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与糖尿病和肥胖相关的新激素--抵抗素

邢晓光;李忠信

关键词:抵抗素, 糖尿病, 肥胖
摘要:抵抗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是对抗胰岛素的效应,使血糖升高,同时刺激脂肪细胞增殖而导致肥胖.现就抵抗素的分子结构、基因表达的调控、抗胰岛素效应等作一综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载脂蛋白M的研究近况

    载脂蛋白M(apoM)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载脂蛋白,其结构与Lipocalin家族相关联.apoM优势表达于高密度脂蛋白中,其次在富含甘油三酯载脂蛋白(TGRLP)及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出现.人类apoM基因在成熟肝、肾组织中专一、强烈表达,而在胎肝、胎肾中表达微弱.apoM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载脂蛋白M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田时志;魏明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umstatin--一种来源于人胶原Ⅳ的肿瘤抑制因子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依赖于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tumstatin是继血管抑素(angiostatin)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之后,新发现的来源于人基底膜胶原Ⅳ的肿瘤血管形成抑制因子.tumstatin来源(Ⅳ)α3链的N端54-132肽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诱导内皮细胞凋亡,N端197-215肽能抑制各种肿瘤细胞增殖.tumstatin及相关多肽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效应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新型抗肿瘤分子.

    作者:罗以勤;王梁华;焦炳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采尿方法与尿细菌培养间的关系探讨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和上、下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感染症.UTI的诊断主要依赖尿细菌培养结果,膀胱穿刺法可信度高,被认为是诊断UTI的金标准,但该法属有创操作,而且针对小儿的成功率仅46%~90%;对自主排尿有困难的婴幼儿多采用导尿法和积尿袋法,特别是积尿袋法由于操作简便易行.据悉在日本约92%的婴幼儿采用该法留尿,但是这种方法有30%~92%可能使尿液被污染而影响诊断效率.为此,日本竹本康二等针对导尿法和积尿袋法在小儿UTI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作者:李萍;高鹏;徐维家;王永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GICA法检测HBsAg的探讨

    目的对3种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GICA)试条检测HBsAg的性能、结果等技术参数进行初步探讨,为各实验室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IC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定值的HBsAg质控品和1 322份血清标本同时测定,并结合有关实验,对3种GICA试条的敏感性、特异性、渗透性、固相膜均匀性等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3种GICA试条对HBsAg的小检出量为1~5ng/ml;与ELISA法比较,检出率为97.37%~99.57%,一般不出现假阳性,未发现前带反应.结论 GICA适用于急诊检验,其敏感性低于ELISA法,成本高;特殊情况下,还必须与ELISA法并用,实行双检.

    作者: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NA干扰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i)现象是一种在进化上保守的抵御转基因或外来病毒侵犯的防御机制,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它已在许多不同种属的生物体中被发现,并在生物体细胞之间进行传递,具有抵抗病毒入侵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RNAi技术不仅能大大推进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发展,还能高通量地筛选药物靶基因,促进基因治疗、新药开发等,为治疗癌症、遗传病等疾病开辟新的途径.RNAi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将对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谢克亮;王世平;赵长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RNA变位剪接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变位剪接是基因的一种重要的转录后基因调控方式,研究证明变位剪接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现就变位剪接在肝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梁静;高英堂;阚志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种与糖尿病和肥胖相关的新激素--抵抗素

    抵抗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是对抗胰岛素的效应,使血糖升高,同时刺激脂肪细胞增殖而导致肥胖.现就抵抗素的分子结构、基因表达的调控、抗胰岛素效应等作一综述.

    作者:邢晓光;李忠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与心脑血管梗死发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代谢相关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突变与心脑血管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MTHFR基因中C677T基因型.结果心肌梗死组HCY水平为(21.93±11.58)μmol/L,脑梗死组HCY水平为(21.79±11.15)μmol/L;对照组HCY水平为(15.49±10.34)μmol/L,心脑梗死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THFR基因C677T心肌梗死组TT、TC、CC型频率分布分别为47%、27%、12%,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MTHFR基因C677T脑梗死组TT、TC、CC型频率分布分别为51%、28%、14%,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两比较中,病例组的TT型、TC型HCY水平显著高于CC型.结论高HCY血症是心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高HCY血症的原因,MTHFR基因C677T突变是易发心脑血管梗死的一种内在危险因素.

