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对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引导护生认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熟悉护理观察内容和途径、掌握护理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结果:达到培养和提高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目的.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需注重护生护理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者:段清萍;施海红;程小芸;唐树清;朱琳;黄佳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2009年收治了1例棒状杆菌的严重感染患者,经过0.5 a的精心护理,现患者已基本康复.护理体会如下.1 病历摘要男,90岁.主因间断咳喘、咳痰30 a余,加重4 d于2006-11-21入院.入院前22 d脑出血并卧床,一直鼻饲饮食.既往有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炎、结石胆囊炎、高血压病、脑梗死等病史.入院查体:T 37.7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70 mm Hg.
作者:李静;王荃;吴利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致IV度骨髓抑制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1例同期放化疗致IV度骨髓抑制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护理过程.结果:本组27例血象恢复正常;1例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后死亡;3例血象未恢复正常自动出院.治愈率87.1%.结论:对上述病例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提升血细胞,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易感部位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避免感染.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状况.方法:问卷法调查驻京军队某四家三甲综合医院432名聘用护士.结果:中专学历、工作年限大于6 a的聘用护士心理问题较多.结论:医院主管部门应重视聘用护士心理问题,加强引导支持,聘用护士自身应加强修养,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
作者:李丽;王丽芹;涂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行泪道逆行插管术后必须进行泪道冲洗,这对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用于泪道冲洗的各种眼膏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或氧氟沙星眼膏等残留在再生针头的针梗内,很难清洗,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我们传统的清洗方法的重新处理概率为98%,大大增加了人员工作量和心理负担,既增加了科室成本,又降低了临床满意率,甚至延误患者的治疗.
作者:曾庆菊;林琼;罗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肝性脑病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选择护理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方法:分析解放军第一八七医院感染内科2005-10/2008-10收治的41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诱因、疾病发展阶段及具体护理措施.结果: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结论:在肝性脑病前驱期,强调预见性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在昏迷前期,应注意安全防护.在肝性脑病的不同阶段,均应予正确的营养支持.
作者:方惠;郑春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正逐年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数的比例逐年增大,患外科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地处海拔2 800余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风沙大,对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邓芳;刘波;李红玉;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输液护理措施.方法:对42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知识宣教,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42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5~32 d,均未发生置管不耐受、导管脱出及血栓形成,未发生因感染而拔除导管.结论:中心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防护、密切观察与监测是危重症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单秀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老年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由于静脉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松弛,血管不易固定,以及回血缓慢,凝血较快等特点[1],给输液穿刺带来难度,我们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选择手指足趾小静脉作为输液部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汉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护士与患者之间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种专业的互动关系[1],它是护士与患者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护理与被护理的交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在精神科病房良好的护患关系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质量.精神科病房主要收治心身疾病,如神经症、抑郁症、强迫症、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患者主要表现:人际关系紧张、多疑、自杀行为、不适当的愤怒、躁狂不安、反复诉说身体的严重不适等问题.护士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沟通是其治疗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吴闽如;周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调查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各种护理管理因素.结果:抓好护理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结论: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马玉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河南省内乡县第二人民医院2003-06/2008-10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8例,经积极抢救治疗,严密观察和护理,均痊愈出院,分析如下.
作者:王惠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为一名护士,在当今社会,既要忍受患者的轻视,还会经常被疾病传染,或者被带有血迹的针刺伤,所有这些的伤害,不只是因为工作不够热心和不够细心,其实原因很多,以下将要谈谈护理人员如何进行职业保护.
作者:薛俊波;于展英;马燕;薛娟;孙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院2004/2008年共发生6例住院患者口服药连同包装一起误服的事件.为提醒同行注意杜绝类似事件发生,现把这6例患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香;刘厚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对6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患者的心理、生理、环境、治疗等方面的进行分析,实行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该65例患者的早期精神症状于术后3~6 d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精神症状的原因分析,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者后期的康复.
作者:刘紫萍;潘凌蕴;赵闽;樊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影响,因此积极预防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许多护理差错是由于护士与护士之间沟通不佳造成的,我院通过对护士集体培训学习,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建立护-护沟通本等措施,对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病变所致智力和肢体运动障碍,并伴发一定的心理障碍的疾病[1].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智力及肢体残疾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其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虽然患者身份不同,但得病后的心理变化却大致相同,基本都要经过焦虑、抑郁、渴望、依赖、失落五个时期[2].
作者:胡晓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输血是外科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纠正术前贫血和术中失血及意外失血的急救.为保证输血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血液污染及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在近2 a对输血进行流程化精细管理后,提高了输血的护理质量,对影响输血质量的因素和对策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亚;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特点.探讨有意注意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病情观察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有意注意的特征指导临床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情观察.结果:观察病例的异常病情变化均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康复出院.结论:结果运用有意注意的特征指导病情观察可以提高观察质量.
作者:张玲玲;张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