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介素-13的研究进展

李鸿钧;苏婷;孙茂盛

关键词:IL-13基因, 生物学功能, IL-13受体
摘要:IL-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分子量约为10-17lkD.人IL--13基因全长4.6kb,定位于染色体5q23.31区,IL-13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促进内皮细胞上表达某些粘附分子及抑制HIV-1病毒复制.IL-13在临床上与抗炎症、过敏性痰病治疗及对抗蠕虫感染等有关.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IL-13受体结合,激活JAK激酶途径,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查尿液癌细胞的评价

    采用吖啶橙染色法荧光显微镜(AO-F)检查法检测68例膀胱癌患者及34例非肿瘤患者尿样品.并同时与尿脱落细胞HE检查法进行比较.结栗显示AO-F法较单从细胞形态法检测肿瘤细胞的传统方法诊断癌细胞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迅辉;王国民;任豫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物蛋白质组学-药物研究的新思路

    基因组对药物研究方法巨大的影响已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大多数疾病过程及其治疗表现在蛋白质水平,基因组对于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功能的相关性就不那么有力了.所以,蛋白质组成为基因组研究蛋白质表达方面的替换和补充方法.本文就药物蛋白质组的技术、优势和应用作相关叙述.

    作者:陈莜潇;邱宗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12与消化系疾病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近来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抗肿瘤及抗感染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IL-12的来源、结构、受体表达及信号传导机制加以综述,同时简介其在肝炎、胃炎、炎症性肠病及腹膜炎等几种常见消化系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余跃;侯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K2及其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hk2、hk2/f-PSA以及hk/2(f-PSA/t-PSA)是一类新的前列腺癌的筛选诊断指标,与PSA以及f-PSA/t-PSA比较,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可能更准确、更具有特异性,能使更多的非前列腺癌患者免受前列腺活检之苦.本文就hk2的生物学性质、常用的检测方法以及hk2及其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一荣;吴健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配体指数级系统进化技术及其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SELEX技术是一种新的组合化学技术,利用该技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与靶分子结合的寡核苷酸配基,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在临床诊断中比蛋白类抗体有更明显的优越性,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詹林盛;王全立;孙红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菌侵袭与宿主细胞骨架重排

    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是许多感染性痰病发生的关键环节,侵袭过程常与宿主细胞信号转导的发生及其引发的细胞骨架重排有关.近期研究还发现了一些能促进细菌侵袭的特异性细胞蛋白质,它们也参与调节肌动蛋白(actin)细胞骨架重排的信号转导过程.

    作者:徐邦牢;尹一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胰腺炎实验室诊断的新标志物

    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尤其对重症胰腺炎的早期确诊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但目前实验室尚未有一个较灵敏、特异的指标.近年来根据胰腺炎的发病机理发现自胰腺分泌的一些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时有较明显变化,而且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关,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实验室标志物.

    作者:高社军;陈凯;潘柏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因表达差异显示方法研究进展

    分离差异表达基因,对于研究细胞生命过程的调节机制及研究致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90年以来,先后出现了mRNADD、RDA、SSH、SAGE、DNA microarray等多种分离差别表达基因的手段,本文对以上方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及其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作者:项鹏;李树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5L-苯丙氨酸在由自由基诱导的鼠脑乙酰胆碱脂酶抑制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戏;张亚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13的研究进展

    IL-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分子量约为10-17lkD.人IL--13基因全长4.6kb,定位于染色体5q23.31区,IL-13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促进内皮细胞上表达某些粘附分子及抑制HIV-1病毒复制.IL-13在临床上与抗炎症、过敏性痰病治疗及对抗蠕虫感染等有关.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IL-13受体结合,激活JAK激酶途径,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作者:李鸿钧;苏婷;孙茂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脂蛋白脂酶与冠心病

    血脂代谢异常和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脂蛋白脂酶是脂质代谢中的关键酶,脂蛋白脂酶基因变异和血脂代谢异常以⒓肮谛牟∮忻芮泄亓?本文就脂蛋白脂酶的性质、结构、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项佑贵;陈铭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4锶作为小肠钙吸收的标志物及钙二醇的刺激作用

    作者:周雪艳;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友病A携带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详细介绍了FⅦ基因及其突变,以及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血友病A进行携带者诊断的各种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利用基因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间接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元昉;王鸿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检测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及其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5)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它可以通过四种机制参与AS的形成过程.但0x-LDL可以通过免疫学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ox-LDL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血液中也可以检测到抗ox-LDL自身抗体.实际上,这不仅仅反映了ox-LDL可存在于血液循环中,此抗体本身及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忠军;金玉怀;戴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9应用巯基化合物筛选产金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细菌的简便方法

    作者:李烛;侯天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Vero毒素及其检测

    Vero毒素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它可导致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症、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痰病,本文就Vero毒素的结构、生物学活性、致病作用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海波;王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65荧光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细菌

    作者:杜国有;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循证检验医学

    在当今介导证据指导下的医疗行为及决策的时代,分析检验医学存在的问题,讨论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引入检验医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索循征检验医学实践的途径,以使检验医学跟上临床医学的新发展步伐,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佳实验医学技术及实验医学服务。

    作者:李萍;刘关键;吴泰相;彭志英;曹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8改良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5b带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

    作者:周雪艳;徐光先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054尿中总蛋白测定:排除考马斯亮蓝法和邻苯三酚红法间结果的差异

    作者:程鲁京;孟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