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内几种元素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韩晓丽;钟长娥;朱亚玲;赵华萍;丁燕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 急性期, 元素, 改变,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全血中7种元素的检测,了解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内7种元素的水平,为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合理补充各种元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血中7种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182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群比较.结果:在检测的7项指标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镁、锌却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各种元素的分布差异性较大,不主张盲目进补,应在患者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针对元素检测结果合理的补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兵团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母女先后患带状疱疹和水痘

    1病例摘要病例1女50岁,因右侧腰背部起水疱1周,感疼痛5天,于2011年8月16日来我科就诊(见图).发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背部出现沿神经分布红斑基础上绿豆至黄豆大小簇集水疱,2天后感患处呈阵发性跳痛,偶伴有瘙痒,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就诊前1天发现左侧躯体、四肢、面部亦开始出现散在绿豆大小红斑基础上水疱.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20余年,间断使用“雷公藤、甲氨蝶呤、醋酸泼尼松龙”等药物治疗,发病前10个月一直服用“甲氨蝶呤片”1g/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两次,发病前6个月一直服用“醋酸泼尼松龙片”5mg、每日四次.

    作者:张楠;王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肾脏恶性肿瘤经超声显像诊断的价值,为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和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院2010年9月-2014年9月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研究,对其术前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术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误诊和漏诊的影响因素.结果:(1)经比较,术前超声诊断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0.00%,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2.50%和7.50%;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6.25%,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0.00%和3.75%;和术后病理诊断100%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超声定性诊断,共有53例为肾细胞癌,8例为肾盂癌,5例为肾母细胞瘤,3例转移癌,剩余11例分别为分隔肾性占位、肾结核、肾柱肥大、肾囊肿板囊壁钙化、肾积水伴凝血块,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83%、72.73%、71.43%和100.00%,其余则均为0.00%.结论: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经超声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高,能动态反应恶性肿瘤的内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及特点,可以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注意甄别极少数的特殊表现,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翠霞;王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2010-2014年兵团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兵团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梅毒、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2010-2014年对兵团艾滋病哨点监测三类重点人群(性工作者、流动人群、长卡司机)进行了监测,现将哨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江华;夏钰;张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富血供肝癌碘油灌注剂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富血供肝癌的碘油灌注剂量.方法:120例富血供的肝癌患者,实验组用大剂量碘油,对照组用常规剂量碘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肿瘤,一个月左右后,用CT扫描观察肿瘤区碘油沉积程度.结果:实验组碘油沉积良好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碘油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富血供肝癌,碘油沉积更密集,栓塞更彻底,疗效更好.

    作者:宋志强;茹荷燕;杜向东;陈丽佳;宋法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态容积CT后处理技术在颈部CTA中的应用

    颈部血管的检查方法现在已经很多,CT、MR、DSA均能很好的显示颈部血管.DSA依然是此类检查的金标准,但是相比CT与MR来言,DSA的有创性、术后的并发症均不如CT、MR[1].而MR检查又有很多禁忌症,所以,CT颈部血管检查是非常好的选择.充分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颈部血管的显示效果非常好.

    作者:杜向东;赵雄;陈梦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学人文教育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作用探讨

    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转化,医学发展应寄托于能将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融于一体的医学人才方面.这是医学教育本身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医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故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至今已备受关注,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从古到今,世界医学教育的进程,经历了人文与专业教育的原始融合、分离阶段,并逐渐走向新层次的再融合.这种发展趋势给我们今天的医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很好的启示:医学专业教育只有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才能恢复医学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根本宗旨.

    作者:张玉玲;史美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狂躁抑郁症患者应采用怎样的临床路径护理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73例躁狂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3例患者选择临床路径的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生理和心理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得到更佳显著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P<0.05).结论:狂躁抑郁症患者接受临床路径的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何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化疗性静脉炎护理研究进展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途径.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文献报道,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57.65%[1].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患者康复和化疗的顺利进行[2],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3],已成为目前医生与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姜玲;梁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快呼吸指数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5月在我院RICU住院使用机械通气并符合常规临床撤机标准[1]的35例COPD患者,监测患者RSBI值,然后进行撤机试验,观察RSBI值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37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28例(75.68%),撤机失败9例(24.32%),撤机成功组RSBI值(79.26±13.75)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106.27±15.91)(P<0.05),RSBI预测脱机成功的灵敏度为73.0%,特异度55.6%.结论:RSBI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并非敏感指标,结合临床其他指标可能更可靠.

