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m-o-loke夹联合超声刀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邓昌辉;刘江文;夏军强;龚建军;王晨;全德峰;王蓉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hem-o-loke夹
摘要:目的:分析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使用hem-o-loke夹和超声刀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采用hem-o-loke夹联合超声刀治疗46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46例中除4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该手术方法疗效好,简单易行,腹腔仅留1~2枚hem-o-loke夹,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应成为老年人阑尾炎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寓感恩教育于妇产科学教学之中

    感恩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把学生感恩教育贯穿到妇产科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将学生感恩教育纳入教改方案.

    作者:李福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附3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临床高度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及不明原因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用多层面螺旋CT行薄层扫描并结合三维重建,分析有无异物及确定异物位置,并经手术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患儿36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气管异物63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31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66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190例,阻塞性肺炎97例,肺不张7例,肺脓肿1例,气管破裂1例,纵隔气肿3例,胸水1例.以上病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并顺利取出异物.结论: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有效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技术,能较准确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并及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应作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热孜万古丽·阿不力克木;赵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2例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64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3%,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文比较常规与综合治疗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性,综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做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新玲;付丽萍;谭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胡杨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目的:体外评价胡杨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探究胡杨叶水提物的生物活性.方法: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胡杨叶水提物进行萃取处理得到不同的极性部位并采用DPPH法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样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在相同浓度下胡杨叶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而水层样品对DPPH自由基几乎没有清除能力.结论:测定了胡杨叶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胡杨叶中抗氧化相关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胡杨叶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

    作者:郑永刚;刘艳芳;唐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IL-17结构及其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

    IL-17的发现已有20年,IL-17由CD4+T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TH17细胞分泌的IL-17结合于靶细胞后可以促进炎症趋化因子、急性期蛋白、中性粒细胞聚集,从而在机体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在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的研究发现在这些疾病中均存在IL-17的高表达,IL-17与其他分子协同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宫颈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等的研究中均发现存在IL-17的高表达.IL-17可以促进慢性炎症的进展,引起组织增生,促进组织癌变,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对II-17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深入,可以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地力下·司马义;李锋;张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颌恒侧切牙畸形根面沟致额外根1例报告

    上颌侧切牙畸形根面沟导致额外根者较为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31岁.因前牙反复溢脓、松动、伸长明显1年就诊.检查:口腔卫生差,牙石(+++),色素(+++),(坦)冠色暗,松动Ⅲ度,远中向扭转约30°,切向伸长,冷热诊无反应,叩诊略感不适,探(一),无龋,唇侧根尖区龈粘膜形成窦道,挤压溢脓,并探及5mm牙周袋,腭侧见深畸形根面沟,并顺沟向下可探入7 mm窄牙周袋,挤压根尖区龈粘膜溢脓.X片示(乜)根周及根尖区有明显骨质吸收区并伴额外根.诊断:(睦)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畸形根面沟伴额外根.治疗:因患牙根尖及牙周骨质破坏大,松动明显,预后不佳,给予拔除,后期义齿修复.

    作者:吴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NICU患儿的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的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方法:对NICU患儿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N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要科学和有效的控制NICU院内感染.结论:切断院内感染的途径,就可将NICU患儿院内感染有效降低.

    作者:陈月芝;杨友卓;汪黎;阮卫华;杲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暴马丁香茎皮的显微鉴别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茎皮进行显微鉴别,并对其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粉末制片法和石蜡切片法获得药材的显微结构特征.采用比色法,通过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及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评价药材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得到暴马丁香茎皮的显微鉴别特征;同时显示了药材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羟自由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以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对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论:为暴马丁香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依据,并证明暴马丁香茎皮提取物体外具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李莉娜;孙向彬;王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病科临床教学查房探讨

    老年病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将医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老年病科医师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教学查房是对实习医师进行带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病科临床教学查房的教学思维也应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的提高与更新,探索与建立更适合老年医学特点的医学教育模式及方法.

