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医学》征订启事

关键词:重庆, 医学
摘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4年本系列杂志理事单位名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产β-内酰胺酶、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酶的修饰钝化作用、外膜通透性降低、主动泵出作用等,而且它对不同抗生素有着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耐药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阮卫;杨祚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现代科学技术与检验医学的变迁

    检验医学的由来检验医学归于西方医学理论体系.它的出现、成形、发展既是现代西方医学发展的结果,也无处不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在西方医学的发展中,逐渐出现医师们开始利用某些检查来帮助对患者的诊断.初期的检查十分粗略,方法也很简单,主要针对血液、尿液、粪、痰及某些分泌物.

    作者:丛玉隆;张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反义寡核苷酸研究进展

    反义寡核苷酸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在抗病毒、抗肿瘤、炎症性疾病方面成为新的药物,并且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有用工具.现对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靶位点选择、修饰,以及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素军;任红;王升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类补体C3研究进展

    人类补体C3成分是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以及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三者的交汇点,是宿主防御机制中占据核心地位的特殊分子.补体C3与其裂解片段构成了人类补体系统的基础框架.现就近年来补体C3基因、蛋白、结合位点以及功能和应用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甘慧;杨军;孙萍;王全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活化蛋白C抵抗等凝血物质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凝血状态与患者体内活化的蛋白C抵抗、狼疮样抗凝物质及凝血因子Ⅴ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测定61例冠心病、57例高血压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的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含量、活化的蛋白C抵抗(APC-R)、狼疮样抗凝物质(LA)、vW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蛋白C活性以及凝血因子Ⅶ、Ⅷ、Ⅹ活性等,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方法检测凝血因子ⅤG1691→A、G1091→C、A1090→G 3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凝血活性指标明显升高,而其抗凝系统活化不明显;两组患者的LA阳性率分别为42.6%和38.6%;高血压组APC-R的阳性率为7%,冠心病组未有APC-R阳性;两组患者的3种FⅤ基因多态性测定未见阳性,但均有vWF活性的明显升高.结论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处于一定的血栓前状态,与LA阳性有密切关系,而与APC-R无明显关联,同时,其抗凝系统的活化不足、内皮细胞损伤,可能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高血压组有7%的APC-R没有FⅤ基因突变,是否与LA阳性而导致获得性APC-R,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勇;刘雪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罗氏Lightcycler荧光PCR仪检测结果中文操作系统

    罗氏Lightcycler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是目前国内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首选的检测仪器,也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定量检测仪器.随着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各地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开展,该PCR仪的应用逐渐广泛,但对各家医院的实验室来说都存在操作软件不能直接生成中文报告的问题.由于其操作软件为英文版,且要求英文版的win2k或NT操作系统,软件默认的结果报告只是数据,不能作为正式检验报告单发给患者.

    作者:尤崇革;张润玲;潘云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试剂酚红比色法全自动测定血清碳酸氢根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能适合各级实验室常规和急诊检测血清HCO-3的方法.方法应用自配双试剂建立两步终点测定法,可同时满足全自动和半自动手工测定,用日立7060生化仪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比色液吸收峰为558nm,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CV 3.16%,批间CV 4.55%,平均回收率102.3%,与血气分析仪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Y=1.005 9X-0.103 8,r=0.9813(n=60),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无影响,健康人静脉血HCO-3浓度21.2~31.2mmol/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试剂稳定、成本低廉,可用于血清碳酸氢根的常规分析,更适合自动分析.

    作者:李和楼;郭英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尿微量蛋白与尿酶的报告方式及影响因素

    尿微量蛋白、尿酶作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与监测指标,具有临床重要价值.由于尿液标本的复杂性,检测过程中尿标本的留取和报告方式不统一,虽然24h留尿法是公认标准方法,由于操作繁琐,实际应用率不高.不同报告方式缺少与金标准对比评价,影响尿微量蛋白、尿酶的临床应用价值,甚至造成资源浪费.本文对尿微量蛋白、尿酶的报告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作简要综述.

    作者:马清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分册》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多动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儿童多动综合征(ADHD)的病因至今未明,家系研究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ADHD的病因至少部分与基因相关.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ADHD的多个候选基因进行了探讨,现综述如下.

    作者:仲爱芳;赵汉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本刊2004年(第25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MCV/RDW结合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观察各种疾病中度贫血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网织红细胞(RET)参数的指标变化.方法采用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00例各种疾病中度贫血患者MCV、RDW和RET参数,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大出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组MCV和RDW 明显升高;在缺铁性贫血组RDW升高,但MCV降低;RET %除急性白血病和再障贫血组外,其余均偏高,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和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在各组贫血患者均显著升高.结论 MCV/RDW贫血分类法结合网织红细胞参数指标,不仅有助于贫血的病因分析,而且也是观察贫血疗效的一个可靠指标.

    作者:钟洪明;黄宇清;黄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IκB激酶的研究进展

    细胞核因子κB(NF-κB)参与机体绝大多数生物过程的调控,尤其是在肿瘤细胞的抗凋亡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NF-κB抑制物(IκB)激酶(IKK)是NF-κB通路中关键的激酶,通过作用于IKK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高小玲;黄爱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管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对食管癌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P53抗体、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及Ⅰ型胶原蛋白羧基末端端粒肽(ICT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国福;李迅;郭建琳;谌宏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造血干细胞工程及应用领域

    造血干细胞(HSC)是原始的造血细胞,它既能自我更新,又能产生所有造血细胞和某些非造血细胞.HSC起源于胚胎干细胞,它又是一种成体组织干细胞.近年来,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和诱导分化技术不断完善,并已广泛有效地应用于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领域.

    作者:王建伟;王亚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钙结合蛋白S100A6基因的研究进展

    S100A6是EF-手型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之一,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作为肿瘤鉴定的一种标记物,正日益受到重视.现对S100A6基因的结构、定位、分布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丽君;刘银坤;朱运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关于CD34-造血干细胞的新观点

    近的研究表明CD34-造血干细胞的存在,改变了传统的造血干细胞必须表达CD34抗原的观点.近来大量资料对其功能、与CD34+细胞的关系、表面标志以及基因表达等作了报道,现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叶建新;缪竞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脓毒症的相关指标--内毒素和前降钙素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的致病物质,也是引起脓毒症的重要条件;而前降钙素(PCT)对于诊断脓毒症和鉴别感染的严重程度有着很高的特异性,在临床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内毒素、脓毒症和前降钙素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和讨论.

    作者:吴晓梁;方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