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颖颖;朱熠;庄建文;张淑敏
目的:研究团场已婚妇女实施妇科疾病的普查结果,对已婚妇女的健康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及患病情况,积极的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十三师黄田农场医院、火箭农场医院、红星四场医院三家对8736例已婚妇女的进行妇科病普查,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妇女进行分析,共有7560例患病,患病率达到了86.54%,妇科多发病及常见病主要为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以及子宫肌瘤;患病人群年龄根据疾病情况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位于30~40岁之间的主要为宫颈炎,30~50岁之间的主要为乳腺增生,40~50岁之间的为阴道炎,40~50岁之间的为子宫肌瘤.结论:已婚妇女多患有妇科疾病,主要为生殖系统感染.应在进行妇科病普查的过程中,提升卫生知识宣传及相关的健康教育,加强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升高生殖健康水平,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积极控制患病率,为妇女保健工作做好基础.
作者:欧树娟;沈永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并对pT1b期的两种手术方式的生存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6年3月~2013年4月经胆囊切除术中、术后发现的29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24个月.其中术中发现20例,术后发现9例,6例pT1a期均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位生存期40(5~60)个月;11例pT1b期中的6例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25(4~36)个月;5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中位生存期18(3~30)个月,两种术式术后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PT2期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20(3~26)个月;3例PT3行胆囊癌根治术,中位生存期9(4~15)个月;1例PT4期行单纯胆总管引流,术后3月死亡.结论胆囊癌的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率低,对于UGC病例要根据分期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癌pT1b期的手术方式选择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认为行胆囊癌根治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艾万朝;袁德安;张成建;杜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新疆石河子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中段北麓、玛纳斯河西岸,东部紧邻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64万.历史上一度是新疆兵团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新兴城市.
作者:李天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痛给予药物联合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抽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水平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显效49例、有效11例,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用药过程中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阵发性干咳共计7例(11.7%).患者治疗2周、3个月、6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持续降低,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确切,使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能够实现平稳降压的目标,且不良事件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霞;彭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医生和护士作为直接服务于患者的主体,是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两者的密切合作.有效的医护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确保患者安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1],降低患者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还可以提高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离职率[3].本文对医护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中医护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从而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刘荣;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我院医保患者心脑血管用药情况,为调整本地区医保患者使用心血管药物品目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检索并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医保患者住院病历4547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品占全部药品的60%以上,其中西药与中成药的使用数量比分别为61.5%、5.5%,使用金额比分别为34.3%、31.2%.结论:用药分布相对合理,辅助性质药品价格远高于治疗性质药品,应对医保药品目录遴选原则进行调整,引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保证医保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曾西北;吴军;杨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心衰是临床心脏疾病中较常见的晚期严重性疾病之一[1],其主要是因为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从而产生肺淤血、腔静脉淤血等病症.当发生心衰时,由于心肌缺血、血压波动、离子紊乱以及不合理用药等[2],可能诱发加重心律失常,此疾病发病快,病情严重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合理的用药就成为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疾病的关键因素,胺碘酮作为治疗此疾病的临床药物,当前应用较为广泛,为了确认其临床疗效,我院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中分别采用常规抗心衰疗法和采用胺碘酮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现就具体情况做如下分析报道.
作者:李洪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建立可靠群体药动学模型提供合理的采样设计.方法:以已报道的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基础,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给药方案和随访时间等设计几套采样方案,采用WinPOPT软件计算优化采样方案,用蒙特卡罗法(MonteCarlo)对各优化的采样方案分别建立一套含200个患者的NONMEM数据文件,用NONMEM7.2软件模拟丙戊酸钠的浓度数据,然后估算其重要药动学参数(CL/F,V/F和Ka),并计算其平均预测误差(MPE)和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PE).结果:在6个采样方案中,以方案2和5对CL/F估算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优,MPE分别为0.1%和-0.6%,MAPE均为0.6%.对V的估算,各采样方案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选用丙戊酸钠拟合药动学参数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优,且采样点个数较少的方案5为佳临床研究方案.