    作者:陈建莉;刘秀英;蒙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HCM家系MYH7基因突变筛查研究

    目的:研究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检测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主要致病基因β-肌球蛋白重链(beta-myosin heavy chain gene,MYH7)突变情况.方法:采用DHPLC结合DNA测序方法对3个新疆地区HCM家系成员的MYH7基因8、14外显子及附近上下游序列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其中一个家系中发现MYH7基因14外显子中存在Thr441Met突变,该突变在中国人中是首次发现.另外两个家系也发现有不同位点的突变.结论:MYH7基因在HCM家系中具有较高的突变率,不同突变基因型以及基因突变携带个体在临床表型上有所差异.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有利于对HCM家族成员的诊断、患病风险预测及疾病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忠伟;冯秀丽;王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术后眼压的变化.方法:分两组观察白内障超乳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变化,第一组病人选择单纯老年白内障患者236人(386眼),第二组病人选择前房相对浅而未有青光眼病史的病人64人(72眼),术前、术后眼压观察.结果:手术后,第一组病人眼压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第二组病人眼压降低较术前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会有下降,对于前房浅房角窄的病人更加明显,可作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前驱期或临床前期且伴有白内障的一种降低眼压的手术方法.

    作者:袁新建;李晶;丛爱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和nm2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目的:探讨癌基因Her-2、抑癌基因nm23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nm2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E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及肿瘤大小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2)PR表达与癌组织分化、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3)Her-2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4)乳腺癌Ⅰ期nm23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明显高于Ⅱ、Ⅲ期乳腺癌,nm2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5)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nm23表达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与Her-2表达呈负相关;癌组织中Her-2与ER表达呈负相关,与PR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R、PR、Her-2和nm23的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

    作者:刘旭伟;缑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胆囊穿孔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胆囊穿孔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2例胆囊穿孔患者多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胆囊穿孔CT影像上常见的直接征象是胆囊壁中断,邻近中断处胆囊壁表现为粘膜皱襞样,其次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壁中断处胆囊旁积液或积液量较多是主要的间接征象,对帮助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胆囊穿孔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春燕;伍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

    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症的护理经验.对21例一氧化碳中毒并发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患肢的护理、预防肾衰竭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康复期护理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玲;刘茂辉;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浒苔多糖对机体免疫及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浒苔自古以来即为食用和药用藻类,其主要成分浒苔多糖存在于藻体细胞中.据实验研究发现,浒苔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降脂、降糖以及抗菌抗病毒等诸多的生物活性.本文就浒苔多糖对对机体免疫及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冷扬;刘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19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睾丸微石症(TM)的影像特征及临床体会.方法:从睾丸的大小、形态、回声、血流等几个方面回顾性分析19例TM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主要表现为睾丸实质内稀疏、散在或聚集分布的强回声点,双侧多见,直径约1~3mm,后方无声影,部分伴彗星尾征.睾丸内可见星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结论:TM具有特征性超声影像表现,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信息.

    作者:马建红;宋军;郝奕;郑忠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79例阿托伐他汀临床应用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临床降脂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79例高脂血症按血脂异常危险分层分为3组,分别给以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口服:A组10mg,B组20mg,C组40mg,每晚10时口服.观察3组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分别在服药2周、4周后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水平.结果:服药后3组中个别患者出现肌痛及消化道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3.28%,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上述症状轻微,可耐受.服药2~4周后谷丙转氨酶(ALT)出现异常升高,3组中轻度增高(<3倍)发生率分别为1.96%、2.97%、6.56%,3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LT明显增高(>3倍),3组发生率分别为1.96%、5.97%、13.11%,3组间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患者在减、停药物后随访4~6周,转氨酶均恢复正常.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及使用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指标情况下,临床使用不同剂量(10~40mg/d)的阿托伐他汀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郭继东;王喜萍;范艳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及家属基础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以本院165例住院患者及家属为调查对象,调查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需求,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超过50%患者表示在住院过程中希望家属参与基础护理,而护士起到指导作用;除物理降温外,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需求无显著差异;除打饭、打水外,家属及患者对基础护理需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基础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家属的指导,使患者出院以后能得到很好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万岐江;卫鹏羽;叶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中汞泄露的健康教育

    本文通过对有关汞泄露知识的学习,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汞泄露的预防措施,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汞泄露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全面了解汞泄露的知识并加以预防,减少汞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金华丽;闫新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梗塞合并心衰、酸碱平衡紊乱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塞合并心力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36例脑梗塞合并心力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例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脑梗塞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与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相互加重病人病情及治疗措施.结果:36例经适当治疗后,存活32例,神经功能恢复状况较为理想.结论:脑梗塞合并心力衰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各种合并症,以及合并症可能造成的危害,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宝音;才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