期正常,无放射性,呈阵发性,性质不定,无节律性,多出现在夜间,与季节无关,偶伴腹泻,2~3次/d,稀便,无黏液及脓血,便后疼痛缓解.食欲不振,乏力、纳差、全身瘙痒.无恶心呕吐、呕血,无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无便秘、便血、脂肪痢和陶土样大便.曾在某县医院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等治疗后略有好转.后在某市医院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手术切除后症状依然存在.查体:T 36.3℃,R 17次/min,P 80次/min,BP 120/80 mm Hg.痛苦病容,明显消瘦.
作者:何晓霞;薛迪强;杨国嵘 刊期: 2011年第33期
1病历摘要女,21岁.主因腹痛伴阴道出血7d来院.患者入院时,由一中年男子很粗野地拽入抢救室.急诊病历眉栏儿登记:患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婚姻史,未婚.患者主诉月经期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7d,既往有痛经史.陪人强烈要求马上应用止痛针.查体:神志清,贫血貌,痛苦表情.腹部触诊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测T 36℃,P 90次/min,R 20次/min,BP 90/60mm Hg.急诊病历诊断痛经.值班护士遵医嘱立即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20 min后腹痛症状仍不缓解.后问诊得知患者有性生活史且陪人是其男朋友,经期已推迟10 d余,阴道持续少量出血,怀疑异位妊娠,建议做妇科B超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内未见孕囊,左侧附件可见不均质包快回声,腹盆腔内可见游离性积液,直接由B超室护送人妇科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确诊为异位妊娠,立即手术治疗.术后7d痊愈出院.
作者:孟宪俊;刘宏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改进并注重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术后处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积极作用.方法 本组选择年龄2~65岁患者200例,其中包茎28例,包皮过长1 72例,改进前术后处理方案组60例,改进术后处理方案后组140例,均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吻合术,并于术后采用相应的术后处理方案治疗.结果 采用改进方案组患者较改进前方案组患者手术的并发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对商环包皮环切吻合术后患者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注重对降低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效果.
作者:戢金瓯;张家林;朱代惠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现将吉林油田总医院结核科收治的肺癌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3岁.因间断性咳嗽、咳白色黏液样痰、乏力15 d入院.吸烟史30 a,30支/d.否认肿瘤家族史.门诊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影,其内见点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左肺下叶后段胸膜下空洞性病灶,大小约2.0 cm×2.0cm,壁较薄.其边缘模糊.所示叶段支气管通畅.纵隔及肺门未见肿大淋巴结.门诊以左肺结核收入院.查体..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颈部、锁骨下及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晰.
作者:李东禹;王立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心理不适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96例清醒状态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问题,探讨影响这些心理不适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实施护理对策,96例(除3例病情危重死亡除外),其余93例患者均成功脱机,82例顺利拔出气管插管.结论 针对机械通气患者出现的心理不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成功脱机及患者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好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