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新生儿582例血糖监测分析

丁玉红;刘松林

关键词:危重病, 婴儿, 新生儿, 血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10-2009-03住院危重新生儿582例进行血糖监测,血糖异常者监测至空腹血糖正常2次为止.结果:582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64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颌下区囊状淋巴管瘤误诊为颌下腺囊肿1例分析

    对颌下区囊状淋巴管瘤误诊为颌下腺囊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岁.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颌下三角区有一肿物,逐渐增大,曾诊断为颌下腺囊肿,未经任何处理.近7 d来肿物明显增大,出现喉鸣,进食呛咳,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急诊入院.

    作者:王为民;刘永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疾病的疗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剂、脑细胞保护剂、溶栓、自由基清除剂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与银杏液提取物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与通心络胶囊治疗,连用2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作者:许枫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清宣疏散治疗内伤发热1例分析

    内伤发热在临床比较常见,此症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内伤发热的一些症候可以互相转化或间杂出现,不易在短时间内治愈,西医各项化验检查正常,患者自觉痛苦,中医通过辩证论治治愈此类疾病[1,2].本篇主要谈谈气郁发热,热邪伤阴耗津,则兼见阴虚发热;以至血行不畅,则兼见血淤表现.笔者采用清宣疏散治疗此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大庆城区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大庆城区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分析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及解决方案.方法:利用2005-2007年儿保门诊儿童系统管理资料,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婴儿营养状况的指标,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诊断营养不良.结果:0~1岁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为:营养不良患儿占总受检人数的3.44%,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魏佳琦;陈晓梅;张爱君;白静波;穆雪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阑尾切除术后腹腔遗留纱布进入肠腔1例

    1 病历摘要男, 37岁.以回盲部异物8个月收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化脓,与周围组织粘连,给以逆行切除,残端荷包缝合,手术顺利.术后抗炎对症治疗,住院7 d出院.出院时切口一期愈合,无发热,无腹痛,大小便正常.无其他手术史.

    作者:马林;韩先勇;王理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Chiari畸形21例MRI特征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MRI对Arnold-Chiari畸形Ⅰ型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ACMⅠ型均经MRI诊断,手术及临床证实,其中:男8例,女13例, 年龄13~52岁,平均38岁.结果:18例小脑扁桃体疝入枕大孔平面下5~28 mm,3例2~4 mm, 21例患者均伴有脊髓空洞症.结论:MR成像技术是Arnold-ChiariⅠ型畸形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方法,确诊后尽早行枕大池重建术能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罗文伟;刘振华;林荫;毛仕辉;封志强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显微外科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14例分析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cranial Aneurysms,MIA)指患者颅内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绝大多数位于颈内动脉系统,少数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1].2005-03至今,我院共收治颅内多发动脉瘤14例,均在显微镜下一次手术直接夹闭,分析如下.

    作者:张志远;欧阳海峰;张军;康铁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胸椎椎体骨母细胞瘤1例分析

    对我院胸椎椎体骨母细胞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7岁.胸背部疼痛4 a,加重2个月入院,无发热、咳嗽及咳痰等症状.查体:发育正常,胸背部叩痛,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CT示胸12左侧椎体处骨性肿瘤.在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手术所见:胸12左侧骨性肿物,边界清楚,周围软组织异常改变.临床诊断:

    作者:王丽萍;吴金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18例早期修复分析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 a 18例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患者,早期采用腓肠肌肌皮瓣修补、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修补创面.结果:全部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失败2例,成功率约90%.结论:早期应用腓肠肌肌皮瓣、腓肠神经逆行筋膜蒂皮瓣修补开放性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方便简便易行,疗效确切,适合基层开展.

    作者:李伯强;章德本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29例分析

    本文对2000-2009年在我院首诊误诊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19~64(41±12.7)岁,其中19岁1例,20~30岁2例,30~40岁13例,40~50岁7例,50~60岁5例,64岁1例.明确有高血压病史15例,Maffan 综合征病史3 例.病程2 h~7 d,其中小于12 h 11 例,12~ 24 h 6 例,大于24 h 12 例.

