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PDCA循环优化我院病历管理研究

崔晓红;陈咏梅

关键词:PDCA循环, 病历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历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对我院病历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对人员、管理、环境三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实施效果检验、问题反馈等,不断优化我院病历管理.结果:与未使用PDCA循环对我院病历管理相比较显著的降低了出院医嘱缺失和过简率(x2=145.576,P=0.000)、诊疗经过缺失和过简率(x2=84.348,P=0.000)、症状及体征缺失和过简率(x2=61.096,P=0.000)、书写超时率(x2=75.851,P=0.000).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历管理,可不断的优化病历管理制度,使病历书写标准化.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兵团第四师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第四师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干预前后的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估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索干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导防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四师18个团场抽取目标人群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以健康教育干预前3个团场基线数据作为对照,干预期间对第四师布病项目团场重点人群开展入户宣传以及行为习惯干预(主要包括发放宣传册、防护用具等健康教育措施),对干预团场布病重点人群定期进行健康知识问卷入户调查,对干预组的布病知晓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对干预前后布病知识知晓评分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性别(男:干预前/后=69.85±32.7分/92.39±11.01分,P<0.001;女:干预前/后=65.54±35.98分/90.98±15.43分,P<0.001.)、年龄段(P均<0.001)、民族(P均<0.001)、职业(P均<0.001)布病知晓总评分干预后均高于基线得分,单个问题知晓情况评分中,布病基础知识(症状、治疗、传播途径等)、防护知识(危险行为、防护用具使用)除个别问题外知晓评分也均高于干预前评分,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后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次所实行的干预措施值得在四师布病防治中推广.

    作者:刘洋;刘丰;关文萍;皇雅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疆石河子市某社区中心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利用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新疆某中心城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现状,探讨提高基本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的措施.方法: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的数据对2016年0~7岁儿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非新疆儿童的新生儿访视率、丙酮尿症筛查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率分别为88.61%、73.91%、88.41%,新疆户籍儿童为99.14%、94.92%、97.46%.新疆户籍和非新疆户籍儿童在保健覆盖、新生儿访视、新生儿丙酮尿症筛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为了促进新疆非户籍儿童的保健服务利用,需要建立流动儿童的连续性服务机制,加强流动儿童保健利用的监督体系.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对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25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时间段院内尚未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仅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流程;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25例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干预组,护士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手术治疗,术式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对照组25例患者中,2例(8%)患者存在术后穿刺部位出血、胆汁外漏情况;有1例(4%)患者出现感染早期征象,经过临床及时用药与冲洗后,症状改善,患者无脱管情况发生;干预组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表现,引流顺畅,手术成功;对照组患者对于术后引流管护理、健康宣教、护患交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评分较低,干预组较高,P< 0.05.结论:针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接受手术患者,采取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情况发生较少,且对临床服务评价较高.

    作者:殷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应用个性化持续健康教育提高维吾尔族产妇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应用个性化持续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维吾尔族产妇母乳喂养方式,促进母婴健康.方法:将600例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维吾尔族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方式,即采取集中进行讲座、个体管理、互动讨论、预防指导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喂养方式对比x 2=394.271,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卡方检验结果显示1个月喂养方式选择x2=125.555,P=0.000,3个月喂养方式选择x2=151.251,P=0.000,6个月喂养方式选择x2=117.465,P=0.000.结论:个性化持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维吾尔族产妇母乳喂养方式,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邱红;吴小军;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疆某石化基地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与不同民族之间差异的研究

    目的:探讨某石化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不同民族员工之间的差异,为实施员工心理帮助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公司全体员工SCL-90量表测试结果,计算SCL-90量表的各因子得分、总分的均值及其标准差,并与全国常模及新疆职业人群常模进行比较;比较各民族组间的各因子均值、总分是否有差异;比较不同民族男女阳性率的差异.结果:SCL-90量表测试结果除躯体化与全国常模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与全国常模及新疆职业人群常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民族之间各因子得分、总分进行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4个因子得分在不同民族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因子得分与总分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企业员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及新疆职业人群;不同民族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这几个方面表现有所差异.

