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十一世纪高等学校基础医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

徐晨;王亚平;赵贵生;代波;邵杰;刘全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 高等学校, 基础, 医学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医学教育模式, 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模式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 高素质人才, 社会发展, 培养, 教育思想, 创新精神, 心理, 目标, 观念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正面临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任务.造就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医学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独立、创新精神为目标, 以全新的教育思想及观念,一流的教学质量,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干扰素联合高频电刀电切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373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高频电刀电切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479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分为2组,单纯手术治疗组106例,干扰素联合高频电刀电切术组373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手术治疗组治愈69例(65.09%),显效22例(20.75%);干扰素联合高频电刀电切术组治愈282例(75.60%),显效84例(22.52%);干扰素联合高频电刀电切术组治愈率(75.60%)、总有效率(98.12%)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组(65.09%、85.82%)(P<0.05).结论:肛周尖锐湿疣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高频电刀手术切除配合干扰素病损部位注射,可彻底清除疣体和病灶,提高治愈率,防止复发.

    作者:马木提江·阿巴拜克热;黄宏国;艾尔哈提·胡赛音;路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光索引导插管术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效果分析

    在美国所有的医疗不良事件中,有30%发生在麻醉手术中[1],而在所有的麻醉事件中, 约30% 是因气管内插管困难导致的[2].因而在全身麻醉中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困难气管插管办法是麻醉安全实施的有效保证.我科自1998年以来对45例经Willson 综合评定或声门分级[3] 确定为困难气道者采用光索(light wand 光棒)引导下半清醒诱导气管插管,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明;马素美;张际春;郏治平;张元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浅谈解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思路

    当前,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内涵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向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渗透、融合和创新,由此促使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在思想上、方法上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它以立体型、大容量、随机化和灵活性的育人方式,将新颖的各种知识有机整合,用高密度、强表现的多媒体刺激,生动形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启迪学生的创新灵感,从而为今后顺利成为合格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近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多媒体教室,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在此, 我们结合近几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对解剖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思路.

    作者:薛志琴;于洋;阿地力江·伊明;杨文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Symmetryshield Rp18 为色谱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温度35℃,测定活血通络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以峰面积(A)对进样量(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71 706 C+14 281 (r=0 .999 8),在进样量0.251 0~15.0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4.91%(n=5),RSD为1.0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秀萍;常军民;吴激;成琳璐;吕春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主干课程之一.该学科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理论性强,与临床关系密切;病理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病理生理教学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巩固本学科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形成更合理、更实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病理生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积极实践与探索的问题.

    作者:李秀娟;张志强;克拉拉·阿巴斯;马琪;张建龙;王红梅;王新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Ⅰ°15例,Ⅱ°3例,均采用低位领形切口手术治疗,全组无手术及住院死亡.结论:CT结合胸部X线检查是术前的重要诊断手段.外科手术是本病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手术可以经颈部低位领形切口完成,效果满意.

    作者:孙刚;马斌林;阿力比亚提·艾尼;耿中利;王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总三萜(VTT)和齐墩果酸(OA)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阐明维药琐琐葡萄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充分利用新疆葡萄的资源优势开发出安全、价廉、有效的抗病毒民族新药奠定基础.方法:Sprague-Dawley (SD)雄性大鼠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卡介苗(BCG)整体致敏,脂多糖(LPS)离体攻击法建立大鼠原代肝细胞免疫损伤模型,模型组肝细胞分别加入DMEM培养液配制的200 μg/ml二甲基亚砜溶液(DMSO),5、10、20 μg/ml联苯双酯(DDB)溶液,5、20、80 μg/ml VTT溶液或OA溶液,测定并比较不同培养时间(3、6、12、24 h)各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正常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基本未见改变,BCG+LPS损伤后大鼠肝细胞上清ALT、AST和NO在6、12和24 h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0.01),而VTT和OA (5、20、80 μg/ml)均可程度不同地使升高的ALT、AST和NO明显下降(P<0.01).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VTT和OA的以上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DDB相似.结论:琐琐葡萄三萜类成分VTT和OA在体外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涛;马龙;赵军;马琪;姬风彩;李涛;丁玉松;苏德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葡萄籽提取物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GSE的保健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0 mg/kg)以及GSE低、中、高剂量组(50、250、500 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系数,采用赖氏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并对各组进行比较,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GSE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葡萄籽提取物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玉松;马龙;王忠;刘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应用数码显微镜拍摄高质量图片的正确方法

    目前,数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教学领域,利用数码显微技术获取高质量的图像已是形态学科科学研究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实际使用数码显微镜采集图像过程中的正确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韦新荣;李依群;徐德厚;王新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3757例宫颈病变TBS诊断结果分析

    描述性诊断分类法(TBS)是1988年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提出的一种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方法,对宫颈涂片标本进行质量评估,其报告内容具体、客观、易懂,可重复性好,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准确地反映被检患者的临床状况,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我科参照TBS系统对3 757例宫颈涂片进行细胞学观察与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柴小兰;杨红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当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平均寿命日趋延长,老年患者也逐渐增多,针对现代老年患者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护士除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外,更重要的还要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评估及诊断、实施措施及评价,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所以,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根据现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以下就常见的老年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干预方式.

