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朱遂美

关键词:中心供应室, 医院/人力,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
摘要:污染区是全部污染物品集中处理的区域,易造成护士职业暴露及伤害的操作2/3在污染区,护士如果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极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疾病.笔者对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探讨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检测抗体生成细胞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抗体生成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的检测,分析Sysmex XE2100分析仪与流式细胞仪的相关性及散点图的分布特征.方法:检测65例AIHA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并绘制SSC-SFL通道散点图;BD 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ASC;显微镜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中的ASC作为终判定依据.结果:>9个ASC/200WBC,流式细胞仪检测>350个/μl,XE2100为Ⅲ级分布;1~6个ASC/200WBC,流式细胞仪检测100~300个/μl,XE2100为Ⅱ级分布;而在XE2100为Ⅰ级分布时,显微镜检查为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50个/μl左右.结论:检测ASC,流式细胞仪结果为佳,而XE2100虽然不能准确定量,但其高速高可信度的分布图像是临床应用的重要补充.

    作者:郑军;白玉杰;孔岱;栾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下感染30例的治疗与护理

    甲下感染是门诊处置室的常见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指(趾)根麻醉下行拔甲术[1].近1 a来,笔者试用切除甲根和甲体近端1/3的指(趾)甲治疗甲下感染3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风险探讨

    临床输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依靠血库工作人员与临床医生、护士相互沟通、协作,保证输血安全.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临床用血的6个环节,即:输血申请,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贮存,发血和输血[1].笔者对本院2008-01/2008-12临床输血风险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存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深度手烧伤30例康复期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深度手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45只手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结果:经综合康复护理,23例33只手(73.3%)功能明显改善,7例12只手(26.7%)功能部分改善,未出现明显疤痕挛缩.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抗瘢痕的康复护理宜采取多种措施的综合治疗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邹静瑶;徐志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听诊器在骨折后大量失血患者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在大量失血患者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法,观察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标本合格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有显著提高,采血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下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鲤霞;王秀珉;黄顺红;李晓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血糖的监护体会

    北京协和医院曾观察1 0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达38%,死于冠心病为22.9%[1].术后患者的血糖峰值基本上出现在机体受到应激后24 h内.有研究认为心血管外科患者,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史,血糖峰值>20 mmol/L为独立的危险因素,一旦出现,病死率明显上升[2].2005-07/2009-06我院ICU共收治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血糖升高25例,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或激化液持续静脉输注使血糖血糖均控制在6~11 mmol/L,无1例出现血糖过高引起的酮症昏迷;血糖过低导致的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出现脑细胞死亡和昏迷.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术后血糖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娟;杨兵;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精神科病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探讨

    护士与患者之间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专业的互动关系[1],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的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在精神科病房良好的护患关系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精神科病房主要收治心身疾病,如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主要表现:人际关系紧张、多疑、自杀行为、不适当的愤怒、躁狂不安、反复诉说身体的严重不适等问题.护士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是其治疗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吴闽如;周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复发性直肠癌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直肠癌术后复发后,以前多采取姑息治疗,而现在随着手术诊断方法的进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全盆腔脏器切除术使大部分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达到了根治,而感染成为全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的问题之一,感染成了术后护理的要点[1].现将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赵敏;丁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1例经两次尿激酶溶栓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2009-05-14收治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及时2次溶栓治疗,并配和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胜妮;张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质量持续改进在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运用

    为了提高我科全体护理人员的质量改进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2008-03/2009-03我科为了减少输液患者亮红灯的现象,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琳;邹静;金泽凤;陈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MMP-2和MMP-9在早孕不同孕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MMP-2和MMP-9在早孕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早孕早期和早孕晚期绒毛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9蛋白主要定位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细胞胞浆内,绒毛间质细胞内亦有少量阳性染色,且早孕早期绒毛滋养细胞中MMP-2表达量高于早孕晚期(P<0.05),而MMP-9表达量在早孕晚期高于早期(P<0.05).结论:MMP-2和MMP-9在调节滋养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早孕不同时期,二者表达不同,为深入探讨MMPs在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淑娟;常子强;刘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紫外线血液疗法的作用机制及护理要点

    紫外线为100~400 nm的电磁波,它不仅能杀灭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同时还能照射血液治疗感染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与代谢疾病等.紫外线照射疗法(UIB)就是将患者一定量的外周血在体外经紫外线外照射后,再输回体内的治疗方法.其作用过程是紫外线为高能光量子,极易被血细胞表层及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酶)、脂类等吸收,引起电子向高能级跃迁,使相应分子进入激发状态,回输体内后可继发一系列化学反应[1].笔者对紫外线血液疗法的作用机制及护理要点探讨如下.

    作者:李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12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对12例患者实施的有效护理.结果:11例手术成功,1例复发.结论:术前正确评估及术后正确护理对于手术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赵凤娥;赵华;黎秀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安装心脏起搏器术21例的护理

    目的:评价安装心脏起搏器术后患者护理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21例安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安装起搏器患者采取各种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朱达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5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对25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沟通与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患者舒适性,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血气分析、PH、PaO2明显改善,P<0.01,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艾桂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电针加心理治疗子宫切除后灼口综合征1例分析

    对电针加心理治疗子宫切除后灼口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43岁,公交车售票员.2009-01来我针灸室更年期门诊就诊,主诉:一过性口腔、舌头烧灼样感觉5个月余.患者2008-07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1个月出现一过性口腔、舌头烧灼样感觉,发作时间和部位不固定,不影响进食和睡眠,无其他不适,一般状态尚好,饮食、睡眠尚可,偶有情绪烦躁,做事缺乏耐心.口腔科检查口腔黏膜无异常,生化、性激素六项检查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 a,服降压药维持尚可.

    作者:刘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管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内涵的外延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依据标准对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患者是否得到应用的护理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通过信息反馈,从而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1].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科学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周凯云;陈湘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

    对我科脊髓型颈椎病1例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 病历摘要女,52岁.缘于11 h前摔伤致颈部疼痛、双上肢疼痛及感觉过敏,此后其双上肢感觉过敏渐往远端发展,由双肩转向双前臂及双手掌.专科情况:颈肌不紧张、C4、5棘突压痛明显,双前臂偶呈痉挛表现、肌力2级,双下肢感觉,肌力正常,在全身麻醉下行C6~7间盘突出髓核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痊愈出院.

    作者:汪小琴;任慧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66例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影响.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1周SF-36各项指标(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1~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宫静;杨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搭桥12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术前注重健康宣教,实施整体护理,术中注意患者安全,术后严密的监护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共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向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