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患者微量泵人硝酸甘油的护理体会

郑兰凤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护理, 输注泵, 硝酸甘油/治疗应用
摘要:硝酸甘油是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明显,它进入人体内后迅速脱硝基以形成具有一定活性的一氧化氮,通过核苷酸水平内源性的刺激产生前列腺素,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2~5 min起效,这种起效快时间短及降压幅度与剂量大小有关的特性,适用于急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我科采用微泵静脉注射,极少发生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拉唑嗪不良反应

    特拉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临床多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及轻、中度高血压.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过敏反应男,75岁.因尿频、排尿不畅给予特拉唑嗪片2 mg口服,1次/d,服药后次日晨出现面部瘙痒疼痛,皮疹高于皮肤表面,质硬,双侧眼睑水肿.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d后水肿消退,皮疹消失[1].

    作者:沈丽霞;李成建;邢茜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方法 通过设计问卷在09级护理专业随机抽取182名专科和152名本科学生做了网上大学生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动力带有功利性,学习积极性较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虽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是缺乏意志力.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现状.

    作者:王琰;丁书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化脓性脑膜炎误诊10例分析

    目的 分析10例化脓性脑膜炎的误诊经过及原因.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05-2011-05收治的10例化脓性脑膜炎误诊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例.确诊后经治疗治愈5例,好转4例,脑积水1例.结论 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必要时需诊断性治疗.

    作者:张群英;赵红如;蔡秀英;孙鑫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VEGF-C、Survivin在淋巴管瘤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VEGF-C、Survivin在淋巴管瘤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2例淋巴管瘤标本,20例胸导管标本VEGF-C、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淋巴管瘤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22.58% %(14/62);VEGF-C阳性率为27.41% (17/62),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C、Survivin在淋巴管瘤与正常淋巴管组织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管瘤属于正常脉管内皮细胞增长范畴;但同一病理组织中两者阳性表达存在着正相关,VEGF-C、Survivin可能与淋巴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相关.

    作者:李明华;吴江;刘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医院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目的 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深化医院健康教育.方法 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模式,健全医院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职责和管理制度.结果 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化、规范化,促进医院健康教育发展,提高医院健康服务质量.结论 不断更新和完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医院健康教育.

    作者:董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基于PDCA循环的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现状

    恶性肿瘤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如何做好肿瘤的预防、治疗、预后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是各界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是诱导人们养成并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合理并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设施,自觉自愿地从事改进个人和集体的卫生状况或环境的活动.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1].

    作者:唐燕青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血液病患者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

    我科自2010年以来,针对血液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客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血液科风险因素评估1.1 血液病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1.1.1心理压力大 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易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

    作者:蔡怡;霍军然;高娜;许晓娜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突发性耳聋56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健康宣教,减轻心理负担,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方法 对56例患者宣传耳聋的病因、类型、预防、治疗、危害和保健知识,针对住院患者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宣教,使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果 97%以上对此病有了正确认识,掌握了健康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结论 健康教育是帮助耳聋患者战胜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种必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妇炎康片的快速检测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对妇炎康片进行快速测定.方法 收集来源于吉林省中研药业有限公司的样品81批、江门德鑫制药有限公司、昆明云健制药有限公司,湖南湘泉制药有限公司的样晶各10批、伪品34批,采集其近红外光谱.通过计算采集到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之间的欧氏距离和一致性指数来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和一致性模型,将其用于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模型和一致性模型对26批真药及34批伪晶判断准确.结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妇炎康片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简便快速,不需预处理,可推广用于此类样品的快速检测.

    作者:任跃龙;常毳;吕天姿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护患沟通的技巧

    调查显示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因为我们护理人员在沟通中没有时刻保持拥有一颗同理心,即感觉他人的情绪及感受,并能正确了解且不加任何评价地将这种了解传达给对方.要允许患者自主,表明我们与他们是合作关系.要想真正得到理解和信任,具体包括交谈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疾病性质、个体差异来采取相对应的沟通方法.只有我们诚心诚意地对待,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心理矛盾,才能赢得一定的信任感,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体会如下.

    作者:董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认领班次式”排班的探讨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客观上对医护人员的质量、效果、及时性、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患者尽可能在生理、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护理服务的根本目标[2].2010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患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的主体是护士,在护理管理中我们必须重视、关心护士们学习、生活的需求,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激励、引导她们愉快地投入工作,才能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因此,合理的排班显得尤为重要.本病房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将“护士认领班次式”排班运用到护士排班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病房的工作,而且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新颖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宫内节育器移位至膀胱误诊为膀胱肿瘤1例

    1病历摘要女,32岁.因尿频、尿痛1 a.反复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1个月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间断发作,来我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膀胱后壁肿物大小为1.5 cm×1.0 cm,有弱血流回声,性质待查.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后壁偏左带蒂肿物,色略发红,大小同彩超描述,诊断:膀胱肿瘤.CT平扫提示后壁膀胱肿物,子宫内节育环影像.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证.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切除膀胱后壁肿物后,切肿物蒂时发现有一金属物位于蒂内,试用异物钳取出失败.

