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关节型布氏杆菌病29例治疗分析

杜美玲;周静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中西医疗法, 骨关节型, 理疗, 中药塌渍离子导入
摘要:目的:观察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辅以理疗、中药塌渍离子导人综合治疗骨关节布氏杆菌病.结果:综合治疗2个疗程,治愈24例,基本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为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明显优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声触诊组织量化对3组共119例受检者肝脏右叶检查,分析VTQ值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受检者肝脏VTQ值有显著差异(P<0.05),VTQ可区别慢性乙肝和早期肝硬化的VTQ值截断值为1.86m/s,其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敏感度83.1%,特异度63.4%.结论:VTQ技术可以定量反应肝组织硬度信息,对早期肝硬化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梅勇;周程;袁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予以护患沟通,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纠纷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41/4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0.7%(39/43),组间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护患纠纷,其发生度为7.0%(3/43),研究组中未发生护患纠纷,其发生率为零,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护理期间,实施护患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陈惠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疆石河子地区放置宫内节育器266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女性266例为研究对象.结果:从随访情况得知,节育器位置、形态异常者占总纳入人数的10.90%,为人数多的一类因素,其次腰腹痛、性交痛的情况较常见,多数性交痛患者经尾丝修剪术后有所缓解,因此而取出节育器者较少.月经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经对症治疗大部分患者月经可以恢复正常.结论:宫内节育器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仍较为常见,作为医务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患者传达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龚燕;李军;王晖;孙慧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

    消化道出血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心病术后较为常见的出血并发症,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且可由于治疗矛盾引起支架内血栓,从而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PCI围手术期在抗栓和消化道出血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现在必须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分析两例典型病例PCI术后表现及并发症治疗,认为发生消化道出血时,根据出血程度,可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停用氯吡格雷或者继续服用氯吡格雷,同时给予消化道出血的一般治疗,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可及时有效控制消化道出血,且尽可能避免支架内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岳;黄春;刘克坚;杜广胜;邱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关节型布氏杆菌病29例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辅以理疗、中药塌渍离子导人综合治疗骨关节布氏杆菌病.结果:综合治疗2个疗程,治愈24例,基本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为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型布鲁氏菌病明显优于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美玲;周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Fabry病GLA基因突变及临床表现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Fabry病患者的GLA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现,探讨Fabry病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个Fabry病家系成员中所有患病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定GLA基因的突变类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基因型为g.1028-1029delAA的Fabry病患者中男性患者的临床症状重于女性患者,半合子男性有典型临床表现如血管角质瘤、肢端疼痛以及心、脑、肾等损害,女性杂合子仅表现为肢端疼痛等症状;在对照组人群中也存在GLA基因突变,为1号外显子1390位点的错义突变(1390A>G),但患者无临床症状.结论:即使相同基因型的Fabry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GLA基因突变中可能存在非致病型.

    作者:李娟;张德莲;杨学磊;郑灵玲;李南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缺血修饰蛋白对心源性胸痛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在心源性胸痛患者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的差异性,分析缺血修饰蛋白在早期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按照胸痛发作时间,在到达急诊科即刻(胸痛发作3小时内)、6小时、24小时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测72例心源性胸痛患者及33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缺血修饰蛋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分析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中IMA水平的差异性,同时观察在心源性胸痛患者缺血修饰蛋白的变化趋势.运用ROC曲线,探索本实验室早期筛查心源性胸痛的白蛋白-钴结合试验(ACB)截断值.比较IMA与cTnI对早期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首诊即刻(胸痛发生3小时内)和胸痛发作6小时,急诊心源性胸痛患者缺血修饰蛋白分别为71.3U/mL和75.7U/mL,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动态观察心源性胸痛组缺血修饰蛋白水平变化:在胸痛发作3小时即可明显升高,在胸痛发作6小时仍上升,胸痛发作24小时回落至正常水平.缺血修饰蛋白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当临界值取68.30U/mL,1M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7%和79.4%.在胸痛发作早期(小于3小时),与肌钙蛋白Ⅰ相比,缺血修饰蛋白诊断缺血性胸痛的灵敏度高,分别为84.7%和65.26%.结论:缺血修饰蛋白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可在胸痛发作早期,用于鉴别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IMA>68.3U/mL需考虑为心源性胸痛诊断.

