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棒状杆菌致院内严重感染1例的护理

李静;王荃;吴利群

关键词:棒杆菌感染/护理, 交叉感染/护理
摘要:我科2009年收治了1例棒状杆菌的严重感染患者,经过0.5 a的精心护理,现患者已基本康复.护理体会如下.1 病历摘要男,90岁.主因间断咳喘、咳痰30 a余,加重4 d于2006-11-21入院.入院前22 d脑出血并卧床,一直鼻饲饮食.既往有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炎、结石胆囊炎、高血压病、脑梗死等病史.入院查体:T 37.7 ℃,P 95次/min,R 24次/min,BP 120/70 mm Hg.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性脑病41例的分期护理

    目的:针对肝性脑病不同病因和临床分期,选择护理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方法:分析解放军第一八七医院感染内科2005-10/2008-10收治的41例肝性脑病患者的诱因、疾病发展阶段及具体护理措施.结果: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结论:在肝性脑病前驱期,强调预见性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在昏迷前期,应注意安全防护.在肝性脑病的不同阶段,均应予正确的营养支持.

    作者:方惠;郑春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醒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清醒气管插管是保证困难气道、饱胃或高危患者插管的重要措施,其作为呼吸衰竭、窒息、呼吸肌麻痹等危重症人插管是安全有效的,而能否迅速成功地插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皆在利用口咽部、气管表面麻醉行清醒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应用的临床观察.现将49例清醒气管插管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清暑;于松强;佟艳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278例的护理

    我科2002/2007年间为278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

    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和骨髓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有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肺炎球菌等,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化脓性骨髓炎起病急,伴有高热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头疼、呕吐及患儿烦燥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病变部位剧疼肿胀,惧怕移动及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进行骨髓炎病灶清除术后冲洗疗法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韩杰;李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柱外科手术110例围手术期的无痛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无痛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方法:对110例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无痛护理,心理护理,解除疼痛.结果:患者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改善.结论:及时有效无痛护理可提高脊柱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痊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康复.

    作者:虎春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开展护理夜查岗优化薄弱环节质量体会

    我院护理部于2008-04制定了护理夜查岗制度,以保证患者全天候的安全服务.此制度运行1 a多,效果显著,有效地防范了夜间护理纠纷的发生,强有力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

    作者:段小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56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56例患者胸腔积液大多在1~3周内吸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100%,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王蒨;孙玉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5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总结2006/2009年行食管癌手术后5例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经验.对5例患者严格执行胸腔闭式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管护理,加强肠内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重视食管癌术后护理,加强术后监测,做好心理护理及引流管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重症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配合抗感染治疗、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氯强油搽剂进行有效的皮肤创面保护.结果:创面高达80%以上的1例重症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患儿无并发症发生,无溃疡疤痕形成,7 d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控制感染、保暖、补液、控制疼痛是至关重要的,而氯强油搽剂进行皮肤创面护理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马晓玉;雷美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健康宣教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心肌和间质发生了炎症性病变,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有时炎症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顾虑,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科室根据疾病特点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了规范化的健康宣教,通过口头或书面材料的方法给予解释或具体指导,使患者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调动了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以控制及早日康复.

    作者:曹凤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订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实施与评价.结果:6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通过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内容健康教育,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不同时期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寿命,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武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我院属精神专科医院,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焦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9例并发症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起搏器植入患者192例,总结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气胸1例;电极脱位1例,囊袋血肿3例,囊袋感染2例,起搏器感知功能障碍2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护理及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囊袋血肿,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低.

    作者:王蔚然;邢攸红;梅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55例抢救时的细节护理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的细节护理.方法:回顾分析5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2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放弃治疗,其余47例经积极抢救,精心细致的护理,病情稳定出院.结论:做好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细节护理,对抢救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孙兰珍;杜佩玉;沙阿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力网状绷带制作气管衬带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气管衬带固定有:(1)由于布带较细,患者感觉不舒适;(2)过松,因通气管移位刺激患者,引起咳嗽等不适;(3)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4)由于咳痰,分泌物较多,气管衬带常被污染,经常更换,增加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等弊端.

    作者:陆小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管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科学的发展,护理内涵的外延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制定护理质量标准,依据标准对护理工作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评价、判断患者是否得到应用的护理效果,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通过信息反馈,从而有效的控制管理过程[1].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先进的护理质量控制模式,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护理科学的发展.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综述.

    作者:周凯云;陈湘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

    目前,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为了防止患儿抓脱留置针,临床上除常规专用留置针无菌敷贴固定外,还需在敷贴外加固1~2条胶布于患儿头皮上,多采用一次性的医用塑料纸胶布.笔者尝试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固留置针,治疗期间,头部皮肤无任何损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防止鼻饲管脱出的护理对策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年化的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功能良好的老年病越来越多,而胃肠管鼻饲是保障营养的一种方法[1].

    作者:董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临床应用1例的护理

    跨文化护理是美国护理专家莱宁格提出,对世界各民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传统照顾,健康与疾病、信仰与价值观,并应用这些知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共性的、差异的护理[1].笔者运用这一理论做指导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典型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蕊;王玉玲;程海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科影响输血护理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

    输血是外科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主要用于纠正术前贫血和术中失血及意外失血的急救.为保证输血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浪费、血液污染及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在近2 a对输血进行流程化精细管理后,提高了输血的护理质量,对影响输血质量的因素和对策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亚;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