    作者:林哲放;王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输入性恶性疟误诊为术后腹直肌炎伴腹泻1例分析

    恶性疟在我省零星发病,多从南方带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的提高,近几十年来有关疟疾的报道少见.输血导致的恶性疟更罕见.我科在工作中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男,22岁.6周前因车祸致脾破裂于外院行脾切除术并输血,1月后在无明显诱因下发热伴咳嗽,曾在当地医院予抗炎治疗,无效继出现腹泻,4~5次/d,水样便,无腹痛里急后重.近日又感头晕乏力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院消化科,查体:T 38~39.6℃,P 80次/min,R 17次/min,BP 110/60 mm Hg,神清,心、肺未见异常,肠鸣音5次/min,未见胃肠蠕动波,中腹部有一长约10 cm的手术瘢痕.辅助检查:腹部CT示腹直肌炎,血常规RBC 2.71×1012/L,Hb 84 g/L,WBC 9.56×109/L,N0.604,ESR 55 mm/h,生化:AST 62 U/L,LDH 414 U/L,余正常.因持续高热不退伴腹泻,为查明发热原因而行骨穿,髓片中查见恶性疟原虫,再复查外周血片亦发现恶性疟原虫.后经抗疟治疗,发热得到控制,病情稳定.

    作者:翟小燕;陈健康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64层CT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失败2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

    我院2008-10-2010-10对380例行64层螺旋CT(SCTA),临床可疑冠心病125例,确诊冠心病74例,胸痛64例,冠状A支架置入术后72例,冠脉搭桥术后22例,正常体检23例,上述病例中因各种原因检查失败28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子15例.频发早搏、心律失常18例(经临床医生用药调整后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董红梅;罗晓霞;李永平;李蕴博;产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1486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 通过对近视眼患者行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的配合来探讨有效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对1 486例手术患者术前做检查准备,术中积极配合维持仪器性能良好和环境稳定.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预计效果.结论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手术配合在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长虹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异位妊娠误诊1例分析

    1病历摘要女,21岁.主因腹痛伴阴道出血7d来院.患者入院时,由一中年男子很粗野地拽入抢救室.急诊病历眉栏儿登记:患者职业,在校大学生.婚姻史,未婚.患者主诉月经期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7d,既往有痛经史.陪人强烈要求马上应用止痛针.查体:神志清,贫血貌,痛苦表情.腹部触诊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测T 36℃,P 90次/min,R 20次/min,BP 90/60mm Hg.急诊病历诊断痛经.值班护士遵医嘱立即肌内注射山莨菪碱10 mg,20 min后腹痛症状仍不缓解.后问诊得知患者有性生活史且陪人是其男朋友,经期已推迟10 d余,阴道持续少量出血,怀疑异位妊娠,建议做妇科B超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宫内未见孕囊,左侧附件可见不均质包快回声,腹盆腔内可见游离性积液,直接由B超室护送人妇科查尿妊娠试验阳性,确诊为异位妊娠,立即手术治疗.术后7d痊愈出院.

    作者:孟宪俊;刘宏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包皮环切术后阴茎坏死2例病因分析

    包皮环切术主要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术后发生阴茎皮肤或部分阴茎坏死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在近几年中,我们共诊治2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18岁.在某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术中高频电刀止血,为防止术后出血,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来患者自觉阴茎疼痛剧烈,认为是术后正常反应,未及时诊治.术后3d,发现龟头发黑,表面可见多发水疱,遂来我院就诊.松解弹力绷带后发现阴茎远端1/2左右变黑,20 min后未见明显颜色变化,注射器针头穿刺龟头仅见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观察数日后,阴茎黑色部分组织干性坏死,待界限清楚后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残留正常阴茎组织约4 cm.术后病理证实坏死阴茎海绵体内大量血栓形成.

    作者:徐衍盛;刘萃龙;关维民;赵豫渡;欧阳昀;高雪松;张勇建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脾脏转移性高分化平滑肌肉瘤超声表现1例

    1病历摘要女,61岁.腹腔平滑肌肉瘤术后5 a,发现左上腹包块6个月入院.查体:左上腹触及8.0 cm×10.0 cm大小的肿物,质中等,界线不清,表面不平.超声表现:脾脏形态不规则、各径线明显增大,于脾门部向内侧示一个大小为8.4 cm×5.0 cm的不均质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边界欠清晰,其中心可见不规则的较大液性暗区,暗区内充满弱回声光点;CDFI:暗区周边低回声区内见点状血流信号.CT示:胰体尾周围及脾内可见多个囊实性占位.术中所见:左上腹有大小为10.0cm的肿块与横结肠和系膜粘连,脾上有8.0 cm大小肿块,与膈肌粘连.病理诊断:(腹腔)高分化平滑肌肉瘤浸润生长至脾实质.

    作者:朴艺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飞行人员飞行疲劳的疗养护理

    目的 探讨消除飞行人员的飞行疲劳,增强飞行人员的体质,为提高空军部队战斗力服务.方法 分析飞行人员的疲劳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在疗养期间通过心理、景观、娱乐等疗养措施消除疲劳症状.结果 所实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飞行人员的飞行疲劳状况,提高飞行耐力,确保飞行安全.结论 飞行疲劳是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系统而完善的疗养措施是消除飞行疲劳的重要手段,值得认真研究.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探讨在做好外科的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的同时,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因此认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而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也十分重要[1].1 患者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都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对患者来说都是一种较强的紧张刺激.尤其是初次手术的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作者:李宁宁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