    作者:张丹妮;蒋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PDCA循环优化我院病历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历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对我院病历管理进行优化,通过对人员、管理、环境三个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计划、具体实施、实施效果检验、问题反馈等,不断优化我院病历管理.结果:与未使用PDCA循环对我院病历管理相比较显著的降低了出院医嘱缺失和过简率(x2=145.576,P=0.000)、诊疗经过缺失和过简率(x2=84.348,P=0.000)、症状及体征缺失和过简率(x2=61.096,P=0.000)、书写超时率(x2=75.851,P=0.000).结论:将PDCA循环应用于病历管理,可不断的优化病历管理制度,使病历书写标准化.

    作者:崔晓红;陈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期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数据波动情况,探讨妊娠期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妇女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孕妇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结果:妊娠晚期,孕妇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频率较高,且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妊娠早期、中期,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生概率高.结论:妊娠期妇女随着怀孕周期延长,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会逐渐增加,妊娠晚期心律失常表现为明显,临床治疗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石鑫;张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并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并认知障碍患者的预后及血清Hcy 、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63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87例和对照组患者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90天后行NIHSS,MMSE和ADL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90天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90天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观察组在治疗90天后NIHSS、MMSE和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治疗90天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52.9%)也高于对照组(3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天后,两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血脂(TC,TG,LDL-C,HDL-C)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并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调控血清Hcy、hs-CRP和血脂水平.

    作者:陈枫;刘丹;张庆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索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期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或住院诊断为ACOS、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收集三组患者的一般信息、FeNO、肺功能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结果:纳入的患者中,哮喘组共32例,男8例,女24例;COPD组共28例,男17例,女11例;ACOS组共23例,男14例,女9例.哮喘、COPD及ACOS三组间FeNO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哮喘组与COPD组、COPD组与ACOS之间FeN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哮喘与ACOS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NO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486,P<0.05);同理FeNO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相关性分析结果示二者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6,P>0.05).结论:根据FeNO的测定可以有效地区分哮喘与COPD、ACOS与COPD,但不能区分哮喘与ACOS.

    作者:成芳娟;牟向东;关键;许西琳;宋丽军;刘冬;梁文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在泌尿男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尿道精囊镜技术诊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顽固性血精患者19例,精囊囊肿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导丝引导下经前列腺小囊途径进入精囊.结果:19例血精患者中发现精囊结石12例,其中左侧精囊结石9例,右侧精囊结石3例.早期3例精囊镜操作因射精管开口寻找困难以及进入精囊困难而失败,其余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6~12个月,14例顽固性血精患者症状均有所好转或消失,2例精囊囊肿随访均未见复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对顽固性血精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是处理精囊疾病的有效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松;李应龙;倪钊;王勤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非药物排痰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非药物排痰方法在COPD患者中的研究有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COPD患者非药物排痰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卫鹏羽;李海燕;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PCs联合胚胎鼠跖骨血管形成模型建立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对胚胎鼠跖骨周围芽生的管状结构面积进行量化,探讨加入血管形成模型的相对适合的EPCs细胞量,并为EPCs联合胚胎鼠跖骨血管形成模型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改良差时贴壁培养法提取EPCs,与胎鼠跖骨共培养14天后,进行CD31免疫染色,用IPP对染色阳性面积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不同EPCs细胞数量处理组的胎鼠跖骨,可根据其周围芽生的管状结构面积的量化来分析模型中EPCs的活性;加入数量为5×104个EPCs时,胎鼠周围芽生的管状结构的面积大(P<0.05).结论:初步构建了EPCs联合胚胎鼠跖骨血管生成实验模型,并探讨了模型中EPCs的适数量.