    作者:刘国荣;郭东风;张晨君;许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柱状上皮外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中有症状的柱状上皮外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柱状上皮外移患者490例,分为三组,聚焦超声治疗136例(A组),激光治疗165例(B组),药物治疗(C组)18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三种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59%、94.54%、39.68%,治愈率分别为:77.21%、78.19%、15.34%,三组副反应比较:A组与B组中发生阴道排液的患者分别有45例和134例,发生阴道流血的患者分别为11例和51例.B组发生结痂的病例为124例,瘢痕形成的患者分别为21例.结论:聚焦超声对柱状上皮外移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赵霞;李慧;单红英;王冲;张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在隐匿性消化道穿孔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隐匿性消化道穿孔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39例隐匿性消化道穿孔患者,多排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隐匿性消化道穿孔CT影像上常见的直接征象是:胃、肠道壁局部中断,邻近胃、肠壁及粘膜水肿;穿孔周围少许腹腔游离气体影;胃、肠壁中断处周围可见少许积液、周围小范围脂膜炎是其间接征象.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隐匿性消化道穿孔在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梅友泉;伍强;卓兵芝;庞华军;赵峰;鄢潞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顽固性心衰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顽固性心衰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人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CBP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CBP组)与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各20例.观察治疗8小时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以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小时后,CBP组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小时后,两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但CBP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01).CBP治疗中有2例出现低血压,未出现出血、栓塞、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CBP能降低顽固性心衰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旭;刘加明;金鑫;刘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钙素原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4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成人患者120例,门诊健康体检病人30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细菌性肺炎合并SIRS组、非细菌性肺炎组、非感染SIRS组及健康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的外周血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痰细菌培养、血培养等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细菌性肺炎合并SIRS组、细菌性肺炎组、非感染SIRS组、非细菌性肺炎组、健康对照组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5.32±1.98、3.69±1.60、1.64±1.40、0.33±0.13、0.25±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98,P<0.01);两两比较显示,细菌性肺炎组、细菌性肺炎并SIRS组、非感染SIRS组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u值分别为8.000、81.000、20.000,P值均<0.01);且细菌性肺炎合并SIRS组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其余感染组(u值分别为11.000、45.000、3.000、4.500,P均<0.01).对细菌培养阳性患者的降钙素原和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r为0.499.取0.5mg/L为临界值,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敏感度为32.6%,特异度为100%;而临界值为0.235mg/L时,敏感度为53.9%,特异度为100%,诊断正确率为53.9%.PCT与IL-6相关性较其它炎症指标更好.结论:降钙素原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合并SIRS时.适当下调降钙素原临界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敏感度.

    作者:汪晓宇;李站领;彭勋;吴玉杰;李庆涛;赵奇;赵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的部门及隐患类型,寻找相应预防措施,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12月所有新生儿资料,共1 598例,其中产房组(自然分娩)959人,手术室组(剖宫产分娩)639人,产科病区组1 538人,新生儿科188人(手术室直接转入4人,病区转入128人,产房转入新生儿科56人),分析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的各部门及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1 598例新生儿,共发生新生儿安全隐患42例,发生率为占2.63%.产房组、手术室组、产科病区组、新生儿科安全隐患发生率分别为:1.()4%、0.63%、1.040%、6.38%.产房组、手术室组、产科病区组、新生儿科发生安全隐患的类型占各组构成比多的分别是:高危新生儿急救处理、技术水平、腕带脱落、管理路径不当.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安全隐患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新生儿安全隐患发生而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发生的类型,找到各部门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好预见性护理,尽量减少各种护理安全意外的发生.

    作者:徐文萍;肖玉婷;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鲑鱼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对骨密度及1,25-(OH)2D3的影响

    目的:研究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对骨密度和血清1,25-(OH)2D3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我科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周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鼻喷剂1次/天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的变化、血清1,25-(OH)2D3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治疗组患者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更好地改善骨密度,提高血清1,25-(OH)2D3水平.

