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心理压力探讨

杨彦敏

关键词:护士/心理学, 应激, 心理学/预防和控制
摘要:护理管理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1],在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还能有效解除护士的心理压力,这样对护士的身心健康和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结果: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通过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内容健康教育,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不同时期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寿命,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武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静脉输入低温液体引起过敏反应1例

    1 病历摘要男,43岁.因发热(体温摄氏39 ℃)、咽部疼痛来院就诊,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嘱为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克林霉素0.9 g、病毒唑0.5 g.液体接近输完时,复测体温为摄氏39.3 ℃,续加冰冻复方氯化钠一瓶,液体更换2 min后,患者突发面部大片红斑,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当班护士立即停用冰冻氯化钠,并报告医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5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局部红斑消退,观察30 min无复发.

    作者:刘瑞;刘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力网状绷带制作气管衬带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气管衬带固定有:(1)由于布带较细,患者感觉不舒适;(2)过松,因通气管移位刺激患者,引起咳嗽等不适;(3)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4)由于咳痰,分泌物较多,气管衬带常被污染,经常更换,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等弊端.

    作者:陆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影响院前老年人静脉穿刺的原因和对策

    院前急救对于危重患者,要在短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液体和药物[1].然而老年人血管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和充盈度的改变,可导致静脉穿刺难度加大.为了提高院前急救老年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笔者认真查找穿刺失败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了操作质量和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伟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1例经两次尿激酶溶栓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2009-05-14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及时2次溶栓治疗,并配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胜妮;张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肾癌根治术后应用免疫治疗30例的护理

    2006-01/2009-05笔者对经腹肾癌根治术后应用干扰素和白介素治疗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胡慧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护沟通技巧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许多护理差错是由于护士与护士之间沟通不佳造成的,我院通过对护士集体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护-护沟通本等措施,对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1例治疗及护理

    对我院冠心病合并严重精神障碍1例治疗及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男,89岁.24 a前因胸闷确诊为冠心病,开始口服药物治疗.2003-01因心前区疼痛,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为三支病变.2003-07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开始口服抗凝、扩冠类药物.目前仍有心绞痛发作,心功能Ⅳ级.1983年诊断脑梗死,经治疗好转,无后遗症.近2 a来患者反应迟钝、言语情绪不稳、认知障碍,门诊诊断老年痴呆症.

    作者:何冰娟;王郡;刘颖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静脉麻醉无痛流产术150例的护理配合

    随着麻醉方法的日臻完善,无痛麻醉技术在妇科门诊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痛流产术是采用镇痛技术实施无痛人流,整个过程患者安静、舒适、无痛苦,不仅使育龄妇女解决了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恐惧,同时因患者术中平稳、减轻了医生的心理压力.现将无痛人流麻醉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弯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简易交接记录单在急诊入院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完善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1],提高急诊入院患者交接的准确性,确保患者的安全,传统的病情记录方式和口头交接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护理书写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一份法律责任,每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2].自2007-04以来,我们在原来转运交接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自制简易交接记录单,经过2 a并护送20 342人次入院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梅清;吴耀建;肖雪莲;陈宝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搭桥1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术前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术中注意患者安全,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共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110例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其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1]等优点日益普及,但由于操作者、患者及器械等方面原因,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为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常需中转开腹.我院2003-06/2008-06共实施LC术3 364例,中转开腹110例,中转开腹率3.2%.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脾酪氨酸激酶Syk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脾酪氨酸激酶(Syk)在子宫内膜良、恶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yk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及不同病变子宫内膜组织中Sy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yk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其阳性率为42%,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及复杂型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100%,88.9%,73.3%;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Syk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增生的演变过程中,Syk蛋白表达呈下降趋势,提示Syk可作为子宫内膜恶性变的生物学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王洪蕊;赵淑萍;苗小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防止鼻饲管脱出的护理对策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年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功能良好的老年病越来越多,而胃肠管鼻饲是保障营养的一种方法[1].

    作者:董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1 26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讨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 262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变化,协助麻醉师和术者处理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健康宣教.结果:1 26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出现不良反应59例,占4.68%,未出现明显心理异常及近期并发症.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法,有利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安全.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作者:魏清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回顾分析并总结5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积极处理合并症、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等,使其安全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及时处理,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围术期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晓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的护理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于1970年由Kindler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或中胚层发育异常引起[1].牵牛花综合征的常见并发征为视网膜脱离,典型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深凹陷视乳头的四周,并常局限于视网膜后极部,被认为是由于病变内异常的神经胶质牵拉、视网膜异常血管渗漏引起或有裂孔所致[2].

    作者:龙波;黄丽萍;李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术在儿科急性中毒28例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在抢救儿科急性中毒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总结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8例急性中毒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抢救治疗,经过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防止并发症.结果: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占71.43%,因服药量太大死亡2例,因中毒重、时间长死亡3例,另有3例因病情和经济原因家属拒绝二次灌流放弃治疗.结论: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行血液灌流术适用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儿童急性中毒的抢救.

    作者:饶钒;张晓红;张小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10例疼痛的综合控制护理

    目的:减轻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使患者康复治疗配合好,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方法:对10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通过药物和心理的综合治疗,术后通过心理、药物、冰敷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疼痛.结果:10例患者均对术后镇痛疗效满意,康复治疗配合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疼痛综合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小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