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调查分析

苏飞群;周翠屏;黎水莲;黎涛;谢红;姚安宁

关键词:糖尿病, 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方法: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合理的饮食是能够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成分.结论:患者合理的饮食治疗,需要患者、护士、家属3方面相互协同作用,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外伤54例的观察与护理

    2005-01/2008-07笔者共使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外伤患者54例,经积极治疗和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6处创面,男33例,女21例,年龄28~54岁.

    作者:张夏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运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指导临床实践效果调查

    目的:提高护士素质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员工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死亡率.方法:通过健全完善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的评估、培训、实践、考核体系,运用制定的各项标准及流程对护士长进行培训并指导临床实践.结果:对运用标准化护理管理体系指导临床实践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在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患者死亡率、护士电话礼仪、护理技术操作、患者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建立和完善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它是科学管理的一种形式,适合于今后护理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过渡.是标准化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单秀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HAART治疗艾滋病致全身剥脱性皮炎6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方法:对6例患者在停用致敏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积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加强皮肤黏膜护理及补充营养等.结果: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引起剥脱性皮炎少见,护理难度大,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早诊治,精心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宁艳春;黄荟;韦秀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29例的护理

    目的:探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方法:129例慢性鼻窦炎患儿接受鼻窦负压置换治疗,5 d 1个疗程,1次/d,1个疗程后根据治疗反应改为隔日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护理.结果:129例患儿通过鼻窦负压置换治疗7~15 d(6~10次)后,68例鼻塞、黏脓涕、咳嗽、头痛完全消失,占52.7%;44例鼻塞、黏脓涕症状减轻减少,头痛消失,占34.1%;17例间歇性鼻塞,有粘性涕,无头痛或偶有头痛,占13.2%,总有效率100%.随访12周,95%患儿及其家长对治疗及护理效果评价满意.结论:应用此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用药安全,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痛苦感觉小,患儿容易接受.

    作者:吴爱萍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龄胃管鼻饲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进食时有误吸发生,误吸是高龄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导致呼吸衰竭,或引起突然窒息、死亡,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而一旦发生误吸,给治疗护理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吴晶;刘建民;赵美娜;朱晓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住院糖尿病患者饮食知识的调查,有针对性的进行饮食知识教育.方法:对住院糖尿病患者发放饮食知识调查表,了解患者对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饮食治疗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合理的饮食是能够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成分.结论:患者合理的饮食治疗,需要患者、护士、家属3方面相互协同作用,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飞群;周翠屏;黎水莲;黎涛;谢红;姚安宁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乳腺癌3例静脉滴注长春瑞滨后出现患肢疼痛加重的护理

    瑞滨(NVB)是属长春花生碱类抗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单药有效率40%~60%,二线治疗中也达到30%[1]我科2009-01/2009-02有3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长春瑞滨(NVB)化疗后,出现患肢疼痛加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翁美芳;江子芳;俞新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CPAP在重症心力衰竭40例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CPAP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面罩呼吸机CPAP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于9 d内顺利脱机,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无创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抢救,主要应用于治疗呼吸衰竭和支持呼吸功能.随着正压通气对循环影响的深入研究,以往认为正压通气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增加耗氧量,主张在心力衰竭时尽量不用正压通气的观念正在改变.

    作者:张玉;王海燕;于世荣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护理教学细节管理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途径[1].如何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是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我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注重护理教学细节管理,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李敬蕊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感染科护士营养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感染科护士营养学知识及实际应用情况,为加强感染科护士营养学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在感染科工作岗位的护士62名.结果:感染性疾病营养学知识与职称、学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工作1 a的护士对感染性疾病营养知识得分较高,与工作多年的护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感染科护士的营养学知识有待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补充.

    作者:沙鸭云;孙兰珍;蔡雷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腹壁巨大硬纤维瘤切除术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对腹壁巨大硬纤维瘤切除术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如下.1 病历摘要女,29岁.2008-05-10入院.患者2007年发现腹壁肿瘤,约15 cm×10 cm大小. 2007-05因胃十二指肠息肉病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时并行腹壁肿瘤切取活检,术后病理回报为腹壁硬纤维瘤.

    作者:杜晶艳;郭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对自主循环恢复(ROSC)前大鼠心肌损伤情况及可能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O)、复苏对照组(C)、大剂量肾上腺素组(H)、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S).采用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心跳恢复立即取心肌标本,检测各组心肌组织Na+-K+-ATP酶和SOD活力、cAMP和MDA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S组与H组心肌ATP酶和SOD活力、MDA浓度有差异;心肌cAMP含量S组、H组无统计学差异,并与心肌损伤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在心肺复苏中与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比较,大剂量肾上腺素在ROSC前已经加重了心肌组织的损伤,但心肌损伤可能与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无关.

    作者:董江宏;彭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苯巴比妥钠、阿托品肌内注射致固定型药疹1例

    1 病历摘要女,24岁.因陈旧性异位妊娠于2009-08-22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后应用林可霉素、替硝唑治疗无不适,定于2009-08-23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

    作者:辛晶;张丽;李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188例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88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爱萍;竺红宇;杨华;李芬;张静;杨鑫;肖卫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巧用一次性输液网套

    为了使查对制度落实到每个环节,以及让患者更好的行使知情权.我院为输液患者挂输液卡进行核对.但输液卡与输液吊勾不易连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自2009-01用一次性网套的外环制作输液卡上端的吊环,效果显著.

    作者:霍迎难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科实习带教体会

    消毒供应科属于医院的后勤保障科室,工作中的清洗、消毒、灭菌、供应数质量对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室护生的带教质量直接关系到以上指标的完成,以及护生清洗意识、感控意识和无菌意识的培养,甚至关系到将来临床的诊疗安全.

    作者:宋绚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病房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的更新就像当今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随着大量新药的使用,每一位病房护士在药物的安全使用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住院患者几乎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要用到这样或那样的药.

    作者:胡金萍;范惠萍;陈晶晶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两性霉素B治疗HIV/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21例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我院2003-06/2007-12期间住院的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21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刘立华;安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障碍与对策

    目前我国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尚未健全,多数医院都设有医疗护理差错的强制性报告系统,严重的医疗护理事故必须上报,但针对一些并未或轻微引起患者损伤的差错,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担心受到惩罚而采取隐瞒态度[1],这就造成了一些不良事件上报受阻,致一些错误不能公开,不能与同行们分享教训,这种做法无益于从根本上杜绝不良事件的继续发生,为此,现将国内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受阻现状及原因、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新;张佩超;刘蕾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生物反馈训练综合干预功能性便秘98例分析

    目的:生物反馈训练综合干预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方法:资料完整的FC患者98例,采用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症状疗效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1个疗程生物反馈训练后,12例(12.24%)患者完全治愈,46例(46.94%)患者显效,20例(20.40%)患者有效,总有效率79.59%.干预后各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情感职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结论:以生物反馈训练为基础,结合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措施形成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FC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

    作者:安凤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