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刚;欧阳军;吕海龙;吉南;周军;周爱国;范志刚;奚海林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但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却不常见,现对其病因及防止加以分析.
作者:熊炬;田龙;赵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现代医学认为,褥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褥疮可由于家庭护理不当或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而发生于院外;也可因护理工作的不当或不仔细、不认真而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甚至发生在短短的几小时的手术过程中,临床多发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患者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引起脓毒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护理工作,也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者:麻超;支炜玲;王子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据Framing-han统计,严重心力衰竭死亡率高,其2年死亡率可达30%以上,6年死亡率在70%左右.据我国50家住院病例调查,严重心衰病人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重.硝普钠可通过扩张静脉而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终降低心肌耗氧,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重症心衰的基础.我们对2002年~2003年来20例重症心衰使用销普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莲女;彭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病例1:28岁男性,既往体健,发现意识不清3d入院,昏迷并呕吐胃内容物,二便失禁.入院查体:BP 16/10.7kPa,嗜睡,双肺清音,心率62次/分,律齐,病理征阴性,心肌酶CK 2 469U/L,HBDH464U/L,LDL437U/L,电解质及肝肾功正常.心电图示:窦律,广泛前壁下壁心肌缺血.诊断非Q性心肌梗死,患者无自觉症状,给予急性CO中毒常规治疗及营养心肌治疗,心肌缺血好转.
作者:王春燕;侯彦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某女,28岁,孕2产0孕37+3周,第一胎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此次妊娠常规产前检查均未做,今因阴道流水半天来院就诊,临床诊断:胎膜早破,收住院.
作者:王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高血压急症是急诊科常见病,其发病突然,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我科自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42例高血压急症病人,经紧急、有效的救治和护理,病情控制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燕;黄金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估院前急救中心现场就地治疗,口服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AOPP)患者时的第1小时和第一个24小时.方法:①在现场急救时均以chE快速测定盒在第1小时内即刻作出轻、中、重AOPP的诊断,以准确地反映出AOPP时chE活力变化与中毒症状相平行的状态,以指导现场用药;对症继续治疗的第一个24小时内的患者测定chE动态,判断有无反跳出现.②在现场急救时,均做到即刻快速反复洗胃,谨防毒物从胃粘膜排泄入胃后的反复重吸收.③在chE快速测定盒监测chE活力动态变化下给予早期、足量、重复使用复能剂及并用阿托品及其综合症治疗.结果:13例轻度中毒、18例中度中毒者均治愈,19例重度中毒者10例治愈,4例好转,遗留有迟发性神经症,5例死亡.结论:①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经口服中毒的AOPP患者采用chE快速测定盒监测chE活力变化对即刻作出轻、中、重中毒的诊断是可靠的;②快速、反复、彻底洗胃,依据chE活力变化做到早期足量重复使用复能剂,并用阿托品和相关综合治疗,对治疗口服中毒的AOPP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忠诚;赵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重症胆管炎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1995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18例重症胆管炎的诊疗体会.结果:1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均行手术治疗,治愈15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合并感染性休克.结论:重症胆管炎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一旦确诊,在抗休克的同时应急诊手术,以降低死亡率.同时运用糖皮质激素,以利于围手术期的安全.
作者:曾岚;贺成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6例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应用血浆置换(PE)的方法治疗,评价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福;丁效国;张大权;张金萍;海慧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昏睡期的催醒疗效.方法:对59例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是用常规疗法+纳洛酮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直到病人清醒为止.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用于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睡期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桂玲;翟艳辉;刘松岩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急救链中的两个前后环节,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若此链中断,医疗纠纷就必然出现.高水平的院前急救,可以为院内急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创造有利的条件,而高水平的院内急救给病人以确定性的治疗,使病人终治愈,使院前急救的成果得以维持.心跳骤停得以复苏的病例,几乎都是院前和院内急救协作成功的典型,它为急救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作者:汪忠诚;赵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急诊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后,病人达到掌握医疗知识及康复护理的目的;方法: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康复的全程健康教育;结果:让患者掌握一般医疗知识和自我康复护理;结论: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管理,保证病人手术、治疗、护理顺利完成和术后康复护理的目的.
作者:孙红艳;郭爱菊;蒲学梅;姚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百草枯(Paraquar,PQ)为除草剂,人经口中毒抢救成功率极低.PQ作用于人体的主要靶器官为肺脏,引起肺出血、肺水肿、纤维性肺炎,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PQ中毒无特异性解毒剂,救治应尽早给予漂白土及碱性溶液洗胃灌肠,应用大剂量激素,避免吸氧,尽早应用血液灌流及血浆置换,可提高抢救成活率.
作者:严治涛;马玉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2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琦;刘艺;周新;尚继越;谭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急救中心用电击除颤成功治疗3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连续3次室颤,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中;买苏木;董旭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腹卒中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急腹症,术前及发病前确诊率低,病情发展变化快,病死率高,临床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我科1999年~2002年收治3例腹卒中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齐飞波;王喜艳;阿不来提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诊病人入院急,病情复杂,常并发严重的呼吸、循环、代谢、内分泌等生理功能障碍,特别是大出血致休克的病人,抢救稍有延误,就会造成死亡[1].
作者:戴文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插胃管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适用于胃肠减压、鼻饲、洗胃的病人.传统的插管长度是从发际到剑突或鼻尖至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食管长度约为25~30cm,咽部长度约为12cm,鼻部长度约为8cm,总长度为45~55cm,所以理论上插入胃管长度约45~55cm.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按此长度插入胃管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据本人多年来临床观察、体验,对胃管插入长度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刘彭;栾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腹内脏器损伤中,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随着交通事故和暴力犯罪的增加,其发病有增多的趋势.因其伤情复杂危重,术前不易诊断,术后并发症较多,故死亡率较高.我科自1990年~2002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3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欧阳军;吉南;马志刚;吕海龙;范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进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病人,采用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本组显效16例(70%),有效5例(22%),无效2例(8%),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92%.结论:使用本法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年老衰弱病人均能耐受,且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吴燕;郭素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