    作者:穆红;陈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全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及检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交流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TERT mRNA的实时定量检测与应用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能以端粒酶RNA组分为模板合成端粒,是调节端粒酶活性高低的限速决定因子,85%~95% 的肿瘤hTERT表达上调,且hTERT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密切相关.现就hTERT的基因结构、hTERT mRNA实时定量检测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李一荣;吴健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替代标记物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反映肾功能受损直接的指标.目前,很多研究认为胱抑素C(Cys C)是一个新的反映GFR改变的非常灵敏的标记物,有替代血清肌酐(SCr)之势.Cys C可否作为GFR的改良指标而替换SCr和/或肌酐清除率(CCr)而成为新的肾功能评价指标呢?本文就近年对Cys C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俸家富;罗军;李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前(A1组)、治疗后(A2组)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比较A1组(40例)、A2组(40例)及对照组(B组,30例)指标.PT、APTT、TT、Fg、FⅦ、FⅧ、FⅩ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采用ELISA法,uPA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与B组比较,A1组APTT、TT、Fg、FⅧ、Ps、vWF、uPA和PAI均升高(P<0.05);与A1组比较,A2组Fg、FⅧ、Ps、uPA和PAI降低(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凝血及纤溶过度激活,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后减轻.

    作者:张爱华;孙达春;李小亮;彭秀斌;梁翠微;周志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聚集大肠埃希菌在瑞士腹泻和无腹泻儿童中的流行

    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可分为6种,包括肠聚集大肠埃希菌(enteroadherent escherichia coli,EA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h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n of escherichia coli,E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EIEC)和弥散性粘附大肠埃希菌.EAEC作为儿童腹泻源的重要性仍有争论,本文采用PCR方法检测EAEC的质粒pCVD432,从而判定EAEC在瑞士腹泻儿童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健;侯天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TU M2-PK的研究进展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结直肠癌、肾癌、宫颈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肿瘤预后判断、抗肿瘤疗效评价非常有价值.

    作者:胡志东;王金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实验诊断进展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过去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实验室诊断越来越显示出其在NHL临床分期、监测疾病的发展、肿瘤浸润和治疗反应中的临床意义,而且因其损伤小、敏感性高,可早期协助诊断肿瘤.

    作者:任丽;陈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EphB2受体胞外区结构域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目的对胃癌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EphB2受体胞外区结构域进行克隆.方法从胃癌患者手术切片标本中提取RNA,进行RT-PCR,将扩增片段克隆入pUC19质粒,进行测序及酶切鉴定.结果克隆片段序列正确.结论为进行表达、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蛋白,阐明其生理功能打下基础.

    作者:韩景田;陈小义;张晓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青霉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性探讨

    目的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青霉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2~12月分离的128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用PCR法检测其特异的隐蔽质粒CPPB基因和青霉素耐药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青霉素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128株临床分离菌中CPPB基因阳性者125株,占97.7%.其中MIC≥1 mg/L的青霉素耐药菌86株,占CPPB基因阳性者的68.8%;MIC≥8 mg/L的高耐药菌59株,占耐药菌株总数的68.6%.86株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PCR扩增阳性者62株,占72.1%,其中58株(67.4%)为高耐药菌.结论研究表明,目前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如果用青霉素治疗淋病需首先进行耐药检测.用PCR技术扩增CPPB基因有助于淋病的确诊.淋球菌的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一定关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对快速判断淋球菌是否高度耐受青霉素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秦进;刘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

    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一项基本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及其相关等领域,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新方法、经完善后的传统经典方法以及商品试剂方法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就核酸分离与纯化的原理及其方法学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曙明;何林;周克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