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江;张宗英;安国瑞
DNA芯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DNA分析技术,它将核酸样品制备、核酸扩增和定性定量检测等一系列繁复的过程连续化和微型化,使其高度集中在一块数英寸大的固相支持物上,用于进行基因表达和突变的检测及DNA序列分析,可极大地提高DNA分析速度和简化其分析过程,并将给分子生物实验、临床研究、新药开发等多个研究领域带来重大的冲击甚至革命.
作者:张莉莉;阚培林;周华东;陈曼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许多损伤因素诸如氧化应激、缺血与再灌注等都可导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而游离钙浓度的变化又与细胞的功能、信号转导乃至细胞的凋亡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研究如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常见的细胞内钙离子测定方法加以叙述.
作者:赵彩霞;郑延松;田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分枝杆菌菌种快速鉴定.目前分子鉴定靶序列主要有四种:即hsp65基因、dnaj基因、16SrRNA基因、16S-23SrDNA间隔区序列.其他一些序列如IS6110、mce基因内453bp重复序列、SenX3-RgeX3 IR、mtp-40、DT1/DT6,属于种特异性或群特异性DNA序列.本文对这些DNA序列在分枝杆菌鉴定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佳文;庄玉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氧磷酶(Paraoxonase)是结合在高密度脂蛋白(HDL)上的一种有机磷三酯化合物水解酶.近研究表明,对氧磷酶可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其活性与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综述Paraox-onase的生化特征、基因的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酶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作者:胡红焱;邹德勇;崔云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李萍;刘锦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流感病毒可在体内和体外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该诱导过程涉及病毒和细胞的多种成分,诱导机制可能与Fas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TGF-β和病毒NS1蛋白有关.
作者:李华玲;李明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酶催化前列腺素H2转化为前列腺素D2,是Lipocalin超家族中唯一具有酶活性的成员,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脑脊液、精液等体液中.本文就人的前列腺素D合酶的分子特征、体内分布、生理功能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一介绍.
作者:苏兵;关明;吕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世界约有400名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后表型正常的试管婴儿出生,涉及十余种遗传性疾病,其诊断方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分子杂交基础上的,由此衍生出来十多种方法.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已开始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遗传病及方法.
作者:陈瑛;张玉兰;郝彦娟;魏明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从毛细管电泳的原理、类型和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对神经递质、神经肽及药物浓度监测等方面的测定,综述了近几年来毛细管电泳在神经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价值.
作者:黄慧玲;罗国安;单书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介绍可作抗体的寡核苷酸——Aptamer(暂译为适体)其制备过程无需动物或细胞,对检测的靶分子有严格的识别能力和反应特异性,具有反应条件的可修饰性和检测应用的广泛性,且可弥补抗体性能的不足.现已在流式细胞术,生物传感器,荧光偏振匀相免疫分析,分子灯塔,毛细管电泳和热启动PCR中取得初步应用效果,且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郑凌;王金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浆高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受到临床重视.
作者:侯振江;张宗英;安国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引起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其异质性和多重耐药,导致临床检测、治疗的困难.MRSA耐药分子机理、检测方法及防止新的耐药菌出现一直是这一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对MRSA耐药特点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乔文涛;王金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提高免疫检测的速度,简化操作步骤,人们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它利用纤维膜的毛细作用,使待测l物(抗原/抗体)沿膜表面向前运动,与检测区标记的捕获物特异结合而聚集显色.它既有免疫学方法的特异性,又有简便快速不须仪器的特点.本文介绍了它的方法学和应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中民;李君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对新诊断的标准、分型、诊断指标、监测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糖尿病相关抗体、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并发症等的检测作了综述.
作者:万士林;陈林;庄俊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