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安志洁;颜妍;王玉玲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软腭钛网植入支撑术的手术佳配合.方法: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静脉麻醉下手术.回顾分析手术配合过程.结果:全部病例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足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或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结论:软腭钛板植入支撑术具有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护士的熟练配合尤为重要,熟悉和了解手术步骤,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美清;廖冰野;龚凤球;马育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因此,及时发现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供应室护士长管理质量的关键,这在医院建设与管理的运作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对基层医院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邓海松;牛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分析83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要点.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3~7 d,平均5 d,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9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特点,给予患者良好的术前宣教、严谨的术中配合、密切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侯文爽;吴红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士的职业角色化和角色人格都属于护理心理学范畴,是护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就护士的角色化和角色人格探讨如下.
作者:张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MP-2和MMP-9在早孕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早孕早期和早孕晚期绒毛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和MMP-9蛋白主要定位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细胞胞浆内,绒毛间质细胞内亦有少量阳性染色,且早孕早期绒毛滋养细胞中MMP-2表达量高于早孕晚期(P<0.05),而MMP-9表达量在早孕晚期高于早期(P<0.05).结论:MMP-2和MMP-9在调节滋养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在早孕不同时期,二者表达不同,为深入探讨MMPs在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李淑娟;常子强;刘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影响.方法:66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了心理护理干预,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用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评估.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1周SF-36各项指标(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1~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宫静;杨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除手术配合的特点和技巧.方法:分析了接受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了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除手术的特点及配合要点.结果:均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宫角妊娠切除术良好的手术配合可为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保障.
作者:杜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首次做CT增强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2008年度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的226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1例,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115例,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因人而异的全程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93.9%比73.0%,χ2=18.089,P<0.05),而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9.6%比31.5%,χ2=16.812,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调动患者配合检查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精神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宝祥;吴仁昌;钟桂香;张雪松;周游;金吕祥;鲁玉梅;田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内涵的外延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依据标准对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患者是否得到应用的护理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通过信息反馈,从而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1].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科学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周凯云;陈湘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喉气管断裂伤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喉气管断裂伤后积极有序的急救护理及喉气管断裂吻合术后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鼻胃管的护理.结果:14例患者在急性期均成功获救,经喉气管断裂吻合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结论:伤后争分夺秒地抢救,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生命体征观察、鼻胃管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肖艳红;肖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河南省内乡县第二人民医院2003-06/2008-10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8例,经积极抢救治疗,严密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分析如下.
作者:王惠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动脉血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动脉血气分析的抽血方法有很多,我科室近年来使用一种较为简便的采血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且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不影响检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林丽妍;黄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7-03/2009-02期间住院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共35例,根据其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严密的观察,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时淑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球菌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伴有高热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头疼、呕吐及患儿烦燥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变部位剧疼肿胀,惧怕移动及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韩杰;李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在大量失血患者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法,观察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标本合格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有显著提高,采血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下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鲤霞;王秀珉;黄顺红;李晓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视乳头先天发育异常,于1970年由Kindler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胚裂上端闭合不全或中胚层发育异常引起[1].牵牛花综合征的常见并发征为视网膜脱离,典型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深凹陷视乳头的四周,并常局限于视网膜后极部,被认为是由于病变内异常的神经胶质牵拉、视网膜异常血管渗漏引起或有裂孔所致[2].
作者:龙波;黄丽萍;李维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清醒气管插管是保证困难气道、饱胃或高危患者插管的重要措施,其作为呼吸衰竭、窒息、呼吸肌麻痹等危重症人插管是安全有效的,而能否迅速成功地插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皆在利用口咽部、气管表面麻醉行清醒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观察.现将49例清醒气管插管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清暑;于松强;佟艳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留置针的应用,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满足了快速输液的需要,妥善固定留置针是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
作者:宋美丽;梁瑞美;刘秋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摘要男,43岁.因发热(体温摄氏39 ℃)、咽部疼痛来院就诊,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嘱为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克林霉素0.9 g、病毒唑0.5 g.液体接近输完时,复测体温为摄氏39.3 ℃,续加冰冻复方氯化钠一瓶,液体更换2 min后,患者突发面部大片红斑,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当班护士立即停用冰冻氯化钠,并报告医生,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5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局部红斑消退,观察30 min无复发.
作者:刘瑞;刘亚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