    作者:李惠;王乐;占小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成人巨输尿管症1例报告

    巨输尿管症系输尿管扩张以致不能产生有效蠕动而形成的一种少见输尿管疾病,多见于儿童,部分无症状者成年后才发现.临床上以腰痛、血尿、尿路感染及继发结石为主要表现,但无特异性,易发生漏诊和误诊.我院2007年7月收治成人巨输尿管症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之录;谢金敏;王文杰;武阳;司宝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关于形态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分析

    随着21世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既向纵深发展、又不断的分化,互相渗透综合.新兴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兴起,新技术的应用,信息量的剧增,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而在医学教育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己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实验教学是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的特点.实验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的重要任务.培养适应21世纪的需求、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医学人才,才是我们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刘素辉;王亚南;孙力杨;迪丽拜尔;张立;郭卉;买买提·艾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葡萄软胶囊质量标准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制定以齐墩果酸(OA)为主要功效成分、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葡萄软胶囊的质量标准,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SUPELCOSILtmLC-18(250 mm×4.6 mm,5 μm)柱为色谱柱,甲醇∶水(86∶14)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5 nm,测定葡萄软胶囊中OA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初步观察制剂稳定性.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OA的线性范围为0.064 8~0.324 0 μg/ml, 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7%,标准偏差(RSD)为1.82%;贮存0、1、2、3个月后,葡萄软胶囊中OA平均含量分别为18.69、18.36、18.83、18.22 mg/粒,RSD为1.53%.结论:以葡萄皮渣提取物为原料和葡萄籽油为溶媒制备的软胶囊处方设计合理,制剂性质稳定,功效成分OA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可靠、测定结果准确.

    作者:马龙;候斌峰;苏德奇;来海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琐琐葡萄总黄酮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应用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琐琐葡萄总黄酮(VTF)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昆明种雄性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组(卡介苗+脂多糖组)、联苯双酯(DDB)阳性对照组以及VTF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脾脏系数,采用连续监测法或比测法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VTF各剂量组(50、150、300 mg/kg)均可显著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系数和脾脏系数(P<0.01),并可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中ALT、AST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0.01),且SOD活性随着VTF剂量的增大而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VTF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与生化检查结果相一致.结论:VTF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涛;马龙;赵军;李涛;丁玉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窒息缺氧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情轻者预后良好,病情严重者可造成死亡或遗留永久性脑功能缺陷.本文对我院2005~2006年收治的1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懿;张映艳;杨锦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边疆地区医院集团建设的探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不断进行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国家有关卫生改革政策要求医疗单位要通过改革和严格管理,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也必须做好各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医院集团的组建,在大程度上集中了人力、资金、市场等资源,以核心医院专业人才梯队、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地区基层医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既能够有效避免基层医院在人才和技术上的缺乏而导致的医疗资源不足,同时也将改变新型农牧业合作医疗建设的盲区.

    作者:王剑云;宋晓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葡萄软胶囊护肝降脂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葡萄软胶囊的护肝降脂作用.方法:雄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溶剂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以及葡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67、800 mg/kg)和绞股蓝苷阳性对照组(293 mg/kg),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雄性昆明种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溶剂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组以及葡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33、267、800 mg/kg)和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225 mg/kg),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观察各组小白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1)葡萄软胶囊中、高剂量组及绞股蓝苷阳性对照组血清TG水平较高脂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葡萄软胶囊高剂量组血清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2)葡萄软胶囊中、高剂量组与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肝损伤模型组(P<0.05),但对肝脏病理损伤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结论:葡萄软胶囊对高血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并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马龙;候斌峰;苏德奇;刘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14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口腔黏膜溃疡的护理体会

    鼻咽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放疗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常见.口腔黏膜反应严重时可影响患者进食,造成营养不良,加重病情,影响放疗,正确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我科2004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14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新香;梁晓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非药物预防及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1].国内报道,VAP发病率70%,病死率可达51.6%[2].VAP发病机制与口咽部菌群定植以及气道内吸入污染物密切相关,因此VAP的预防主要是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以及纠正宿主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将着重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感染的非药物预防及护理.

    作者:侯桂红;王桂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