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葛肖艳;康燕飞;成静

关键词:高低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
摘要:目的:分析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时的优点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9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均选用低频(3.5MHz凸阵探头)和高频(7.0MHz线阵探头)超声对其进行右下腹部检查,对比超声及手术后结果,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90例患者中,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5.56%( 32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9%(80例),两种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49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高频超声对各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低频超声,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也不断上升.结论:高频超声能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性宫颈炎1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宫颈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15例结核性宫颈炎病例,分析总结临床病史、病变特点,同时对结核性官颈炎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15例结核性官颈炎临床表现与官颈癌相似,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官颈糜烂、结节状肿物、官颈溃疡.其中临床诊断疑为官颈癌8例、慢性官颈炎、官颈糜烂3例、宫颈增生性息肉2例、子宫体内膜结核及疑为内膜癌各1例.发病年龄28~53岁,平均33岁.结论:结核性宫颈炎的诊断要与临床和病理相结合,必要时应对官颈管和子宫内膜进行分段诊刮.

    作者:刘旭伟;缑文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20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20.5%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33%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12.5%的患者焦虑抑郁并存.性别、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护理人员应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刘彩华;王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新疆3个家系HCM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MYH7)突变位点.方法:对3个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3~23外显子及附近上下游序列采用DHPLC及直接测序分析.结果:P、L、Y三个家系的先证者具有MYH7基因错义突变,测序结果显示:发现三个家系患者MYH7基因均有一定的突变.P家系21号患者MYH7基因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外显子3存在密码子Thr63第三位密码子c>t转换及19号内含子第90位的a>g的转换.L家系发现外显子3存在Thr63第三位密码子c>t转换,并且,第14外显子有单碱基突变,造成Thr441 Met,在中国人中是首次发现.Y家系其他成员测序结果发现携带有第8外显子后一位碱基存在t>c突变.结论:MYH7基因在HCM家系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不同突变基因型以及基因突变携带个体在临床表型上有所差异.采取基因突变检测和分析,有利于对HCM家族成员的诊断、患病风险预测及疾病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忠伟;冯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螺旋CT薄层扫描与图像后处理在胆总管低位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轴位图像结合图像后处理MPR、CPR软件来显示和分析胆总管低位梗阻的病变影像特征,旨在提高胆总管低位梗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收集我院近5来年收治或转上级医院确诊的43例完整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对其CT表现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临床病理随访结果43例均为低位梗阻.全部病例均行MPR和CPR后处理重建,图像成功率为100%;仔细观察轴位图像并结合后处理重建病变拟出影像诊断.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更薄,采用轴位图像并结合MPR、CPR后处理图像,客观提出影像学诊断,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了有利依据.

    作者:桂东川;王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左房黏液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左心房黏液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卧床休息,改善心功能,加强肺功能锻炼,避免栓塞、猝死及心律失常.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顺利恢复.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严密监护、及时手术、预防并发症是患者恢复的关键.

    作者:宋红霞;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时的优点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90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术前均选用低频(3.5MHz凸阵探头)和高频(7.0MHz线阵探头)超声对其进行右下腹部检查,对比超声及手术后结果,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90例患者中,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35.56%( 32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8.89%(80例),两种超声检查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性阑尾炎22例,化脓性阑尾炎49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高频超声对各型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低频超声,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也不断上升.结论:高频超声能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

    作者:葛肖艳;康燕飞;成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Propex根管测量仪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Propex根管测量仪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中的准确性.方法:将临床上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376颗、926个根管分三组,A组:各型牙髓炎患牙152颗367个根管;B组:急性根尖周炎患牙121颗294个根管;C组: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03颗265个根管,均使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按测量长度预备根管后插入主牙胶尖试尖摄X线牙片,测量牙胶尖距根尖的距离,验证其准确性.结果:A、B、C三组准确率分别为92.37%、91.16%、84.15%.结论:Propex根管测量仪安全、可靠,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但对于根尖周组织破坏严重的患牙其准确率会降低.

    作者:石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中体会

    目的:探讨对颈部粗短、特殊体位的患者实施快速有效地气管切开术的方法.方法:先常规做颈部横切口,分离达环状软骨,在手指指引下PDT套管针应用置入气管套管.结果:5例病人均在2~5分钟之内置入气管套管,出血量5 ~10 mL.结论:采用常规气管切开口与PDT套管针联合应用对特殊体位的病人实施气管切开术是行之有效地方法.

    作者:尹秋鸿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慢性布鲁氏菌病影像学分析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慢性布鲁氏菌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诊断为慢性布鲁氏菌病的X线、CT资料.结果:X线示7例腰椎椎体出现不同程度骨质破坏,椎体边缘骨质结构紊乱,局部皮质线消失,穿凿样骨质破坏,呈局限小圆形缺损灶,上下关节面不规则,2个以上椎体骨质改变1例,1例伴椎旁和前纵韧带钙化,骨桥形成,在椎旁前缘有条索状钙化阴影.2例椎体轻度变扁楔形变.结论:X线、CT对慢性布氏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闫卫民;张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5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分类管理及护理

    对2009年博乐市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管理和精心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对本地区此类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有所指导.

