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隽莹;茹克亚;杨芳;邱应立;李伟;努伦古丽;宋新莲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与经皮肾标准通道手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复杂性肾结石患者54例,根据其实际情况分别给予33例患者经皮肾标准通道治疗,21例开放性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术中情况以及住院睛况、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结果:采用经皮肾标准通道手术治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开放手术组少,但其治疗费用却远远高于开放手术组;经皮肾标准通道手术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开放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10%;经皮肾标准道手术治疗组的血清肌酐浓度更加稳定,并没有较大浮动;结论:经皮肾标准通道手术治疗是一种价格高昂的治疗方法,尽管这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且并发症更少,但若针对经济较为困难的患者则可选择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陈国伟;郭恒辉;于新琴;茅红燕;刘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前提是需要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而临时导管是建立血透通路的重要手段.常用置管部位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现将右股静脉置管并发淋巴漏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忻;雷筱青;崔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48例青春期PCOS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RS)及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AS),比较两种方法卵巢显示效果、卵泡数目及大小、诊断符合率、声像图特征.结果:TRS子宫内膜显示率、双侧卵巢显示率及双侧卵泡显示率分别为100.00%、95.83%、95.83%,均显著高于TAS50.00%、27.08%、18.75% (P<0.05).TRS检查平均卵泡数目为(15.75±3.05)个,显著多于TAS(6.45±1.48)个;TRS检查平均卵泡直径为(6.28±1.76)mm,明显小于TAS(7.72±1.45) mm (P<0.05).TRS对PCOS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显著高于TAS27.08% (P<0.05).结论:应用TRS诊断PCOS具有操作简便、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可为PCOS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路;唐圆圆;李静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肾脏恶性肿瘤经超声显像诊断的价值,为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研究,对其术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误诊和漏诊的影响因素.结果:(1)经比较,术前超声诊断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0.00%,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2.50%和7.50%;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6.25%,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0.00%和3.75%;和术后病理诊断100%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超声定性诊断,共有53例为肾细胞癌,8例为肾盂癌,5例为肾母细胞瘤,3例转移癌,剩余11例分别为分隔肾性占位、肾结核、肾柱肥大、肾囊肿板囊壁钙化、肾积水伴凝血块,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83%、72.73%、71.43%和100.00%,其余则均为0.00%.结论: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经超声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能动态反应恶性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及特点,可以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注意甄别极少数的特殊表现,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翠霞;王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当中,药物联合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氨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药物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结果.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有效情况上,观察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综合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刘艳霞;彭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治疗的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TLICS评分均大于4分,其中按AO分型,A型6例,B型15例,所有患者只累及一个椎体,均给予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资料完整.术前Cobb角为(21.34±4.55)°,伤椎高度为(53.56±10.83)%,椎管面积为(45.35±16.24)%;末次随访Cobb角为(10.42±6.41)°,伤椎高度为(82.68±8.93)%,椎管面积为(90.33±10.56)%,术前及末次随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杨永强;张荣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颈部血管的检查方法现在已经很多,CT、MR、DSA均能很好的显示颈部血管.DSA依然是此类检查的金标准,但是相比CT与MR来言,DSA的有创性、术后的并发症均不如CT、MR[1].而MR检查又有很多禁忌症,所以,CT颈部血管检查是非常好的选择.充分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颈部血管的显示效果非常好.
作者:杜向东;赵雄;陈梦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86例,在住院时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指导中运用Orem自理理论,观察患者的BI指数改善情况.结论:患者出院时BI指数总分高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em自理理论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自信心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秀玲;连爱华;李燕;骆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小结节36例,其中小肺癌10例,炎性结节12例,结核球14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平扫CT值及不同时间增强扫描的CT值分析,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痛变增强后的CT值变化程度不同.结论:动态容积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意义.
作者:赵雄;杜向东;陈梦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跌倒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持续质量改进前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患者跌倒发生的情况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患者跌倒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评价前后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跌倒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明显小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明显降低了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连爱华;张文萍;郭秀玲;邢竹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眼底病激光光凝治疗操作技术要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92眼)眼底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46眼),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 (3/30),其中眼压升高1例,眼内炎1例,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0%(11/40),其中眼压升高4例,眼内炎3例,感染4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眼底病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丁剑锋;李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作者采用中西药联合UVB照射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确诊为带状疱疹、皮损已愈仍有神经痛的患者.病例排除标准:合并肿瘤者;合并糖尿病者;器官移植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作者:马世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兵团2012-2015年新生儿死亡评审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兵团2010-2014年机构内死亡的104例新生儿进行评审.结果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早产低体重和新生儿窒息死亡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评审的104例机构内死亡的新生儿主要原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他原因.结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几死亡率.
作者:敬雯;吴世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高位药物局部灌肠联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经结肠镜检查方法,达右半结肠病变部位以上,将药物通过喷洒管注入肠道局部治疗联合美沙拉嗪片等药物口服治疗,灌肠每周2次,14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78例用美沙拉嗪片口服及内科基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镜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肠镜高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综合治疗疗效好,且通过灌肠治疗可直观肠粘膜恢复情况.
作者:杨红伟;杨新惠;叶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并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跌倒/坠床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骨科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自理能力差、躯体功能障碍、活动不便、甚至行走时需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是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从而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1]
作者:刘玉兰;沈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6例社区糖尿病患者,按照药物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93.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79.36%),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联合饮食控制方法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扎根;董舒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结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术后根据临床评估及患者意愿分为49例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42例非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组(简称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PVP术前、术后半年及一年的腰椎及桡骨远端骨密度变化,并采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患者PVP术前、术后1月及6月进行疼痛变化的评价比较.观察术后脊椎再发骨折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经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半年及1年后,患者的腰椎和桡骨远端骨密度值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VP术后1月和术后6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的风险为4.08%,与对照组相比,椎体再骨折风险显著降低70%.结论:PVP结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能有效的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患者脊椎再发骨折的几率.
作者:赵之颢;刘金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和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小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小脑出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死亡率为9.4%,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为6.3%,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出血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小脑出血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孔德斌;马轶杰;周敏;于立;马献昆;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通过调查表明,胃镜检查前,多数患者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此时医生或技师应对受检者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这样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减少了检查过程中患者的痛苦,使检查更加顺利的进行[1].所以,胃镜检查的整个过程中,本室开展心理干预,经过12个月的临床实践,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菊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伊犁四师各团场35~65岁户籍妇女乳癌发生情况,寻找合适的检查方法,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乳腺触诊十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普查人数82749人,查出乳腺癌82例,检出率102.64/10万(82/82749).结论:采用乳腺触诊十高频彩色多普勒检查是经济、有效、无创伤、便于推广的一种方法.由于四师团场妇女乳腺癌患病率均较高.定期开展女性乳腺癌普查工作,加强保健知识宣传,教会高危人群自我检查的方法,提高防癌意识,有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