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伟;郑勇;曹薇薇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对2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化疗1~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临床近期有效率达85.0%(17/20),手术切除率达90.0%(18/20),2例患者因期别晚,而进行化疗后放疗.2例患者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严重降低,其余的毒副反应较轻.结论: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化疗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陈继明;王英红;郭晓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37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20例),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和治疗,治疗组饮水试验和饮食分级中的疗效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干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鲁旖;梁敬红;佟剑平;肖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颈疾病的超声检查和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对237例子宫颈疾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妇科检查、手术、病理终诊断行对比及随访.结果:子宫颈疾病的声像图,各有其相应的特征,可作为诊断的标准.结论:基于子宫颈的解剖特点,有多种疾病好发于此,其声像图特征可作出确切的诊断,很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戈萍;苏丽娟;王艳云;刘新萍;崔玉敏;阿迪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国结核病人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印度,据WHO估计,我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0万例,结核病疫情在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高,比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高2倍[1].卫生部今年5月份通报的我国2004年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疫情情况中,发病数高的是肺结核,为97万例.此外还有漏报病例.新疆肺结核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我区多发病常见病,农牧民发病率高.由于农牧民地处偏远,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导致包裹性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而常规治疗疗效差,造成胸膜粘连肥厚、肺压缩及胸廓变形,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行闭式引流,注入尿激酶并冲洗引流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祥;向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名过敏性咳嗽、咳型哮喘、隐匿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常见的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者反复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无明显肺部体征,缺乏典型哮喘症状,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误治,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共诊治小儿CVA病例63例,其中22例病初曾被误诊(包括门诊治疗及住院治疗患儿),误诊率达34.9%,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谚;王玲;姚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由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角色转变的必需过程.
作者:张惠荣;杨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报告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异位妊娠可导致严重出血,短时间内即可危及生命,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妊娠早期引起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异位妊娠常见种植部位为输卵管,约占异位妊娠的90~95%[3],对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诊断方法的进步,很大一部分异位妊娠患者得以在破裂前被确诊,经过保守性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目前保守性药物治疗应用多的药物是甲氨喋呤(MTX),给药方法有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全身用药和异位妊娠灶局部注射,2004年3月~2006年6月间,我院采用局部注射MTX的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蒲玉琴;王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腭裂已从单一封闭裂隙转为序列治疗,目前腭裂治疗效果评价的方法虽不一致,但获得较好的面容,清晰的语音和听力,正常的颌骨发育,以便象正常人一样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每一位从事腭裂手术医生的愿望.我科近6年来腭裂修复术155例,从手术方法、手术进展、术后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方面进行回顾分析与探讨.
作者:赵丽琴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由此造成输尿管损伤亦随之增多.我院妇科自2002年4月~2006年4月实施腹腔镜手术800余例,共发生输尿管损伤病例7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贾延顺;王建国;汪利民;练文勇;周星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手术切除的2例肾未分化癌进行巨检、镜检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报道2例分析其特点.结果:结合国内报道2例,共4例,男3例,女1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1;发病年龄59~74岁,平均年龄68.2岁.临床症状有血尿、腰痛、发热,伴发肾结石.肿瘤均为单发,直径4~8厘米.大体,灰黄、灰红色,伴坏死、出血.镜下:瘤细胞分化低,片状,细胞圆形、梭性,胞质嗜酸或略淡染,可见多核瘤巨细胞.免疫组化表达CD10,CK,VIM,P53强阳性表达.两例随访死亡.结论:肾未分化癌是一种少见肿瘤,发病年龄较大,预后差,诊断需结合免疫组化检查,P53基因突变可能与肾未分化癌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邹泓;胡文浩;李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理.方法:根据胃镜诊断的97例患者,其中77例为RE患者,再按洛杉矶标准分成4级;其余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了对照组及RE患者的血清NO含量.结果:各组RE患者血清NO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轻度RE患者血清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中、重度RE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内源性NO可能参与了RE的致病机制.
作者:李军杰;郑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意外胆囊癌(unex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是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指征的日益放宽,胆囊切除例数的增加,关于意外胆囊癌的报道也逐年增多[1].我院自2000年7月~2006年7月行LC术1 850例,发现UGC8例.本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并报道其处理方法和随访结果.
作者:朱运新;翟新法;龚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带锁髓内钉已广泛用于股骨、胫骨、肱骨骨折的治疗,是四肢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技术的重要进展,其优点是对骨折端血供损伤小、固定稳定可靠、能够传导生理应力,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1];但仍然存在并发症:感染、髓内钉断裂、锁钉断裂、延迟愈合和短缩愈合、骨折端劈裂、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筋膜室综合征等.回顾分析自1999年以来,我科应用带锁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366例,探讨其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
作者:李宽新;史晨辉;董金波;刘维钢;王维山;李茂强;张建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青壮年,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由于劳动强度大,椎间盘易受外因损伤.其治疗方法很多,近两年笔者致力于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美芝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放射治疗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介素(IL-2)作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指标,放射治疗对它们的影响报道结果不一,大多数研究倾向于放射治疗抑制了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表现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IL-2水平降低.
作者:王胜根;杨朝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动态观察判定临床疗效和融合情况以及近期并发症.结果:32例病人均获随访10~36月,平均16月,骨性融合时间3~8月,平均4.2月,优良率86%,改善率96%,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操作简单、脊髓减压充分,症状改善明显.内固定牢靠、融合率高、近期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作者:汪银魁;邓永发;马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基因+491C/T多态性与新疆男性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的关系.方法: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175例30岁~60岁男性哈萨克族人(83例EH者与92例血压正常者)为研究对象,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491C/T基因型,并观察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该人群中分布及其差异.结果:只检测出两种基因型CC、CT,分布频率为97.71%、2.29%,等位基因C、T频率为98.86%、1.14%.CC、CT在EH组分布频率分别为95.18%、4.82%,正常血压组中未检出CT基因型.经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间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β2-AR基因+491C/T多态性与新疆男性哈萨克族人EH尤其是高收缩压相关联,提示该多态性可能是男性哈萨克族人EH的易感因素.
作者:王红梅;胡君丽;刘辉;李涛;周玲;李南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ducible,iNOS)和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 1,HO-1)在人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它们与肝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17例尸检正常肝组织中iNOS和HO-1的表达,同时以抗CD34标记内皮细胞,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MVD),并分析iNOS和HO-1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的iNOS阳性表达率为94.6%,MVD均值为144.30±15.3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肝癌组织中HO-1的阳性表达率为89.3%,MVD均值为133.60±13.90,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肝癌组织中的iNOS和HO-1高阳性表达,两者呈正相关.iNOS和MVD呈正相关,提示了iNOS的表达促进了肝癌组织的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何建伟;郑勇;曹薇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肌肉注射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之一,但因各种原因造成注射时出现晕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门诊注射室行肌肉注射共有16820例次,其中发生晕厥20例.经合理而及时的处理,患者晕厥均很快得到消除.现将20例发生晕厥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许德云;蒋晓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儿童越来越多,他们头部和四肢的血管肉眼无法看清,对他们行静脉穿刺时护士一般都凭感觉,往往成功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通过多年临床积累,我们总结出一种对肥胖儿静脉穿刺的方法.一般选择手背、足背静脉和大隐静脉,此血管直,管径较大,采用此方法,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晋红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