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思路

薛志琴;于洋;阿地力江·伊明;杨文清

关键词:解剖学, 多媒体教室, 教学课件, 启迪学生, 信息化社会, 育人方式, 有机整合, 应用, 医学院校, 医学人才, 生动形象, 设计思路, 认知基础, 求知兴趣, 课堂教学, 教育领域, 教育技术, 教学为主, 教学环境, 教学方式
摘要:当前,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向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渗透、融合和创新,由此促使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方法上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它以立体型、大容量、随机化和灵活性的育人方式,将新颖的各种知识有机整合,用高密度、强表现的多媒体刺激,生动形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启迪学生的创新灵感,从而为今后顺利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近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多媒体教室,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在此, 我们结合近几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对解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思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琐琐葡萄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应用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琐琐葡萄总黄酮(VTF)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组(卡介苗+脂多糖组)、联苯双酯(DDB)阳性对照组以及VTF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采用连续监测法或比测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VTF各剂量组(50、150、300 mg/kg)均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P<0.01),并可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中ALT、AST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且SOD活性随着VTF剂量的增大而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VTF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与生化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涛;马龙;赵军;李涛;丁玉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危重急症,发病早期死亡率高,尽早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对于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再灌注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及溶栓疗法)是现代治疗AMI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已证实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优于溶栓,但有些基层医院无条件开展此项技术,因此溶栓治疗仍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AMI.我院对2003年1月~2006年10月间收治的52例AMI患者予以溶栓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光平;刘敏;祁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胸段食管鳞癌152例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采用右前胸、颈、腹三切口施行三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152例.结果:医院内手术死亡3例(2.0%),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55.9%(85/152),颈、纵隔、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1%(23/152)、44.1 % (67/152)、22.4%(34/152).纵隔淋巴结转移与病变部位无关,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上、中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2.2%(8/36)、16.7%(13/78);腹腔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胸中、下段食管鳞癌,转移率分别为23.1%(18/78)、34.2%(13/38);颈淋巴结转移率在PT1~P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3、PT4与PT1、PT2纵隔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胸段食管癌易发生纵隔、颈部、腹腔淋巴结转移; (2)胸段食管癌浸润早期即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3)三野淋巴结清扫对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伟;斯坎达尔·阿布力孜;高胜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AGT基因(-20)A/C变异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20)A/C位点变异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经典的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哈萨克族人高血压组(125例)和正常血压组(74例)白细胞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鉴定不同个体AGT基因(-20)A/C位基因型的类型,观察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1)哈萨克族人AGT基因存在(-20)A/C变异.(2)AGT基因(-20)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69、0.26、0.05 和 0.65、0.32、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 P>0.05);A、C 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2、0.18和0.82、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 P>0.05).(3)AGT基因(-20)A/C位各基因型组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T基因(-20)A/C 变异可能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关.

    作者:周玲;张建龙;李南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每一位医学生来说,病理学是他们由基础课进入临床课学习的桥梁学科.在承担民族班学生的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针对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蒲红伟;李桂红;王新星;热莎来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组织胚胎学作为形态学科,其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学科及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就组织胚胎实验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及如何改进作一探讨.

    作者:丁敏;玛依拉;秦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情轻者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或遗留永久性脑功能缺陷.本文对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懿;张映艳;杨锦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琐琐葡萄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研究

    目的:研究琐琐葡萄多糖(VVP)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探讨其抗氧化能力.方法:建立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及透析、纯化VVP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并比较了不同浓度VVP(200、400、600、800、1 000 μg/ml)和抗坏血酸(Vc 50、100、200、400、600、800、1 000 μg/ml)的还原能力以及不同浓度VVP和VC(均为40、80、160、320、600、800 μg/ml)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VVP的还原能力及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800 μ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0%以上,接近VC的清除率.结论:琐琐葡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刘涛;马龙;赵军;闫明;郭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放疗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常见.口腔黏膜反应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进食,造成营养不良,加重病情,影响放疗,正确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科2004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1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新香;梁晓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二十一世纪高等学校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正面临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造就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医学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独立、创新精神为目标, 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及观念,一流的教学质量,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作者:徐晨;王亚平;赵贵生;代波;邵杰;刘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对有效控制口腔交叉感染管理的探讨