    作者:万龙飞;张宏伟;王小义;葛权虎;程文哲;董丹;陈聪哲;陈雪玲;吴向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石河子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第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分析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石河子市第3社区参加慢性病随访管理中的589名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根据是否达到中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0 mmol/L)将调查者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和血糖控制未达标组,运用卡方检验分析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结果:(1)本研究得到有效问卷574份,石河子市第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59.01%;(2)本研究中60.10%患者能规律服药,61.67%的患者能做到糖尿病饮食,32.75%的患者能经常运动,64.81%患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60.28%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好;(3)年龄大、退休者、规律服药、糖尿病饮食、经常运动、有健康生活方式、对疾病认知程度高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前石河子市第3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够理想,规律用药及其他非药物手段均影响血糖的控制.

    作者:唐雪;阮媛;于燕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巨大子宫肌瘤腹腔镜及开腹剥除手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巨大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开腹剥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巨大子宫肌瘤剥除术75例,其中腹腔镜组43例,开腹组32例.观察两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感染、切口出血发生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顾丽;周莉艳;李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管理与应用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是医学形态实验教学使用率较高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何使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更好地发挥各种特性、延长使用寿命,是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重要工作.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管理中通过建立制度、开展培训、加强设备管理、维护与保养等,可降低设备的损坏率,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文针对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用时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阮智;唐慧;王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聚焦超声联合低温等离子治疗伴下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聚焦超声联合低温等离子和单用聚焦超声治疗伴下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伴下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在鼻内镜下行聚焦超声联合低温等离子(观察组)和单用聚焦超声(对照组)各30例,于治疗前后3~12个月进行病情随访,分别评分评定其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体征、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术后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60.0%;术后1年观察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56.7%.结论:聚焦超声联合低温等离子较单用聚焦超声治疗伴下鼻甲肥大变应性鼻炎疗效更佳.

    作者:刘兵;王彦;李长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盆底康复治疗在预防子宫切除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盆底康复治疗与全子宫切除患者盆底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因子宫良性疾病、术前无盆腔脏器脱垂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3个月由盆底理疗师指导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每周3次,12次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随后持续家庭训练6个月,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健康宣教使其自行在家中进行缩肛运动锻炼.两组均于手术前、术后3月、术后5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分别填写尿失禁问卷表(ICI-Q-F)、行POP-Q评分并测定盆底肌力,从压力性尿失禁(SUI)、盆底肌力和阴道顶端脱垂三方面来评价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对照组尿失禁发生率为25%,研究组为3.75%;术后12个月,对照组为23.8%,研究组为6.3%;术后24个月,对照组为40%,研究组为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术后12个月、24个月时,盆底肌肉肌力及C点测量值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可以降低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盆底肌力,延缓阴道顶端的脱垂.

    作者:李文婷;李淑萍;曹文英;王英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石河子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调查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特征,为完善和改进献血者招募策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提供依据.方法:对石河子地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无偿献血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石河子市无偿献血者中,职业以其他职业(38.74%)和学生(24.47%)为主,占总献血人数的63.21%,其次为工人(11.58%)、农民(8.79%)、职员(5.49%).男性献血者占(64.41%),女性占(35.59%),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献血者.年龄段18 ~ 25岁占38.62%,高于其他年龄段.初中学历(25.31%)和本科及以上(21.50%)多于其他学历.结论: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招募策略,尤其应加大在校大学生和团场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壮大无偿献血队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作者:曹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根因分析法在减少普外科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减少普外科患者意外拔管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1-3月发生6例意外拔管的案例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分析RCA实施前(2015年1-3月)与实施后(2015年4-6月)意外拔管发生率.结果:RCA实施后意外拔管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能有效找到引起意外拔管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了普外科患者意外拔管率,提高了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性.

    作者:陈爱玉;何敏;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开放学生实验室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评价开放学生实验室在口腔修复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口腔本科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实验班34人和对照班35人,对实验班开放实验室,对照班则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班理论和实验操作成绩(85.58±5.56)分和(90.12±4.51)分,明显比对照班成绩(76.61±6.74)分和(75.52±5.21)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开放实验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开放学生实验室能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

    作者:唐小雪;周政;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