    作者:王春香;陈建莉;刘秀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跟腱龙吻合器治疗跟腱断裂21例分析

    我院2007-12-2009-10收治急性跟腱断裂患者21例,采用跟腱龙吻合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0~65(平均27.7)岁.致伤原因:跟部锐器切割伤9例,足部受垂直暴力重物压砸伤5例,跟腱猛烈收缩致伤7例.跟腱损伤情况:开放损伤9例,闭合损伤12例;完全断裂者17例,部分撕裂者4例;左侧11例,右侧6例,双侧2例.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30 min~8 d,陈旧性损伤超过2周排除在本组之外.

    作者:刘元兵;邓恩红;陈旭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误诊27例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胃食管反流病(GERD)误诊原因,提高首诊正确率.方法:对近年来误诊病例情况统计,分析容易引起误诊的原因.结果:在被误诊的9种疾病中以胃肠痉挛和呼吸道疾病多见.结论:由于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小儿常常不能准确描述不适症状,因此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儿科医师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张铁松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7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呈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但因其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容易误诊.现将2004-05-2009-08误诊的17例甲亢病例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李玉民;李玮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234例分析

    现就我院2005-01-2009-11收治的234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0例,女44例,男:女为4.3:1,年龄60~91岁,以黑便为首发症状85例,呕血34例,黑便伴呕血30例.入院时呈休克状态16例;血Hb≤60 g/L 24例,60~90 g/L 72例,≥90 g/L 138例.出血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松;赵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测量孕妇骨盆180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入口前后径)、胎儿双顶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80例临产孕妇产前1周进行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胎儿双顶径的参数,寻找相关因素.结果:180例顺产孕妇的骶耻径与胎儿双顶径差值(骶顶径)范围19~29.7 mm.141例阴道顺产者,骶顶径在23 mm以上;39例被临床拟诊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孕妇的骶顶径小于22 mm以下.结论:临产前超声测量孕妇骶耻径及胎儿双顶径可作为产前头盆筛查检测方法,根据骶顶径值来协助临床拟诊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袁立昭;王瑞玲;张伟;李芙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先天性会厌囊肿误诊2例分析

    先天性会厌囊肿是一种较少见的引起新生儿或婴儿上气道梗阻的喉发育异常疾病,临床少见,现将我院误诊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7月龄.因生后出现喉喘鸣,加重2个月,门诊以喉喘鸣原因待查收入院.喉喘鸣活动后明显,近2个月加重伴单声咳嗽,不伴声嘶、发绀及其他不适,反复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支气管炎,予以口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访.

    作者:韩静;夏万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地孕酮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地孕酮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25例给予甲地孕酮联合GP方案[GEM(吉西他滨)+DDP(顺铂)]治疗;对照组25例行单纯 GP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21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4周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提高Karnofsky评分、食欲改善以及在保护骨髓功能和减轻胃肠道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甲地孕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甲地孕酮联合GP方案不良反应轻,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郑运田;彭晔;王艳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5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并观察前后的症状.结果:5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57%.其中对糜烂性食管炎有效率为97.14%,非糜烂性反流性咽喉炎有效率为77.78%.结论: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作者:陈小梅;高春生;王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交腿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5例分析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设计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治疗难以覆盖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交腿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远端及踝关节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作者:侯金玲;刘会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两种尿液干化学分仪尿糖检测结果评价

    目的:观察两种尿液干化学分仪(以下简称尿分仪)尿糖检测结果的符合程度并评价其性能.方法:用两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尿分仪及全自动生化仪已糖激酶(HK)法对171例尿液标本平行检测尿糖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尿分仪尿糖阳性检出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各自检测结果与HK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尿分仪基本能满足临床尿糖测定需求,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不同仪器之间的量级差异,以免误诊.

    作者:张岳春;程国伟;周志敏;常言超;欧萌萌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