    作者:纪红;策红曼;巴哈尔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目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实质为通过“医患合作,患者互助,自我管理”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医疗费用支出.该文从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干预内容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对患者自我管理进行探索,深入了解患者自我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叶丹;鲁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164例的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64例误诊的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因为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易被误诊为其他各系统疾病.多为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黄疸型肝炎、消化道疾病等.结论:减少误诊的关键在于熟悉老年甲亢症状的不典型性,对难以解释的各系统表现应尽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朱红梅;王小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ECRG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 ECRG2)的多态性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基因型分布特点及其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PCR - SSCP技术检测94例哈萨克族食管癌和100例哈萨克族正常对照人群血样中ECRG2外显子4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基因型及其分布特点.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正常人群血样组织中ECRG2 STR呈多态性,可分为3种类型:T℃A3/TCA3,TCA4/TCA4,TCA3/TCA4,3种基因型在食管癌和对照组中构成比分别为22.3%、30.9%、46.8%和10%、56%、34%,经卡方检验,哈萨克族食管癌及正常对照组中3种基因型总构成比有显著差别(x2= 13.589,df=2,P<0.01);3种基因型在哈萨克族有转移的食管癌组中分布分别为47.8%、8.7%、43.5%,在无转移的哈族食管癌组中分布为14.1%、38.0%、4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77,df=2,P<0.01);在哈萨克族人群中,携带TCA3/TCA3基因型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比TCA4/TCA4基因型个体高4.06倍(95%的可信区间为1.69 ~9.74).结论:ECRG2基因TCA3/TCA3基因型与TCA4/TCA4基因型比较,增加了哈萨克族患食管癌的风险.

    作者:顾立怡;赛丽曼;侯晓丽;陈湘川;李锋;刘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酒精诱发他汀致老年横纹肌溶解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5岁,三小时前饮酒(36度150 mL白酒,其他人饮后无碍)后突然不能站立就诊.既往史:高血压20年,冠心病22年,糖尿病20年.平时服用倍他乐克12.5 mg,2/日,阿托法他汀钙20mg,1/晚,阿卡波糖100 mg,3/日.门诊查体:血压140/70 mmHg,脉搏70次/分,意识清,精神好,口唇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抵抗,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0级.

    作者:田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ERCP+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 - papillotomy,EST)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窥镜中心自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行ERCP+ EST取石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实施56例行ERCP+ EST+取石术,38例一次取净结石,18例二次取净结石,5例ERCP未成功,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ERCP手术中护士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它是ERCP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沈芸;张俊瑶;康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导尿致包皮嵌顿6例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降低男性导尿术后包皮嵌顿发生.方法:对导尿后包皮嵌顿6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包皮过长是包皮嵌顿解剖基础,上翻包皮未及时复位是根本原因.结论:在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及时将上翻包皮复位,能有效阻止包皮嵌顿发生;对男性留置尿管患者,规范尿道口消毒,及时发现包皮嵌顿,尽快处理,可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郑贵华;谭玲;孟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乳腺磁共振在隐蔽性原发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腋窝发现孤立转移灶,但临床物理检查及乳腺钼靶片在同侧乳腺未发现局灶性病变的患者中,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对原发性乳腺癌检测和定位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女性组织活检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乳房切除术8例,保乳手术4例,术前使用磁共振增强序列扫描同侧乳腺,检测有无异常强化区域,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异常强化区域与其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在12例病人中,9例(75%)在乳腺MRI中出现强化,并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乳腺癌,其中8例为团块型强化,1例为区域型强化;2例病人乳腺MRI为阴性,并在手术切除乳腺组织中没有找到癌细胞;1例病人在乳腺MRI上出现局灶性强化,但在手术切除组织中未找到癌细胞.结论:在大多数可疑隐蔽性原发乳腺癌病例中,乳腺MRI增强扫描能够检测出原发肿瘤并指导外科治疗,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乳腺切除.

    作者:尹喜;张浩;王成伟;张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结合实例谈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和方法.方法:通过实例,对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结论:基层医院应大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班新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短波结合针灸治疗面瘫38例临床观察

    2003年3月~ 2006年1月,作者运用超短波和针刺结合治疗面瘫38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组38例为门诊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20~67岁,病程10天至20天;对照组36例也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25 ~ 53岁.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抗病毒及激素静脉点滴7~10天的治疗过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几例患者口服中药制刺为牵正散加减.均经神经内科医生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陈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55例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护理.结果:55例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无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此项技术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离床下地早,住院时间短,做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取得手术成功和实现术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玉兰;周朝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