    作者:张海涛;王晓园;黄玉蓉;陈艺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产前胎儿筛查的诊断及分析

    超声产前筛查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手段.据报道我国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0.7~4.0%[1],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产前对胎儿畸形的筛查,避免缺陷胎儿出生尤为重要.又由于因超声产前胎儿筛查安全、无放射性、对胎儿无致畸、可重复性检查等优点,已是目前产前胎儿筛查的首选方法.本人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超声产前胎儿筛查的2001例,筛查出胎儿畸形27例,缺陷发生率为1.35%,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出生缺陷发生比率相似,且全部病例经引产、分娩或在其他医院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袁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结肠镜高位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结肠镜高位药物局部灌肠联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经结肠镜检查方法,达右半结肠病变部位以上,将药物通过喷洒管注入肠道局部治疗联合美沙拉嗪片等药物口服治疗,灌肠每周2次,14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78例用美沙拉嗪片口服及内科基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镜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结肠镜高位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综合治疗疗效好,且通过灌肠治疗可直观肠粘膜恢复情况.

    作者:杨红伟;杨新惠;叶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兵团疾控2014年疫苗使用管理情况分析

    依据2005年6月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目前,兵团提供第一类疫苗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第一类疫苗是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严格管理的疫苗,要按照有关规定采购,分发和使用.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自愿受种的疫苗.严格规范兵团疫苗管理,在抓好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健康服务,同时也对相关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旭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图木舒克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图木舒克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情况、耐药特征以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集我院儿科264个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喉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264份标本培养获得菌株53株,总阳性率20.08%,细菌、真菌检出率分别12.5%、7.57%.病原菌检出率与民族、性别无关,但与年龄关系密切,新生儿期阳性率为60.71%.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6株),铜绿假单胞菌3株,肺炎克雷白菌,志贺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各1株,对青霉素类普遍耐药,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后耐药性下降.对一代的头孢噻吩耐药性为83%,对三代、四代头孢的耐药性下降为50%.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普遍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无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为主(12株),其他葡萄球菌9株,对青霉素、红霉素普遍耐药,分别为91.7%-66.7%;对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次之;对夫西地酸、左氧氟沙星、替考拉宁高度敏感;尚未发现对呋喃妥因、利福平、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白色念珠菌20株,未发现有耐药性.结论:新生儿、婴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病菌感染,而且病菌耐药性严重,临床医生应加强病原学研究,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邓杰;马廷和;黄萍;李燕萍;刘凤琴;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游离肌皮瓣转移联合VSD修复小腿软组织缺失的护理干预

    转移肌皮瓣与VSD是修复小腿缺损软组织的常用方法,在修复缺失的软组织时应强化护理干预,以便能够改善修复效果及加快术后康复进程[1].本文对VSD术联合皮瓣转移术修复缺失小腿组织中常用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王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冠心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病种之一.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简称PTCA)是当前国内外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其疗效确切.适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存在血管狭窄指征的患者.

    作者:王均萍;秦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小脑出血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和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小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小脑出血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死亡率为9.4%,远期后遗症发生率为6.3%,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DL评分为(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为(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出血患者采用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小脑出血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孔德斌;马轶杰;周敏;于立;马献昆;李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orse评估表对骨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影响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并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跌倒/坠床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安全隐患,骨科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自理能力差、躯体功能障碍、活动不便、甚至行走时需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是跌倒坠床的高危人群.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从而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1]

    作者:刘玉兰;沈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七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第七师自2009年以来在全师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对第七师基本公共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寻对策.

    作者:李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管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的病因是冠脉血栓的形成,减少了血管的血流量,导致心脏急性缺血,潜在危及生命.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健康管理是通过为ACS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教育方法和途径进行管理、服务及健康教育,患者加入健康管理项目后,可获得一系列的健康咨询及服务,并有专业医生提供生活方式、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等主题的健康教育讲座,同时可以获得相关的健康教育材料和定期电话回访,帮助其全方位的预防疾病复发.效果显示此方法有效改善了心脑疾病的再发.

    作者:胡叶青;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内几种元素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全血中7种元素的检测,了解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内7种元素的水平,为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合理补充各种元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静脉血中7种元素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182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人群比较.结果:在检测的7项指标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镁、锌却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各种元素的分布差异性较大,不主张盲目进补,应在患者内环境稳定的基础上,针对元素检测结果合理的补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韩晓丽;钟长娥;朱亚玲;赵华萍;丁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兵团医学杂志

兵团医学杂志

主管:兵团卫生局

主办:兵团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