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萍;张玉霞;袁秀英;陈莉;聂怡蝶;肖玉婷;赵晨景;齐伟嘉
目的:构建人类14-3-3β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的ECV-304细胞中14-3-3β的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类14-3-3βcDNA的开放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并以脂质体介导转染ECV-304细胞,Western-blot检测其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重组pcDNA3.1-14-3-3β表达质粒克隆成功,经Westem-blot检测14-3-3β蛋白在ECV-304细胞中获得表达.结论:以脂质体介导pcDNA3.1-14-3-3β质粒转染真核细胞为进一步研究14-3-3β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曾妍;杨丽;罗星;赵娟;杨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因为阑尾先天发育异常,阑尾腔内食物残渣潴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腹腔脓肿、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急性阑尾炎为有效而彻底的治疗方法,我院选择性微创腹腔小切口有其独到之处.现总结我院普外科自2000年6月~2006年6月应用微创腹腔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6例的临床经验.
作者: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高渗脱水状态是脑出血、脑外伤昏迷病人中为了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使用渗透性利尿剂脱水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高渗脱水状态时细胞外液减少,造成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肾功能不全,心脏缺血风险增加.本研究旨在比较胃肠道补液与常规静脉补液治疗纠正高渗脱水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柳立红;盛惠玲;闵建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筛选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neuritin在不同组织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和结果:分别利用RT-PCR与免疫组化技术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检测了11种人类细胞株中neuritin的表达情况,发现不仅在多种正常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在部分肿瘤细胞中也有表达.结论:成功筛选出了neuritin高表达及低表达细胞株.
作者:徐芬;巴鹏飞;张树军;罗星;黄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在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也担负着重要的临床教学工作.参加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学生分别来自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湖北随州护校、西安西航护校、昌吉卫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校等,实习时间为36周~40周.我院护理部很重视护生临床带教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临床带教模式,在临床带教运行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得到了学校及护生的认可.
作者:张军辉;蔺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和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是胃癌的一个危险因子;根除Hp可使Hp相关活动性胃炎缓解,溃疡愈合并降低其复发,因此临床上监测Hp是否被根除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戈;杨成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轻者预后尚好,重者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留有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本文对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头颅CT结果与临床分度、窒息程度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华;张惠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王继超;刘绍明;杨江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全麻术后行区域阻滞对苏醒期躁动的防治效果.方法:对40名小儿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静脉全麻后行区域阻滞对防治苏醒期躁动有明显防治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市场的变化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发展的趋势.文章阐述了在临床骨科教学中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心得体会,分析了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和建议.
作者:李宽新;王维山;刘维钢;董金波;史晨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总结HGAC(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25例,年龄9~12岁,采取HGAC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颌面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并观察2年无复发,25例患儿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观,ANB角平均减小2.3°.结论:运用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效果明显.
作者:康卫明;张昀;王蔚;庾英姿;乔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治疗报道较多.目前加强了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成因的分析和针对性治疗,特别是肺心病患者易发肺静脉血栓栓塞,肺微小血管原位血栓,为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我科在临床工作中,结合肺心病患者病变特点,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承华;徐月清;方红伟;宋燕庆;秦勇;李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63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放疗开始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木塞支撑加有一定强度的张口功能锻炼;对照组31例没有规定张口强度,仅行一般张口功能锻炼.在放疗前、放疗结束后1月和以后的每3~6月对组患者分别观察门齿距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放疗后张口缩小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47±0.94 cm、1.16±0.83 cm,(P<0.01).结论:在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行木塞支撑加张口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放疗所致的张口困难.
作者:赵静;杨朝群;刘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7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激光组先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利用激光能量全程闭合主干及小腿曲张侧支;剥脱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切口数及深静脉瓣膜功能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激光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数均显著低于剥脱组(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返流均明显减少(P<0.01),激光组与剥脱组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效术式,均可明显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但激光闭合术体现了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作者:任昊;戈小虎;刘杰;欧明辉;管圣;李雪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本地区1995年1月~2006年2月收治的94例哈萨克族子宫颈癌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与33例汉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子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27例子宫颈癌患者中哈萨克族与汉族病理组织学类型对比差异无显著性(χ2=1.56,P>0.05),子宫颈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子宫颈癌已严重危害我区女性健康,应在本地区对3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行宫颈涂片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意识.
作者:孟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临床效果.方法:将521例>36周行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与缩宫素+米索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米索组术后24小时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米索200μg可有效减少术后24小时出血量.
作者:王静;蒲玉琴;帕提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胆囊收缩素先发现的是胃肠激素,也是在脑内含量很丰富的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它有众多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胆囊收缩素的抗阿片作用、镇痛作用、吗啡耐受及胆囊收缩素与其它物质的协同镇痛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高维健;马克涛;赵磊;司军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axesophagitis,RE)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改变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方法:根据胃镜诊断的97例患者,其中77例诊断为RE患者,再按洛杉矶标准分成4级组,对照组20人.使用第二代胃肠动力仪(Medtronic,美国产)测定了RE患者及对照组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LESP).结果:各组RE患者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压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S压力低下可能在RE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表明食管测压检查有助于发现食管动力异常和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
作者:李军杰;郑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动物模型肝包虫囊壁情况,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小鼠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的分布特征及表达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肝包虫动物模型的制作、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观察53例小鼠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OPN及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分布.结果:HE染色外囊的着色明显较周围巨噬细胞带深,不存在渐变的过程;83%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壁中有不同程度OPN表达,且集中分布于肝包虫纤维囊壁(外囊),与外侧巨噬细胞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动物模型上证明了外囊与肝实质间存在可分离间隙,OPN主要分布在肝细粒棘球蚴外囊,并在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岳;彭心宇;张示杰;李建辉;杨宏强;孙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而完全的特点,适合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我院2002年12月~2004年6月对人工流产手术80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异丙酚静脉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学勇;潘杰明;祁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