作者:贾丽华;姚明逵;甘永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患者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临床治疗价值高,且应用广泛.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大、麻药耐受性较差,造成手术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选取134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手术室优质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现将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平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股骨近端常见的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由于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手术治疗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1].髓内固定系统因为其力学及生物学方面的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内侧结构缺损或外侧壁不完整者,髓内固定优势更加明显.实践证明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是一种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对机体干扰少,并结合微创技术的髓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2013年2月共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5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飞;戴新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掌握石河子地区生活饮用水中氟含量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市区及团场饮用水进行抽样调查,测定氟含量,统计整理2013~2015年生活饮用水氟含量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对2013~2015年石河子市区及团场共865份水样饮用水氟含量检测结果的整理统计,可知2013年至2015年三年中饮用水氟含量的超标率逐年下降,石河子地区水氟含量超标主要集中在团场,市区与团场水样氟化物超标率的差异显著(x2=50.75,P<0.05);团场饮用水氟含量参差不齐,个别团场氟含量超标严重,如121团及133团水氟含量>3.0mg/1的超标率分别高达28.8%、23.0%,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枯水期与丰水期水样氟化物合格率并无明显差异(x2 =0.00,P>0.05).结论摸清了石河子地区高氟水的总体分布情况,为今后针对性采取对策改善现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程银丽;陆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医院各临床科室的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方法:依照《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追踪方法学对医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结果:1.有过期药品;2.有近效期药品(30天以内);3.个别科室冰箱温度不符合要求;4.部分科室特殊管理药品使用记录填写不规范等.结论:加强督导检查,逐步规范医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石莉;张坤江;张文礼;徐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行95例次TEP的手术经验,回顾总结手术方法、术中关键点、难点及并发症情况.结果:95例次手术获得成功,2例中转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全组病例均为单侧手术,手术时间40-68min,平均(45.72±7.12)min,腹膜破损10例,无腹壁下血管、精索血管、输精管损伤,术后3-8d出院,平均(5.61士1.78)d,患者术后第1、6月均电话随访,3例出现术后阴囊血清肿,经理疗治疗后好转,无一例复发及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内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EP是目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较理想的术式,手术操作的难点:主要是腹膜外腹膜前间隙的建立,镜下解剖标记的辨认与合理应用,疝囊的处理及补片的放置.
作者:杨斌;金敏;高芳;柏胜涛;庞大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用诊断试验的方法来分析、验证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明确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设计一个前瞻性诊断试验,应用FFA对明确诊断糖尿病及疑似糖尿病患者610只眼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得出FFA诊断试验的各项诊断指标.结果:FF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34%和65.19%,.阳性预测值为89.09%,阴性预测值为97.17%,阳性似然比为2.85,阴性似然比为0.01,患病率为74.10%,验前概率同患病率为74.10%,验后概率为89.08%.结论:FFA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应用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应用中,FFA的诊断结果可判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进行分级,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李雪静;王铮;张林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菌血症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月至12月某院出院诊断菌血症患者中入院即抽取血培养及PCT检测患者共计75例,分为社区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观察其首次PCT水平、血培养结果及C-反应蛋白结果,运用ROC曲线评价PCT及C-反应蛋白在菌血症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确诊的75例菌血症患者中社区感染组CRP和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预测菌血症ROC曲线下面积大为0.703显著高于C-反应蛋白0.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PCT检测对菌血症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菌血症的参考依据.
作者:潘颖颖;朱熠;庄建文;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82例纳入五家渠市政府救助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访2年情况分析.方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82例重型精神疾病患者随访2年,于入组前及随访2年进行社会功能评定(SDSS)、依从性评定、复发率比较.结果:入组前于随访2年后依从性、社会功能及复发情况比较,依从性提高、社会功能改善、复发再住院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随访可以提高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提高依从性.
作者:马新莲;王玲花;王彩丽;李艳;赵敏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在:患者气流受限,伴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高反应性,病程的时间较长,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负担.相关研究显示,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的症状[1].本文作者将本院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作如下报告: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60例,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与组,各80例,常规组患者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年龄是(60.3±6.8)岁,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组患者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是(61.6士7.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吴庆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兵团10年水痘疫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水痘疫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兵团疾病控制信息系统中,兵团10年水痘个案病例及爆发疫情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兵团10年共报告水痘7966例,报告发病率为33.2/10万,下属14个师都有病例发生,其中农六师、农七师和农八师报告发病率较高;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冬春季;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学生,占总数的93.31%.结论2007年发病率为报告的高的年份,其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水痘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托幼机构中引起流行,做好对患病学生、儿童的隔离工作及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学校、托幼机构水痘流行和扩散的重要措施.在水痘流行季节来临前应在易感人群中开展预防接种,提高免疫水平.在托儿结构、中小学及时启动晨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加强监测工作,有效的控制水痘疫情的发生.为了解兵团水痘发病率及其流行特征,给兵团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当地水痘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将20052014年兵团水痘疫情特征进行分析.
作者:张旭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之一.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再循环是部分已透析过的血液不经过体循环直接从静脉向动脉端的回流,影响了透析的充分性.用动-静脉内瘘穿刺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一种常用的血管通路.使用动、静脉内瘘穿刺图谱同时针尖斜面向下且向心穿刺可明显延缓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动静脉穿刺图谱,为血液净化专科护理人员制定安全、直观、有依据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尽可能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的发生.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作者:陈文涛;邱红;杨勤;古丽米热·艾买提;努尔斯曼·麦麦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本文观察了不同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以供临床麻醉参考.方法:本研究观察了130例手术患者,实施了单纯腋路神经阻滞和腋路神经阻滞联合肌间沟神经阻滞,通过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较完善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效果评价:Ⅰ组麻醉阻滞优良率为83.9%,Ⅱ组优良率为97.1%高于Ⅰ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优良时问Ⅱ组快于Ⅰ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肘关节以下手术实施腋路神经阻滞联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效果好.
作者:杨虎;王波;依力亚;姜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