    口腔中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接触多、容易传播疾病的物质是唾液和血液,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口腔诊疗器械是造成医院交叉感染和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在口腔科诊疗过程中的防交叉感染问题成为了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关注,另外,口腔可污染涉及多个方面,除口腔器械外,还有室内空气、地面、工作台等环境污染.从保护医生和病人的角度来说,诊室中的感染控制极为重要.口腔常规消毒已经在每一个口腔科诊室中运用,但是在细节上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科2005~2006年从诊室、器械、公共设施的建立、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管理,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管理内容总结如下.

    作者:玛依努尔·买合苏提;张景;田丽;阿提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46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脑电图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全球性流行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主要发生于儿童.该病毒为泛嗜性,主要靶器官为腮腺,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儿童急性腮腺炎合并脑炎早期诊断脑电图的异常率为100%[1,2].本文观察了2003年1月~2007年2月我院收治46例儿童急性腮腺炎合并脑炎脑电图的改变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汇林;冯林;谢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375例护理体会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 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出血少、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机体应激反应小等优点[1],在妇科手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提高了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375例卵巢囊肿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尚兰;黄坤;巴哈提江·哈尼提;刘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知识经济时代对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学习、讨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作为高校教师,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走在社会前列.教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者:潘桂兰;韩丽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8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3型患者的临床表型及MRI表现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2型与3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及评估价值.方法: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对4个SCAs家系的8例患者进行基因检测,证实分别为SCA2型和SCA3型,回顾分析3例SCA2型患者、5例SCA3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结果:SCA2型患者以小脑共济失调伴锥体外系损害为主,小脑、脑干萎缩明显,伴大脑皮层萎缩;SCA3型患者以小脑共济失调伴锥体束损害为主,小脑萎缩相对较轻.结论:SCA2型与SCA3型存在遗传异质性,神经系统检查和MRI表现有助于诊断、鉴别及预后评估,基因检测是唯一的确诊方法.

    作者:雷晶;马建华;张小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Symmetryshield Rp18 为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温度35℃,测定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以峰面积(A)对进样量(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71 706 C+14 281 (r=0 .999 8),在进样量0.251 0~15.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91%(n=5),RSD为1.0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秀萍;常军民;吴激;成琳璐;吕春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11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骨-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经关节镜检查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者11例,均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骨-腱-骨移植重建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同术前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作者:陈平波;吕刚;史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当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平均寿命日趋延长,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针对现代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护士除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外,更重要的还要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评估及诊断、实施措施及评价,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根据现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以下就常见的老年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干预方式.

    作者:李惠;王乐;占小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葡萄软胶囊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制定以齐墩果酸(OA)为主要功效成分、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葡萄软胶囊的质量标准,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SUPELCOSILtmLC-18(250 mm×4.6 mm,5 μm)柱为色谱柱,甲醇∶水(86∶1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测定葡萄软胶囊中OA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初步观察制剂稳定性.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的线性范围为0.064 8~0.324 0 μg/ml, 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7%,标准偏差(RSD)为1.82%;贮存0、1、2、3个月后,葡萄软胶囊中OA平均含量分别为18.69、18.36、18.83、18.22 mg/粒,RSD为1.53%.结论:以葡萄皮渣提取物为原料和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软胶囊处方设计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功效成分OA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马龙;候斌峰;苏德奇;来海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CD4+CD25+ T细胞、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D4+CD25+T细胞、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A患者(RA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血清中IL-10水平.结果: RA组与正常对照组CD4+CD25+ T细胞水平分别为(12.5±8.4)和(7.9±3.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2,P>0.05);IL-10水平分别为(12.4±10.5)和(22.7±20.6)pg/m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920,P>0.05).结论: R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CD4+CD25+ T细胞功能缺陷.

    作者:罗莉;赵春梅;魏丽;古丽仙·艾尔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