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止下腰痛误诊误治的临床体会

吴庆连;王淑敏;刘军;李国俊

关键词:腰痛/治疗, 腰痛/诊断, 误诊, 人类
摘要:目的:提高下腰痛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04-2008-12接诊的936例下腰痛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无误诊误治病例.结论:只有详细采集病史、认真查体、参考影像结果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把握整体观念、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才能提高下腰痛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误治.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1例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网膜光凝术及疗效. 方法: 对91例151只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全网膜光凝治疗,按技术规定的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行次网膜光凝术(Sub-PRP),标准全网膜光凝术(S-PRP)和超全网膜光凝术(E-PRP).结果:P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27眼(81.8%),早期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55眼(82.9%),而高危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35眼(68.6%). 结论: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不同,要想保存患者的视力和病情的稳定,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淑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阑尾炎180例炎症组织细菌培养分析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后炎症组织进行细菌学培养,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方法: 采用VT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1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行阑尾切除术后,对炎症组织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80例标本中有134例检出细菌,阳性率74.4%,分离到细菌140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02株,革兰阳性细菌38株.主要感染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药敏试验结果主要是对头孢匹林、亚培胺南等敏感.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感染细菌以肠杆菌为主,其对第三代头孢类较敏感,临床用药时应予以重视.

    作者:蒋春焕;赵施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COPD意识障碍52例原因及鉴别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意识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近3 a收治的52例诊断为COPD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结果:COPD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由单一原因引起者43例,占76.92%,两种以上原因引起者11例,占23.08%;其中常见的原因是肺性脑病(肺脑),其次是低钠低氯血症,另有消化道出血、感染中毒性休克、心脑血管病、低血糖、肾功能衰竭、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肺脑是COPD患者意识障碍常见的原因,但部分患者有多种原因,需要仔细分析和鉴别.

    作者:郝凤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69例超声诊断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甲状腺癌21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76%;良性病变48例,其中3例被被误诊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及无创快捷的优点,但对于声像图必须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及误诊.

    作者:张兰英;丁永宁;张海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交界性逸搏促发魏登斯基现象心电图1例分析

    对交界性逸搏促发魏登斯基现象心电图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过渡性心内膜垫缺损,原发孔间隔缺损,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电图示Ⅰ度房室阻滞.入院后行房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作者:黄华敏;齐晓红;卢喜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再发性呕吐的治疗进展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又称再发性呕吐综合征(recurrent vomiting syndrome,RVS)是以反复发作的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呕吐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天.

    作者:孙佃军;柏基芸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UU DNA定量检测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UU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FQ PCR用于检测6 059例UU DNA(男1 732例,女4 327例).结果:总阳性率47.25%(男性25.87%,女性55.81%,P<0.000 1);近8 a阳性率无统计学变化(P=0.086),但男性逐年增加(P=0.010 2),女性逐年减少(P=0.010 2);男性UU载量4.62±1.29,女性4.92±1.36 (P<0.000 1),两性载量均逐年下降(分别P=0.003 85, P=0.002 01).结论:UU总感染率无统计学变化,男性逐年增加,女性逐年减少;男性感染率低于女性,男性UU载量也低于女性;不同性别UU载量均逐年下降.

    作者:欧阳耀灵;卢亚祖;范翠芳;王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14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误诊为冠心病3例,非特异性心包炎2例,缺铁性贫血3例,抑郁症1例,高脂血症2例,慢性肾炎、肾病3例,误诊时间30 d~3 a,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后予以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综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吴敬军;肖文革;张丽丽;张瑞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TIA发作控制率观察组95.8%,对照组70.8%;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确切.

    作者:薛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1例治疗分析

    老年前列腺增生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对此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以缓解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少庭;祝河霞;张友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某些特殊表现的恶性肿瘤误诊32例分析

    目的:探讨某些特殊表现恶性肿瘤的诊断、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1989-01-2009-01收治的特殊表现的肺癌、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多发性骨髓瘤误诊3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因首发症状特殊而误诊的肺癌10例、胃癌6例、食道癌4例、鼻咽癌6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结论:提高对各种恶性肿瘤的认识、全面采集病史、开拓诊断思路,及时选做相应的各种辅助检查是避免各种特殊表现恶性肿瘤误诊的关键.

    作者:肖志刚;黄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三门峡地区儿科产科合作现状调查及模式探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儿科产科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儿科产科合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病死率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各级医院儿科产科合作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合作现状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将三门峡地区从2004-11-2009-11儿科产科合作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对儿科产科合作提供经验.

    作者:杨素娥;秦俊晓;王晓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38例分析

    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超声表现复杂多样,本文总结2007-01-2009-07超声诊断后,经手术或针吸细胞学病理证实的3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声像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国平;彭小保;高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测量孕妇骨盆180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入口前后径)、胎儿双顶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80例临产孕妇产前1周进行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胎儿双顶径的参数,寻找相关因素.结果:180例顺产孕妇的骶耻径与胎儿双顶径差值(骶顶径)范围19~29.7 mm.141例阴道顺产者,骶顶径在23 mm以上;39例被临床拟诊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孕妇的骶顶径小于22 mm以下.结论:临产前超声测量孕妇骶耻径及胎儿双顶径可作为产前头盆筛查检测方法,根据骶顶径值来协助临床拟诊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袁立昭;王瑞玲;张伟;李芙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伴癌综合征误诊为癫痫1例

    1 病历摘要女,16岁.因反复神志不清,四肢抽搐1周为主诉于2009-01-14入院.不伴发热,头痛.既往无类似发作,无遗传病史.查体:神情,消瘦,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正常,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初诊:癫痫.

    作者:葛英;胡向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骨髓增生异常伴冷凝集素引发配血困难1例分析

    由低温抗体(冷凝集素)引起的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在临床较常见,骨髓增生异常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升高引起配血困难比较少见,现将我们所遇1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体会

    随着静脉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病例数逐年增加,它成为了住院期间患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此其早期诊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查诊断及其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张淑文;王丽娟;王树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脑利钠肽的关系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衰(D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与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96例慢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T3和BNP浓度.其中低T3血症的舒张性心衰患者45例(低T3组),血清T3水平正常的舒张性心衰患者51例(正常T3组),观察两组BNP水平.结果:低T3组与正常T3组的舒张性心衰患者血清BNP水平均高于正常,两组分别为(557.4±92.4) ng/L和(308.9±84.6) ng/L,低T3血症组的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舒张性心衰伴低T3血症患者,血清BNP升高更明显.

    作者:丁宇;陈倩;张丽;杨庭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下壁心梗晕厥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

    急性下壁心梗与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两种基本的典型症状有明显不同,临床较易鉴别,下面介绍1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下壁心梗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为临床医生在诊疗疾病过程中提供参考.

    作者:杨曼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丽珠公司生产支原体鉴定、药敏一体外试剂盒进行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413例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40.4%.167株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耐药率较低,对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耐药率较高(>50%).结论:解脲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及时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芳;赵德军;任君;彭燕;毛雁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