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镇痛对苏醒期烦躁的防治效果研究

王军

关键词:小儿静脉麻醉, 苏醒期, 烦躁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部分正常与肿瘤细胞株中neuritin表达的检测

    目的:筛选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euritin在不同组织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和结果:分别利用RT-PCR与免疫组化技术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了11种人类细胞株中neuritin的表达情况,发现不仅在多种正常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在部分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成功筛选出了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

    作者:徐芬;巴鹏飞;张树军;罗星;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HGAC(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25例,年龄9~12岁,采取HGAC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颌面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并观察2年无复发,25例患儿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观,ANB角平均减小2.3°.结论:运用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效果明显.

    作者:康卫明;张昀;王蔚;庾英姿;乔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头颅CT与临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轻者预后尚好,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留有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本文对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结果与临床分度、窒息程度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华;张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目的:探讨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6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放疗开始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木塞支撑加有一定强度的张口功能锻炼;对照组31例没有规定张口强度,仅行一般张口功能锻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月和以后的每3~6月对组患者分别观察门齿距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放疗后张口缩小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7±0.94 cm、1.16±0.83 cm,(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行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作者:赵静;杨朝群;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方法:将521例>36周行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米索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米索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200μg可有效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

    作者:王静;蒲玉琴;帕提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损伤的动态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X线照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辐射损伤的机制.方法:100只小鼠随机分为0Gy、2Gy和8 Gy3个剂量组,三个干预组分别为20、30、50只小鼠.分别用X射线全身照射1次,照射后4h、3d和14d,分别抽取小鼠眼球血,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的测定.另取出新鲜胸腺和脾脏分别研碎,制成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剂量的X线照射后4h,胸腺和脾脏细胞的凋亡率即明显升高,3天时达高峰,14天时略有恢复.且同一时段细胞的凋亡率与照射剂量成正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CD4+与CD8+均下降,其中以CD8+T细胞对辐射为敏感,下降幅度大.结论:本实验着重观察了大剂量X射线整体照射后,小鼠胸腺、脾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规律.

    作者:陈素梅;包永星;纪卫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镇痛对苏醒期烦躁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快速排除输液中出现障碍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在输液过程中对常见的几种障碍快速排除的方法,具体叙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许秀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体成形术在老年性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技术优势.方法:自2004年开始经椎弓根穿刺和骨水泥注入18次(均为侧椎弓根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27分钟,长57分钟.每个椎体平均注入骨水泥约3ml.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月,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全组无感染、无神经损伤、无骨水泥泄露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测量椎体前高和后高比平均80.2%(±14%),脊柱后凸术后平均为12.3°.结论:膨胀式椎体成形术对新鲜和陈旧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适用,该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华伟;朱光荣;魏爱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是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它既具有原核生物易于培养、繁殖快、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和高密度发酵等特性,同时又具有适于真核生物基因产物正确折叠的细胞内环境和糖链加工系统,还能分泌外源蛋白到培养液中利于纯化.

    作者:张树军;杨磊;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老年髋部术后谵妄的观察及护理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也称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症[1].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数量也逐步增加.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71例,术后出现谵妄1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朝君;杨玉兰;乔春梅;匡玲;张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模式探究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在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教学工作.参加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学生分别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湖北随州护校、西安西航护校、昌吉卫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校等,实习时间为36周~40周.我院护理部很重视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临床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学校及护生的认可.

    作者:张军辉;蔺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碳酸氢钠液在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急性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ZD)药物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BZD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24例(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500 ml,分次静脉点滴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患者平均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明显加快BZD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迅速降低血液中毒物浓度,明显的改善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异丙酚与氯胺酮在门诊无痛人流中的疗效比较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的特点,适合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6月对人工流产手术80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学勇;潘杰明;祁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类14-3-3β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目的:构建人类14-3-3β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的ECV-304细胞中14-3-3β的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类14-3-3βcDNA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转染ECV-304细胞,Western-blot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重组pcDNA3.1-14-3-3β表达质粒克隆成功,经Westem-blot检测14-3-3β蛋白在ECV-304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以脂质体介导pcDNA3.1-14-3-3β质粒转染真核细胞为进一步研究14-3-3β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曾妍;杨丽;罗星;赵娟;杨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吐鲁番地区医院床位、医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目的:根据区域内人群的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分析区域医疗资源供给与需要、需求,确定区域内合理的医院床位和医生资源配置标准.方法:采用卫生服务需求量法对吐鲁番地区医院床位和医生需求量进行测算并根据吐鲁番地区实际进行调整.结果:至2010年吐鲁番地区医院床位配置低限为1 436张,高限为1 690张,医生配置低限为723人,高限为908人.结论:吐鲁番地区医疗床位和医生资源总量适量,但医疗资源利用质量不高,效率低下,区域内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预计到2010年全区医院床位数需减少180张,医生数需减少277人.

    作者:唐景霞;郭淑霞;杨磊;王伟;冯刚玲;张青;秦江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选择性微创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临床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因为阑尾先天发育异常,阑尾腔内食物残渣潴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腹腔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急性阑尾炎为有效而彻底的治疗方法,我院选择性微创腹腔小切口有其独到之处.现总结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应用微创腹腔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的临床经验.

    作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妊娠期子宫肌瘤监测在临床诊治和分娩方式决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建卡的孕10~38周孕妇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8例,检出率100%,无漏诊.结论:对临床孕10~38周孕妇进行超声常规检查能及时诊断子宫肌瘤,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进行定期监测,指导临床治疗及决定分娩方式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淑萍;顾雅娟;谢丽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跟骨骨折的临床综合治疗

    我院对83例的跟骨骨折应用临床综合治疗,同时结合自制跟骨复位器挤压跟骨两侧,恢复跟骨宽度及结节关节角的方法,经随访疗效优良,结节关节角15°~30°,优良率93.44%.预防术后并发症好选择患肢消肿后进行,手术切口不易过大,皮瓣游离轻柔,避免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僵硬,功能锻炼应贯穿骨折临床愈合全过程.

    作者:程树林;谌洪亮;库热西;王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哈萨克族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地区1995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4例哈萨克族子宫颈癌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与33例汉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27例子宫颈癌患者中哈萨克族与汉族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子宫颈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子宫颈癌已严重危害我区女性健康,应在本地区对3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行宫颈涂片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

    作者:孟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