    作者:冯罡;王晓丽;尹亮;李军;常向云;孙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对局灶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生存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局灶性胃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确诊为局灶性进展期的老年胃癌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5例,术后辅助化疗组45例,均给予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TCF)方案进行化疗.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手术效果及化疗并发症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完成4个周期化疗患者为30例(66.67%),术后辅助化疗组为15例(3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P<0.05.新辅助化疗组手术完全切除39例,术后辅助化疗组完全切除3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完全反应率为6例(13.33%),部分反应率为24例(53.33%),与术后辅助化疗组对比,x2=4.46及x2=32.32,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组的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10/45),术后辅助化疗组为40%(18/45),组间比较,x2=3.3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局灶性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效果,提高化疗效果,不良反应减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长风;黄娜;于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及发病形式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发病形式的差异.方法:采用统一的PD调查表对新疆地区293例PD患者、264例自然对照者进行评定,以对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可能影响因素、发病形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PD组中,认知障碍可能与受教育年限、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DPRS)第Ⅲ部分(UPDRS-Ⅲ)相关(均P>0.05).进一步按民族分层:①在汉族PD组中,认知障碍可能与发病年龄(age at onset,AAO)、受教育年限、病程、UPDRS-Ⅲ相关(均P>0.05).②在维吾尔族PD组中,认知障碍与可能AAO、受教育年限、病程、Hoehn-Yahr(H-Y)病情分级、UPDRS-Ⅲ相关(均P>0.05).(2)以单纯运动迟缓为首发症状汉族多于维吾尔族(P<0.05);首发部位以双下肢首发汉族多于维吾尔族(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D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发病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作者:肖艳;宋秋霞;李燕云;张晓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BNP、TNI、LVEF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钠肽(BNP)、肌钙蛋白(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并探讨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5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心电图估测梗死范围的大小(大范围梗死组、中范围梗死组、小范围梗死组,每组各25例),测定血液中BNP、TNI含量,并利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值,研究梗死范围与BNP、TNI、LVEF的相关性.结果:大范围心梗组、中范围心梗组、小范围心梗组3组中BNP、TNI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在大范围心梗组、中范围心梗组、小范围心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行3个心梗组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BNP、TNI、LVEF与梗死范围具有相关性,梗死面积越大,BNP、TNI浓度越高,LVEF越低.

    作者:范艳慧;刘鲁娜;王喜萍;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PCEA镇痛治疗206例报告

    前列腺电切术后切口疼痛及膀胱无抑制性的痉挛性收缩,导致病人尿道疼痛、尿急、甚至继发出血.我院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206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治疗,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新荣;徐成;吴智国;袁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肌钙蛋白I(TNI)水平与脑钠肽非氮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衰患者66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我科非心衰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TNI水平,根据NTpro-BNP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NTpro-BNP≤300ng/L) 13例、B组(300ng/L< NTpro-BNP< 600ng/L)20例和C组(NTpro-BNP≥600ng/L)33例,观察血浆NTpro-BNP和TNI之间的关系.结果: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TNI水平和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内比较,Ⅱ级<Ⅲ级<Ⅳ级(P<0.05);A、B、C三组TNI水平、NYHA分级比较,C组>B组>A组(P<0.05);血浆NTpro-BNP与TNI呈正相关,r=0.61.结论:心衰患者TNI水平与NTpro-BNP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患者心衰越严重,血浆NTpro-BNP水平越高,TNI水平越高.

    作者:努尔巴哈提;莎瓦尔妮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有创通气治疗危重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65例急性呼衰患者.对65例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测定治疗前、治疗后6h动脉血乳酸及动脉血气,计算6h乳酸清除率.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5例),以动脉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限,分为高乳酸清除率(≥10%)组(46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1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之间相关数值的差异.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动脉血乳酸、APACHE Ⅱ评分、pH值、PaO2、PaCO2及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比较动脉血乳酸、PaO2、PaCO2及氧合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pH值、APACHEⅡ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27%±9%)明显高于死亡组乳酸清除率(12%±4%),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15.21%)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42.10%),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范丽丽;景建军;唐广宁;陈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一般资料;通过实验室检查对孕24 ~ 28周孕妇进行糖耐量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结果:(1)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分组,低体重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为23.31%,正常体重组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为35.1%,超重组检出率51.96%,肥胖组检出率为50%,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空腹血糖与体质量指数相关系数是0.1312,95%可信区间(0.0568,0.2042),P<0.05;餐后1小时血糖与体质量指数相关系数0.267,95%可信区间(0.2204,0.3125),P<0.05;餐后2小时血糖与体质量指数相关系数0.2266,95%可信区间(0.179,0.2732),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检出率随着体质量指数有增高的趋势,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妊娠期糖尿病呈正相关.

    作者:李爱玲;韩晓华;杨艺君;李晓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