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冷凝集素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消除

盛磊;梁炜炜

关键词:冷凝集素, 血液分析仪, 检测时, 现报告如下, 血液标本, 干扰作用, 多参数, 直方图, 红细胞, 浴法, 效价, 临床, 处理
摘要:血液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和多参数等优点被临床广泛使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冷凝集素效价过高的血液标本对血液分析仪检测时红细胞的某些参数和直方图的检测有较大的干扰作用.针对冷凝集素的性质,我们采用37℃水浴法对待检标本进行处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hTERT、p33ING1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基因表达的蛋白p33ING1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宫颈浸润性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5例患者中p33ING1和hTERT的表达,并与正常宫颈13例进行对照.结果:①对照组,CINⅠ、Ⅱ级组,CINⅢ级组和SCC组中p33ING1阳性率分别为84.6%,90%,64%,19.2%,SCC组中表达明显下降,与前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中hTERT阳性率分别为15.4%,70%,96%,100%,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33ING1和hTERT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但它们的表达均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明显下降,而hTERT表达明显增加,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芳;玛依努尔·尼牙孜;孙振柱;阿也提;王琳;昆多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和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是胃癌的一个危险因子;根除Hp可使Hp相关活动性胃炎缓解,溃疡愈合并降低其复发,因此临床上监测Hp是否被根除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戈;杨成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模式探究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在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教学工作.参加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学生分别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湖北随州护校、西安西航护校、昌吉卫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校等,实习时间为36周~40周.我院护理部很重视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临床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学校及护生的认可.

    作者:张军辉;蔺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综合性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从2003年5月~2006年8月,对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疾病35例40条肢体进行了综合性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性20例,年龄32~82岁,所有肢体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连续浅静脉环缝术,8例9肢体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膜外修复术,其中2例行溃疡周边浅静脉缝扎术,4例4条肢体同时行腔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SEPS术),其中1例1条肢体在SEPS手术同时行溃疡周边浅静脉缝扎术;余27例31条肢体行SEPS术.结果:随访病人中所有患者表浅静脉曲张均缓解,随访病人中18例病人患肢静脉性跛行,酸胀,疼痛症状缓解,16例病人疼痛症状缓解,20条肢体色素沉着及湿疹明显改善,9条无改善,1条加重,静脉性溃疡4例,2例于术后3月至4月愈合,1例明显缩小,1例无明确效果,9例行股浅静脉瓣膜膜外修复术术后复查彩超,静脉瓣膜功能正常2例,6例减轻,1例无改善.结论:对原发性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浅、深、交通静脉三个系统病变的综合性外科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周俊强;邓光;胡东升;王健;叶林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HGAC(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25例,年龄9~12岁,采取HGAC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颌面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并观察2年无复发,25例患儿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观,ANB角平均减小2.3°.结论:运用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效果明显.

    作者:康卫明;张昀;王蔚;庾英姿;乔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选择性微创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临床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因为阑尾先天发育异常,阑尾腔内食物残渣潴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腹腔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急性阑尾炎为有效而彻底的治疗方法,我院选择性微创腹腔小切口有其独到之处.现总结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应用微创腹腔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的临床经验.

    作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的配合

    包虫病是新疆以及一些牧业地区的地方病,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肝脏(约75%).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因其术后并发症高(10.8~65.8%),如残腔感染,积液,胆漏及长期带管等,且因无可靠的既能完全杀灭细粒棘球蚴虫节,又不伤害肝组织的制剂,造成术后复发率高(4.5~20.2%).

    作者:文淑君;李静;张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镇痛对苏醒期烦躁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的研究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axesophagitis,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方法:根据胃镜诊断的97例患者,其中77例诊断为RE患者,再按洛杉矶标准分成4级组,对照组20人.使用第二代胃肠动力仪(Medtronic,美国产)测定了RE患者及对照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结果:各组RE患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压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S压力低下可能在R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表明食管测压检查有助于发现食管动力异常和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

    作者:李军杰;郑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方法:将521例>36周行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米索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米索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200μg可有效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

    作者:王静;蒲玉琴;帕提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颅脑液压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王继超;刘绍明;杨江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胆囊收缩素与疼痛调节

    胆囊收缩素先发现的是胃肠激素,也是在脑内含量很丰富的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它有众多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胆囊收缩素的抗阿片作用、镇痛作用、吗啡耐受及胆囊收缩素与其它物质的协同镇痛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维健;马克涛;赵磊;司军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哈萨克族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地区1995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4例哈萨克族子宫颈癌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与33例汉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27例子宫颈癌患者中哈萨克族与汉族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子宫颈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子宫颈癌已严重危害我区女性健康,应在本地区对3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行宫颈涂片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

    作者:孟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动态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0Gy、2Gy和8 Gy3个剂量组,三个干预组分别为20、30、50只小鼠.分别用X射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4h、3d和14d,分别抽取小鼠眼球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的测定.另取出新鲜胸腺和脾脏分别研碎,制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4h,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率即明显升高,3天时达高峰,14天时略有恢复.且同一时段细胞的凋亡率与照射剂量成正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CD4+与CD8+均下降,其中以CD8+T细胞对辐射为敏感,下降幅度大.结论:本实验着重观察了大剂量X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胸腺、脾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规律.

    作者:陈素梅;包永星;纪卫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部分正常与肿瘤细胞株中neuritin表达的检测

    目的:筛选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euritin在不同组织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和结果:分别利用RT-PCR与免疫组化技术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了11种人类细胞株中neuritin的表达情况,发现不仅在多种正常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在部分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成功筛选出了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

    作者:徐芬;巴鹏飞;张树军;罗星;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快速排除输液中出现障碍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在输液过程中对常见的几种障碍快速排除的方法,具体叙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许秀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观察ILK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ILK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标本88例,根据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分为四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ILK的表达,并将ILK的表达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LK主要表达于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并且随间质病变的加重,表达量增加,范围增大.肾小管间质中ILK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和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K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张焕巧;杨晓萍;赵瑾;陶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技术优势.方法:自2004年开始经椎弓根穿刺和骨水泥注入18次(均为侧椎弓根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27分钟,长57分钟.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约3ml.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全组无感染、无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泄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测量椎体前高和后高比平均80.2%(±14%),脊柱后凸术后平均为12.3°.结论:膨胀式椎体成形术对新鲜和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适用,该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华伟;朱光荣;魏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是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它既具有原核生物易于培养、繁殖快、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和高密度发酵等特性,同时又具有适于真核生物基因产物正确折叠的细胞内环境和糖链加工系统,还能分泌外源蛋白到培养液中利于纯化.

    作者:张树军;杨磊;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异丙酚与氯胺酮在门诊无痛人流中的疗效比较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的特点,适合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6月对人工流产手术80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学勇;潘杰明;祁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