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髋部术后谵妄的观察及护理

周朝君;杨玉兰;乔春梅;匡玲;张琴

关键词:老年患者, 老年髋部骨折, 术后谵妄, 急性意识障碍, 现报告如下, 人口老龄化, 观察和护理, 睡眠周期, 手术治疗, 手术患者, 临床资料, 精神运动, 综合症, 注意力, 器质性, 短暂性, 思维, 经验, 记忆, 骨科
摘要: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也称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症[1].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数量也逐步增加.自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科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71例,术后出现谵妄11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总结观察和护理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碳酸氢钠液在急性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碳酸氢钠注射液在急性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ZD)药物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BZD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24例(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500 ml,分次静脉点滴作对照.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比较,患者平均肌无力症状消失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明显加快BZD药物在体内的排泄,迅速降低血液中毒物浓度,明显的改善肌无力症状.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下肢静脉曲张激光闭合术与剥脱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7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激光组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利用激光能量全程闭合主干及小腿曲张侧支;剥脱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数及深静脉瓣膜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激光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均显著低于剥脱组(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返流均明显减少(P<0.01),激光组与剥脱组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术式,均可明显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但激光闭合术体现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作者:任昊;戈小虎;刘杰;欧明辉;管圣;李雪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胆囊收缩素与疼痛调节

    胆囊收缩素先发现的是胃肠激素,也是在脑内含量很丰富的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它有众多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胆囊收缩素的抗阿片作用、镇痛作用、吗啡耐受及胆囊收缩素与其它物质的协同镇痛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维健;马克涛;赵磊;司军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选择性微创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临床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因为阑尾先天发育异常,阑尾腔内食物残渣潴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腹腔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急性阑尾炎为有效而彻底的治疗方法,我院选择性微创腹腔小切口有其独到之处.现总结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应用微创腹腔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的临床经验.

    作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快速排除输液中出现障碍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在输液过程中对常见的几种障碍快速排除的方法,具体叙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许秀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巴斯德毕赤酵母(P.pastoris)是单细胞低等真核生物,它既具有原核生物易于培养、繁殖快、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和高密度发酵等特性,同时又具有适于真核生物基因产物正确折叠的细胞内环境和糖链加工系统,还能分泌外源蛋白到培养液中利于纯化.

    作者:张树军;杨磊;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昏迷病人经胃肠道补液纠正高渗脱水的临床疗效观察

    高渗脱水状态是脑出血、脑外伤昏迷病人中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使用渗透性利尿剂脱水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高渗脱水状态时细胞外液减少,造成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肾功能不全,心脏缺血风险增加.本研究旨在比较胃肠道补液与常规静脉补液治疗纠正高渗脱水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柳立红;盛惠玲;闵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6例头颅CT与临床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轻者预后尚好,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留有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本文对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结果与临床分度、窒息程度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华;张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冷凝集素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消除

    血液分析仪以其快速、准确和多参数等优点被临床广泛使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冷凝集素效价过高的血液标本对血液分析仪检测时红细胞的某些参数和直方图的检测有较大的干扰作用.针对冷凝集素的性质,我们采用37℃水浴法对待检标本进行处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磊;梁炜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哈萨克族宫颈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地区1995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4例哈萨克族子宫颈癌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与33例汉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27例子宫颈癌患者中哈萨克族与汉族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子宫颈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子宫颈癌已严重危害我区女性健康,应在本地区对3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行宫颈涂片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

    作者:孟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镇痛对苏醒期烦躁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多媒体结合网络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疗市场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文章阐述了在临床骨科教学中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心得体会,分析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和建议.

    作者:李宽新;王维山;刘维钢;董金波;史晨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方法:将521例>36周行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米索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米索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200μg可有效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

    作者:王静;蒲玉琴;帕提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

    目的:探讨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6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放疗开始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木塞支撑加有一定强度的张口功能锻炼;对照组31例没有规定张口强度,仅行一般张口功能锻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月和以后的每3~6月对组患者分别观察门齿距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放疗后张口缩小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7±0.94 cm、1.16±0.83 cm,(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行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作者:赵静;杨朝群;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模式探究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在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教学工作.参加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学生分别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湖北随州护校、西安西航护校、昌吉卫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校等,实习时间为36周~40周.我院护理部很重视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临床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学校及护生的认可.

    作者:张军辉;蔺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鼠颅脑液压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王继超;刘绍明;杨江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HGAC(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25例,年龄9~12岁,采取HGAC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颌面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并观察2年无复发,25例患儿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观,ANB角平均减小2.3°.结论:运用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效果明显.

    作者:康卫明;张昀;王蔚;庾英姿;乔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香薰音乐抚触游泳在产科婴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香薰疗法来源于《皇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其中的香料薰衣草具有愈创、镇静舒眠促进细胞再生及安抚情绪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杀菌作用[1],我科室利用这一天然植物薰衣草单方精油与音乐、抚触、游泳结合,通过2006年3月~2007年1月,对621例剖宫产婴儿的临床观察,发现婴儿哭闹减少,睡眠质量提高.

    作者:徐文萍;张玉霞;袁秀英;陈莉;聂怡蝶;肖玉婷;赵晨景;齐伟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异丙酚与氯胺酮在门诊无痛人流中的疗效比较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的特点,适合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6月对人工流产手术80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学勇;潘杰明;祁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中整合素连接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不同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观察ILK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ILK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活检标本88例,根据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分为四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ILK的表达,并将ILK的表达与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LK主要表达于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并且随间质病变的加重,表达量增加,范围增大.肾小管间质中ILK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和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ILK可能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张焕巧;杨晓萍;赵瑾;陶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