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娥;秦俊晓;王晓冰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成熟,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除确有产科指征外,对产程观察不够,处理不当,及社会因素,也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因素.影响分娩有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性因素四要素,各要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才能顺利分娩,有一方不正常或不相适应即可阻碍正常分娩.我院2008-05-2009-05进行剖宫产12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自2006年以来,笔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8~62岁,病程15 d~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4例,女12例.对照组男20例,女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和皮损分布基本相似.
作者:刘国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商品名松泰斯,为白色冻干粉末.临床主要用于化疗、放疗患者为减轻不良反应;也用于肝脏疾病、中毒、各种低氧血症.我科常用于化疗、放疗患者,以前从未发生过不良反应,但于2009-06-05有1例放疗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张凤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本院2006-01-2009-10共收治行动迟缓查因278例,其中首诊被误诊为帕金森病3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8.3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8例,颈椎病3例,既往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史2例,颈内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患者的1例.
作者:李萍;黄远桃;李远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作者:吴琼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我院胆囊腺肌瘤病并发腹壁肿块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因右上腹肿块1.5 a,伴持续性疼痛收住院.患者曾于10 a前行胆囊切开取石术.2 a前出现右上腹疼痛肿块,2 cm×3 cm大小,在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炎性肿块.
作者:潘志远;郭石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呈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但因其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容易误诊.现将2004-05-2009-08误诊的17例甲亢病例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李玉民;李玮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10-2009-03住院危重新生儿582例进行血糖监测,血糖异常者监测至空腹血糖正常2次为止.结果:582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64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玉红;刘松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现将治疗血管瘤麻醉中婴儿呛奶窒息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11月龄.因头部血管瘤增长较快来医院就诊.查体发育良好,右上额部可见面积1.9 cm×2.6 cm草霉状血管瘤,适于皮肤微波治疗,对家长进行明确告知包括治疗中、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等,知情同意书上特别注明婴幼儿治疗前3~4 h禁食水,患儿父母审阅后同意并签字,完善相应各项检查后,医护及家长共同配合,局麻下顺利地完成了首次治疗,预约二次复诊时间.
作者:马金丽;王凤荣;李绪玲;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费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7-01-2008-12在辽河油田中心医院进行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59例和开腹手术50例,对9项疗效指标和3项费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PCIA使用率均少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对于高收入人群,腹腔镜是治疗卵巢囊肿较为适宜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广谱、高效低毒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目前本类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多种感染性疾病.但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细菌的耐药性产生及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樊新星;孙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免疫性肝纤维化肝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用猪血清大鼠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免疫攻击16周后处死动物,行肝组织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肝内CTGF、TGF-β1表达.结果:16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与TGF-β1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且CTGF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CTGF与TGF-β1促进肝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尚军洁;李孝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纤支镜吸痰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进行纤支镜吸痰34例为治疗组,单纯行常规标准化疗34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吸痰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有肯定疗效.
作者:王伟;杜巧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由低温抗体(冷凝集素)引起的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在临床较常见,骨髓增生异常患者血清中冷凝集素升高引起配血困难比较少见,现将我们所遇1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PCR假阴性问题因涉及面广,成因复杂,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结合实践分析如下.1 标本的采集、保存1.1 保存条件的影响 静脉血采集后2 h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如不能及时检测于-20 ℃保存,长时间于室温中放置会引起标本中的DNA部分降解.
作者:郭洪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1 病历摘要男,48岁.反复发作头痛2 a,近6个月来双眼视力模糊、眼球运动轻度障碍,偶有回吸血涕等症状,多次到神经内科就诊,先后行脑电图、脑地形图、颈椎X线片、头颅CT、血液学等检查,予口服卡马西平等药物,效果不佳,后到我科就诊.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 vs 13.1%;(112±10.5)次/min vs (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作者:康兴斌;王恩燕;马凯峰;王春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肺隔离症为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发病率低,但其误诊率较高,诊断不明确者在手术中极易损伤滋养动脉,导致致命性大出血.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1996-03-2009-05收治的16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1例误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卫东;周仲毅;王忠华;李悟;周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为了解我院ICU中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笔者对本院2008-12-2009-12引起ICU医院感染的6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振芳;徐万菊;田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反复发作性咳嗽或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003-01-2008-01我院门诊92例CVA患儿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定喘活血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天狐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