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TP血小板抗体临床检测的进展

宋一芳;谢毅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 流式细胞仪, 血小板膜糖蛋白
摘要: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血小板抗体的本质和靶抗原的研究日益深入,新的检测手段也日益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已成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一个新的诊断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及其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5)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它可以通过四种机制参与AS的形成过程.但0x-LDL可以通过免疫学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ox-LDL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液中也可以检测到抗ox-LDL自身抗体.实际上,这不仅仅反映了ox-LDL可存在于血液循环中,此抗体本身及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忠军;金玉怀;戴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友病A携带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详细介绍了FⅦ基因及其突变,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友病A进行携带者诊断的各种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利用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间接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元昉;王鸿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脂蛋白脂酶与冠心病

    血脂代谢异常和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中的关键酶,脂蛋白脂酶基因变异和血脂代谢异常以⒓肮谛牟∮忻芮泄亓?本文就脂蛋白脂酶的性质、结构、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项佑贵;陈铭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ITP血小板抗体临床检测的进展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血小板抗体的本质和靶抗原的研究日益深入,新的检测手段也日益发展.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血小板膜糖蛋白已成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一个新的诊断方法.本文就近年来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宋一芳;谢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应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查尿液癌细胞的评价

    采用吖啶橙染色法荧光显微镜(AO-F)检查法检测68例膀胱癌患者及34例非肿瘤患者尿样品.并同时与尿脱落细胞HE检查法进行比较.结栗显示AO-F法较单从细胞形态法检测肿瘤细胞的传统方法诊断癌细胞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迅辉;王国民;任豫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生成素被成功克隆不到4年的时间,便被迅速用于临床.本文试从分子生物学特征、生物学作用、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几个方面,较全面地综述近年来TPo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华;魏明竟;蒲晓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EC1.4.1.3)为含锌线粒体酶,在血清中酶活力极低.理化性质:GDH是一种别构蛋白,由六种相同的亚基组成,分子量约为336kD,pI 4.83,由glnA基因编码,在氨基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临床意义:可作为肝脏疾病较特异、灵敏的检测指标,也可作为判断病损程度、疗效、预后的指标,具有应用和开发前景.

    作者:李招权;魏明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4锶作为小肠钙吸收的标志物及钙二醇的刺激作用

    作者:周雪艳;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患者血清1,25(OH)2D3,25(OH)D和甲状旁腺素水平

    作者:王红;张亚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5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细菌

    作者:杜国有;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脂血症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新一代的基因分子标记,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成功,SNPs被应用于寻找各种致病基因.本文简要介绍了SNPs以及其应用前景和识别与检测的方法,并介绍了其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作者:刘芳;周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沙眼衣原体实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与人类痰病关系密切,且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痰病病原体,日益引起人们重视.Ct感染的诊断决定于病原学检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展,Ct感染的诊断正不断进步.目前除了发展各种核酸扩增技术,国内外学者还致力于标本取材的改进.除尿标本外,外阴标本也可能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标本而适用于PCR、LCP和TMA等高度敏感的扩增方法,在筛查高危人群中可能会替代侵入性标本.

    作者:王幸福;邓光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8用乳头分泌液中的bFGF诊断乳腺癌

    作者:杨光辉;谢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6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在心脏不同部位的基因表达

    作者:王秀卿;王江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13的研究进展

    IL-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分子量约为10-17lkD.人IL--13基因全长4.6kb,定位于染色体5q23.31区,IL-13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促进内皮细胞上表达某些粘附分子及抑制HIV-1病毒复制.IL-13在临床上与抗炎症、过敏性痰病治疗及对抗蠕虫感染等有关.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IL-13受体结合,激活JAK激酶途径,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李鸿钧;苏婷;孙茂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1O在内毒素诱发肝损伤中的作用

    本文简要综述了白细胞介素-10的结构特点、生物学效应及其在内毒素诱发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在肝损伤免疫治疗方面的进展.

    作者:王永堂;蒋建新;李关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7肝细胞损害的标记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

    作者:龙仕柏;林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8改良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5b带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

    作者:周雪艳;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菌侵袭与宿主细胞骨架重排

    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是许多感染性痰病发生的关键环节,侵袭过程常与宿主细胞信号转导的发生及其引发的细胞骨架重排有关.近期研究还发现了一些能促进细菌侵袭的特异性细胞蛋白质,它们也参与调节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重排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徐邦牢;尹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配体指数级系统进化技术及其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SELEX技术是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利用该技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与靶分子结合的寡核苷酸配基,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在临床诊断中比蛋白类抗体有更明显的优越性,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詹林盛;王全立;孙红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