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执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

韦喜艳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
摘要: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其环境、感染等因素时刻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必须与各种手术器械、化学消毒剂、具有传染性的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频繁接触,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危害及预防

    锐器伤对医护人员的健康威胁巨大,手术室是发生锐器损伤的高发科室之一.手术中污染的锐器是导致参加手术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的职业因素,自1981年MC Comick等[1]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危害性及防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加强医护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也就更为迫切需要加强手术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刘伟;刘印;谢雄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脏刀刺伤致心脏裂伤13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裂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13例心脏裂伤患者给予迅速接诊、加强监护、术前急救配合.结果:本组病例经临床治疗痊愈12例,住院时间10~15 d,平均住院13 d,死亡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快速准确的术前诊断及抢救措施,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机会,为术后恢复顺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医学;贾雨环;曹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HAART治疗艾滋病致全身剥脱性皮炎6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对6例患者在停用致敏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加强皮肤黏膜护理及补充营养等.结果: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剥脱性皮炎少见,护理难度大,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诊治,精心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艳春;黄荟;韦秀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胎盘植入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的术后护理

    血管介入治疗产后出血主要有HAE(经皮髂内动脉栓塞术)或UAE(经皮双子宫动脉栓塞术),现将我病区用介入方法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出血1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钱君;姚慧;高云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真丝线段栓塞56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真丝线段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1例留有不完全性偏瘫、失语.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对保证栓塞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采取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动静脉畸形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成功和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措施.

    作者:王宏玲;苏芝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早产儿58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早产儿从体温、呼吸、喂养、控制感染等几方面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58例早产儿无一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大大提高了早产儿的存活率.

    作者:王艳芳;牛俊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67例人工气道的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对我院ICU 2008-03/2009-03重型颅脑损伤67例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进行回顾总结.结果: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提高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李金芳;王正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的情绪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的情绪影响.方法:60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产妇的情绪状态.结果:心理护理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显著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显著改善无痛分娩产妇的情绪状态,利于分娩.

    作者:李芯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病区助理在院后随访工作中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体现医院人性化服务,为出院患者提供疾病的后续治疗.方法:成立院后服务办公室,各病区设立病区助理,院后服务办公室负责指导病区助理开展出院患者电话随访,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就诊率.结论:提升了医院知名度,和谐了医患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安业书;许爱华;王学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小儿误食中毒27例的护理

    洗胃是临床各种经口中毒患者有效的抢救措施之一,正确、及时、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小儿急性中毒一般因误饮毒品、药物等引起,而误服药物常常成倍超过小儿限定的剂量,再加上小儿肝肾功能低下、解毒和排泄药物能力较差,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我院从2006-01/2008-12共收治27例儿童急性中毒,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敏军;王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执业危害相关因素及防护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其环境、感染等因素时刻影响医护人员的健康.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必须与各种手术器械、化学消毒剂、具有传染性的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频繁接触,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高危人群.

    作者:韦喜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防治

    静脉滴注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思想上麻痹、技术上不娴熟、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常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引起组织损伤而加重患者痛苦,因此了解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对保证医嘱用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穆云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健全,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的强制性报告系统,严重的医疗护理事故必须上报,但针对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患者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担心受到惩罚而采取隐瞒态度[1],这就造成了一些不良事件上报受阻,致一些错误不能公开,不能与同行们分享教训,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事件的继续发生,为此,现将国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受阻现状及原因、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新;张佩超;刘蕾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早产儿暖箱的消毒体会

    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存在缺陷,易受各种感染,且早产儿抵抗力低,即使轻微的感染,也可以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后果.因此我院非常重视早产儿暖箱的消毒工作,通过护理近百例早产儿,现就早产儿暖箱消毒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魏宗赛;曹方余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青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作用的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抑郁、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下围手术期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健康教育程序干预,对照组采取一般卫生指导.两组患者用量表及问卷来评定.结果:健康教育后,研究组肠癌的知晓率高,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还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夏冬梅;许静涛;王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加强礼仪修养与提高护理质量体会

    本文对加强礼仪修养与提高护理质量体会总结如下.1 护士良好的礼仪修养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老、弱、病、伤、残等特殊群体,他们比正常人更加需要尊重、安慰、关心和理解,而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能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融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创造一个友善、和谐、健康向上的就医氛围.

    作者:梁凤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方法: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合理的饮食是能够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成分.结论:患者合理的饮食治疗,需要患者、护士、家属3方面相互协同作用,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飞群;周翠屏;黎水莲;黎涛;谢红;姚安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CPAP在重症心力衰竭40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CPAP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面罩呼吸机CPAP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于9 d内顺利脱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无创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主要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和支持呼吸功能.随着正压通气对循环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往认为正压通气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增加耗氧量,主张在心力衰竭时尽量不用正压通气的观念正在改变.

    作者:张玉;王海燕;于世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生物反馈训练综合干预功能性便秘98例分析

    目的:生物反馈训练综合干预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资料完整的FC患者98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症状疗效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1个疗程生物反馈训练后,12例(12.24%)患者完全治愈,46例(46.94%)患者显效,20例(20.40%)患者有效,总有效率79.59%.干预后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结论:以生物反馈训练为基础,结合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措施形成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FC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

    作者:安凤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40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护理方法.方法:对门诊2007-01/2009-01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4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护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局部无感染,未形成斑痕.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患者易接受、经济、应用性强.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爱青;李晓艳;王玉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