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峪涵;罗星;黄瑾;于娜;黄延红;唐娟;仙玲玲;杨磊
为了更好地加强教学管理,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本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胰瘘一直被认为是胰腺外科的一大难题,而一旦胰瘘发生,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较高(12%~40%).我院从1995年3月~2002年10月间,对38例胰体尾切除术患者,均采用乳胶套代替普通引流管引流,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胰瘘做到早期诊断、尽快治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瑞;康俊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构建人类neuriti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的PC12细胞中neuritin的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类Neuritin cDNA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4.0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转染PC12细胞,了解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重组pcDNA 4.0-neuritin表达质粒克隆成功,neuritin基因在PC12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以脂质体介导pcDNA 4.0-neuritin质粒转染真核细胞,为基因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奠定实验基础.
作者:张峪涵;罗星;黄瑾;于娜;黄延红;唐娟;仙玲玲;杨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2002~2004年我院儿科收治资料较齐全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41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马雅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筛选炉甘石洗剂中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和吐温-80(Tween-80)的佳用量,增加炉甘石洗剂的稳定性.方法:将均匀设计应用到炉甘石洗剂稳定剂用量的优化试验中,采用沉降容积比为指标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根据均匀设计优化CMC-Na和吐温-80的处方用量分别为0.12g,0.22g.结论:均匀设计方法简便,稳定性好,可用于炉甘石洗剂处方中稳定剂用量的筛选.
作者:张华;许玉华;李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院急诊科1999年~2004年共抢救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发伤病人76例.临床上确定需要即刻救治的指标是:①血压不稳,心率大于110次/分;②呼吸小于12次/分或大于30次/分或明显呼吸困难者;③有明显内出血症状;④意识模糊或昏迷;⑤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以上者需即刻在急诊科实施确定性抢救治疗及护理.
作者:盛惠玲;朱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心绞痛类药物临床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提取2002年~2004年我院药品出库数据,对抗心绞痛类药物的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2003年~2004年抗心绞痛类药物应用频度、日均费用及销售金额较2002年显著增长.结论:心绞痛类药物分类复杂,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2002年~2004年我院该类药物的总体利用情况比较客观合理.
作者:黄凤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本研究欲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TNF-α及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予以缬沙坦30mg·kg-1·d-1灌胃).15天后将三组动物处死,心肌组织经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切片内的TNF-α表达变化,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变化,应用SPSS10.0计算机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而且心肌梗死加缬沙坦组较对照组TNF-α及心肌胶原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TNF-α及心肌胶原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心室的重构.
作者:杜广胜;邱强;周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多见的急腹症之一,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手术.但超声检查对阑尾炎的各种病变,异位阑尾炎的诊断及与其他盆腹腔病变的鉴别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蹇惠君;王小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继医学理论知识之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学习阶段,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帮助学生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大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医院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化及临床教学编制短缺等种种原因,毕业实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临床毕业实习的质量.本文就其影响因素与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孙红;赵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们对1999~2003年住院的56例老年糖尿病清晨高血糖患者进行夜间不同时间血糖测定,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秀;田笑虹;马军庄;张炜;荣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由于精神病人暴力、冲动行为,不仅对本人、对家庭、也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否认有病,拒绝就医,抗拒住院,单位及家庭无法将病人送人院,精神科护士急出诊由此而生.
作者:路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近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实施腔静脉后输尿管复位矫形术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勤章;丁国富;李令勋;张国玺;倪钊;李应龙;王新敏;谢顺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我科2001年~2003年住院病人行冠脉造影,检出肌桥,分析冠脉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随访1年,总结治疗体会.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易发于前降支,多数患者冠脉受压程度<50%,引起临床症状的较少,药物治疗效果好,随访未见严重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数不引起临床症状,预后较好.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谭锋;张疆华;王忠;张望强;任宏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空管药物疗法是近年来治疗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作者采用一次性空管药物疗法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尖周炎80例(84颗牙),经1~2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志刚;彭春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从知情同意原则被应用于医患关系中以来,人们对知情同意并不陌生,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时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有些医务人员对其认识还是模糊而淡薄的.在实践中由于侵犯知情同意权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占极大比例,从这些纠纷的情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宋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B超导向射频毁损治疗特殊部位肝内占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CC-1.Cool tipTM型冷循环射频治疗仪及B超导向系统,治疗肝内占位.观察手术前后超声改变.结果:25例肝内占位共进行了31次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复发性肝癌6例,肝血管瘤5例.突出肝表面8例,肝顶部7例,邻近第一肝门6例,邻近第二肝门4例,邻近下腔静脉4例,邻近胆囊2例.25例中穿刺失败3例,其中1例为气胸,2例为超声盲区.其余射频治疗后B超均呈强回声改变,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治疗局部术后呈均匀一致的坏死区,随时间延长,坏死肿块逐渐缩小至消失.结论:B超导向射频毁损治疗特殊部位肝内占位,使用技巧上有待于改进.
作者:崔风荣;吴向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汉族,农民.以疲乏无力1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诉1年前不明原因逐渐出现全身无力、疲乏、食欲减退,不伴其它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查血钾2.5mmol/L,其它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按低钾治疗,口服氯化钾片,可缓解,停用氯化钾片后症状可再次出现,低钾原因始终未能找到,故来我院就诊.
作者:胡勇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瓣膜性心脏病、中风、左房扩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功能异常、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以及老龄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独立相关,心房颤动无论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都是中风的预报者,超过60岁的人群有1%发现患有房颤,年龄大于69岁,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超过5%[1].房颤发作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机械收缩,明显地降低了心输出量,尤其是伴快速心室率时.且房颤时在心房内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形成后一旦脱落,又可造成血栓栓塞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高.我们对我院2000~2003年问的哈萨克族房颤患者的病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的汉族房颤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濮蓉晖;孙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老年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患者的消化性溃疡.近年来,已成为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应引起重视.现对我院两年来所检出的老年消化性溃疡疾病进行分析.
作者:葛春鸣;王智娟;雷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