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陈兴文

关键词:儿童, 元素, 临床实验室技术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 983例因食欲差、腹泻、贫血等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来本院儿保和门诊经血液生化、心肺X线等检查均正常的0.6~7岁儿童1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锌、铁、铜、钙、镁的含量.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锌、铁、钙、镁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微元素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指导儿童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可避免盲目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因素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结果的影响

    有统计学意义;(3)参比液放置不同时间对结果测定的影响,第4天Na+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5天K+、Na+、Cl-结果降低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暴露标本放置时间、样品杯加样时间、参比液放置时间对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结果均有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李飞;刘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总二氧化碳检测结果的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总二氧化碳项目自建检测系统量值溯源性和可比性.方法 对两种检测系统进行精密度评价,校准验证有效后,利用患者新鲜血清参照EP15-A文件进行方法学比较,评估自建检测系统与目标系统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可接受.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结果偏倚小于1/2允许总误差(TEa)标准.结论 实现自建检测系统结果与可溯源的封闭检测系统结果有可比性,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作者:黄国清;王珍桂;刘秋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化学发光检测系统FT3、FT4、TSH结果的可比性和偏倚评估

    一检测项目有2套或2套以上分析系统时,应对其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验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李启欣;李炜煊;陈斌鸿;陈社安;梁指荣;麦爱芬;李美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男性尿道分泌物淋球菌培养漏检情况分析

    养对男性病例的漏检率高,达80%以上;保证分析前标本的质量和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是提高淋菌检出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聂俊玮;刘广珍;林芝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DIC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凝血分子标志物(TM、F1+2、β-FG、D-二聚体)含量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可疑DIC病例组血清TM、F1+2、β-TG、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升高.结论 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不但可以作为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其动态测定结果还可以作为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评价疗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实验参数.

    作者:宋长广;柳爱英;贾玉东;王兰英;刘永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ea、Cr、血脂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的病程、FBG、UA、血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高血糖和高血压是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UA升高可能也与DR的发生有关.

    作者:韩昌洪;陈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MRSA与MRCNS的临床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染防控的难点之一.及时了解本院MRSA、MRCNS感染的分布与特征,监测其耐药性,有助于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控制感染及扩散.

    作者:马均宝;崔东岚;吴智刚;严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的探讨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方法 用McCoy细胞分离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和一步免疫层析法对首诊单纯衣原体阳性的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疗效的监测.结果 治疗一周后,细胞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转阴率分别为53.6%、51.8%,而一步免疫层析法仅为5.4%.三周后细胞培养法达96.4%;四周后荧光定量PCR达94.6%;五周后一步免疫层析法达96.4%.结论 荧光定量PCR和一步免疫层析法均不能成为短期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邓群;卢培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保定市学龄人群尿沉渣参考值调查

    有关UF一100检测各项参数的正常范围曾有许多学者作过报道[1],但绝大多数在调查时只选择健康成年人[2],对单独学龄人群组的调查尚未见报道,现对1336例保定市学龄人群尿沉渣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邓洪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hTERC基因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hTERC基因的检测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和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依据.

    作者:向阳;府伟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伤口分泌物病原菌的调查及耐药分析

    的科学依据.

    作者:蓝柳燕;辜红妮;陈曼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RA21-1明显高于SCLC,肺腺癌CEA、CA19-9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肺肿瘤.结论 联合检测肺肿瘤标志物有利于不同类型肺肿瘤的诊断和疗效监测.

    作者:周津;王晓东;李凤焕;张博;向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军团菌脂多糖的制备及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 对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军团菌临床株和军团菌标准株进行脂多糖内毒素活性的初步研究.方法 用酚水法提取脂多糖作相关生物学活性试验.结果 军团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素生物学活性,但其活件较大肠埃希菌脂多糖弱.结论 军团菌脂多糖具有内毒索的活性,可能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毒性低于大肠埃希菌脂多糖.

    作者:黄华;刘渠;许瑞环;吴愿如;彭常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738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性别关系分析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我国为高流行区,HB-sAg阳性率达8%~20%[1].为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流行情况,现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分析其结果,观察其与性别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彬;方德洋;杜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酸的意义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与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糖尿病(GDM)孕妇5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63例、健康对照组68例进行24 h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糖尿病孕妇患者尿24 h 8-Ohd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女性尿8-羟基脱氧鸟苷酸的含量与妊娠并发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呈正相关.

    作者:赖金玉;谭忠伟;黎彩鹏;郭翼华;王碧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儿童微量元素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 983例因食欲差、腹泻、贫血等住院患儿作为实验组,来本院儿保和门诊经血液生化、心肺X线等检查均正常的0.6~7岁儿童1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锌、铁、铜、钙、镁的含量.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锌、铁、钙、镁含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微元素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检测微量元素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指导儿童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可避免盲目性.

    作者:陈兴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吡嗪酰胺化疗过程中尿酸排泄的监测

    下降,分别为(39.7±5.6)%、(48.4±6.2)%,而其他72例化疗过程中血清尿酸未升高至480μmol/L以上的患者24 h Uua、尿酸排泄分数在化疗后1周下降,分别为(6.2±2.6)%、(7.5±3.1)%;21例化疗过程中血清尿酸升高至480 μmol/L以卜的患者加服促尿酸排泄药2周后Sua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 24 h Uua、尿酸排泄分数测定在肺结核吡嗪酰胺化疗过程中能及时地反映尿酸排泄的降低,指导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措施,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保证吡嗪酰胺化疗方案顺利地执行.

    作者:余久如;潘桂红;鞠萍;杨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腹部外科危重症中血脂代谢的变化

    在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中,低脂血症特别是低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极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低胆同醇血症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负面影响.综合危重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结合APACHEⅡ评分可更为准确的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HDL-C可以通过中和内毒素血症及抑制黏附因子表达等机制来抑制炎症反应,在创伤应激中起保护作用.外科营养支持是腹部外科危重症病例救治中重要的环节,应重视研发肠外营养中含TC及HDL-C的配方.

    作者:王倩;田伟军;高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指标,升高的血浆CGRP水平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万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牡丹江不同年龄组成人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的调查

    超敏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蛋白.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害时[1],血清或血浆中CRP浓度升高,在健康人群中,它的浓度通常低于5 mg/L.

    作者:闫海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