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稿约

关键词:国外医学, 临床生物化学, 检验学
摘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在我国的疫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该病易引起误诊,导致治疗不当,甚至发生死亡.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极为重要.本文就现有的恙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操敏;郭恒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细胞凝胶电泳--一个极有希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eell micro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SCGE)也称彗星分析(Comet assay)或彗星电泳,是测定单个细胞DNA链断裂的技术.Singh等于1 988年报道了碱性彗星分析,此法不仅可以检出双链断裂,还可以检出单链断裂及碱易变位点如无碱基位点,因其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人类的许多疾病与DNA损伤密切相关,因此这一技术很有希望应用于临床诊断.

    作者:刘国安;金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细胞周期素D2和p27在BCR/ABL调节细胞周期中的作用

    BCR/ABL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现在认为细胞周期的失控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BCR/ABL对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细胞周期素D2(cyclin D2)和p27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机制及可能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史梅;冯文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及其应用

    恶性肿瘤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复杂,无法预防,故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受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抑制,尤其T淋巴细胞是人体的主要免疫效应细胞,它起着重要的肿瘤监视作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国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性能初步评价

    随着国内临床免疫学实验室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逐步得到普及和应用[1],本文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例,对美国Abbott Axsym免疫分析仪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技术的灵敏度、可检测性、特异性、重复性、线性、干扰试验及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的相关性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以评价其性能.

    作者:成军;袁兴旺;金晶;王国政;孙长贵;孙关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可溶性瘦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可溶性瘦素(Leptin)受体是通过金属蛋白酶裂解膜结合Leptin受体而产生的,分子量约为180kD.研究认为它是外周血循环中主要的Leptin结合物,是Leptin的有效运载体,与Leptin耐受有关,与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作者:孙君江;王自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005 均相直接检测LDL-C方法与评估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血浆高半胱氨酸检测的方法评估

    高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平衡.体内血浆HCY水平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等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有多种检测血浆HCY水平的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为佳.

    作者:张林;孙子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011 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生长因子来源于中性粒细胞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在临床病理和科研中的应用

    病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尸体解剖奠定了器官病理学基础,光学显微镜的问世创立了细胞病理学体系,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引起了超微结构病理学的革命,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免疫病理学异军突起;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正在引起分子与基因病理学边缘学科的形成.

    作者:韩永;徐燕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细胞空泡毒素细胞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细胞空泡毒素(VacA)是幽门螺杆菌(HP)的重要致病因子.VacA先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β(RPTPβ)结合,经受体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引起晚期溶酶体与胞内体的融合与积累,而形成空泡.其原因是VacA作用于细胞内的酶和引起脂质双分子层离子通道形成.VacA还可导致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松弛,增强极化上皮单层细胞的渗透性.同时也通过干扰EGF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破坏上皮细胞的正常细胞骨架来抑制细胞的增殖.本文就上述VacA细胞毒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淼;杨致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009 EDTA抗凝标本用于复合凝血激酶试剂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是稳定的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研究进展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的生理和传播,打破了传统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的方案.国内对耐药菌发生率的报道相差较大,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简介其耐药机理的研究.

    作者:张鹏;王金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CD5+B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CD5+B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但该细胞与传统的B细胞在来源、分布、免疫学作用及与疾病的关系方面明显不同.它与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了学者的重视,本文就以上几点作一综述.

    作者:张金萍;蒋建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简介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007 竞争性逆转录PCR产物的流式细胞定量分析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010 半自动酶法测定血清锌含量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恙虫病东方体Kato株56kD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表达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tsutsugamushi)56kD保护性抗原蛋白,探索其作为诊断抗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方法,从O.tsutsugamushi Kato株菌种基因组DNA中扩增出56kD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成重组质粒pQE-56,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有无蛋白的表达.结果(1)获得长约1500bp的PCR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已知Kato株56kD基因序列相同;(2)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56×104处有表达带;(3)表达后菌体超声破碎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获得了56kD基因片段,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

    作者:张雪颖;陈唯军;牛东升;崔红;魏文进;陈梅玲;陈香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乳头瘤病毒高通量分型检测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的存在与多种皮肤粘膜的良、恶性增生特别是泌尿生殖系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各型序列与其生物学行为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因此人乳头瘤病毒及其分型的高通量检测对判断感染者预后、指导治疗具重要临床价值.近年,在各套通用引物系统基础上的高通量分型检测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有望进入临床检测.

    作者:张菊;高艳娥;苏振兴;阎小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