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输血医学在输血教学中的应用

安群星;陈要臻;樊爱琳;张献清;穆士杰

关键词:输血, 循证医学, 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输血安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输血医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现代输血医学明显地演变为多学科交叉,涉及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和医用高分子等多门学科[1].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切除术后腹腔遗留纱布进入肠腔1例

    1 病历摘要男, 37岁.以回盲部异物8个月收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因急性阑尾炎并局限性腹膜炎,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化脓,与周围组织粘连,给以逆行切除,残端荷包缝合,手术顺利.术后抗炎对症治疗,住院7 d出院.出院时切口一期愈合,无发热,无腹痛,大小便正常.无其他手术史.

    作者:马林;韩先勇;王理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角膜内皮炎30例诊治和误诊分析

    自1982年Khodadoust 首次报告2例原因不明的角膜内皮炎以来[1],国内外均有个案报告[2-4].随着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逐渐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将我院2006-07-2009-10以来收治的角膜内皮炎患者进行汇总和分析,将诊治的临床经验和误诊的心得体会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者:王怡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1例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全网膜光凝术及疗效. 方法: 对91例151只眼分别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全网膜光凝治疗,按技术规定的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行次网膜光凝术(Sub-PRP),标准全网膜光凝术(S-PRP)和超全网膜光凝术(E-PRP).结果:P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27眼(81.8%),早期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55眼(82.9%),而高危PDR视力提高和不变共占35眼(68.6%). 结论: 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不同,要想保存患者的视力和病情的稳定,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周淑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53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诊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明确诊断,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并观察前后的症状.结果:53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0.57%.其中对糜烂性食管炎有效率为97.14%,非糜烂性反流性咽喉炎有效率为77.78%.结论:喉镜、胃镜和24 h食管pH监测可协同诊断被误诊为反流性咽喉炎的胃食管反流病,采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治疗能凑效.

    作者:陈小梅;高春生;王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92例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反复发作性咳嗽或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003-01-2008-01我院门诊92例CVA患儿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的定喘活血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天狐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慢性缺血性肠病介入治疗1例分析

    我院首次对1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患者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现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女,78岁.自2 a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间歇性中上腹痛,每次发作约10~15 min,能自行缓解,不伴有恶心、恶吐、泛酸、嗳气,无呕血及黑便,大便黄色成形,2次/d,疼痛无他处放射,发作间歇期不定,可一日发作一次,可一日发作数次,2 a间曾在外院经胃镜、肠镜、上腹部及盆腔B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近1个月来发作频率明显增加,1~2次/d,且持续时间延长,长达2 h,腹痛发作时6-542治疗可缓解.

    作者:方玉祥;孙惠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清宣疏散治疗内伤发热1例分析

    内伤发热在临床比较常见,此症大多迁延日久,病程缠绵,内伤发热的一些症候可以互相转化或间杂出现,不易在短时间内治愈,西医各项化验检查正常,患者自觉痛苦,中医通过辩证论治治愈此类疾病[1,2].本篇主要谈谈气郁发热,热邪伤阴耗津,则兼见阴虚发热;以至血行不畅,则兼见血淤表现.笔者采用清宣疏散治疗此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15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兴隆县人民医院1995-2009年间收治的15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例确诊,5例保守治疗成功;余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根据停经史,病灶生长方式,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在未明确诊断时切忌盲目清宫操作.

    作者:于海琴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黏液奈瑟菌致皮下软组织化脓性感染1例分析

    对我院黏液奈瑟菌致皮下软组织化脓性感染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82岁.左眼下方红肿、疼痛、破溃溢脓半月,查体:T 38.1 ℃,BP 130/80 mm Hg,P 90次/min,R 20次/min,红肿部位可手触及到波动感.实验室检查:WBC 11.20×109/L,RBC 3.38×1012/L,Hb 68 g/L,PLT 180×109/L,其他未见异常.

    作者:谢良才;艾彪;许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胆囊腺肌瘤病并发腹壁肿块1例分析

    对我院胆囊腺肌瘤病并发腹壁肿块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因右上腹肿块1.5 a,伴持续性疼痛收住院.患者曾于10 a前行胆囊切开取石术.2 a前出现右上腹疼痛肿块,2 cm×3 cm大小,在当地医院行肿块切除,术后病理为炎性肿块.

    作者:潘志远;郭石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海南省人民医院2009年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作者:吴琼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测量孕妇骨盆180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入口前后径)、胎儿双顶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80例临产孕妇产前1周进行超声测量孕妇骨盆骶耻径、胎儿双顶径的参数,寻找相关因素.结果:180例顺产孕妇的骶耻径与胎儿双顶径差值(骶顶径)范围19~29.7 mm.141例阴道顺产者,骶顶径在23 mm以上;39例被临床拟诊头盆不称而行剖宫产孕妇的骶顶径小于22 mm以下.结论:临产前超声测量孕妇骶耻径及胎儿双顶径可作为产前头盆筛查检测方法,根据骶顶径值来协助临床拟诊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袁立昭;王瑞玲;张伟;李芙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17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呈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但因其临床表现颇为复杂,容易误诊.现将2004-05-2009-08误诊的17例甲亢病例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其诊断水平.

    作者:李玉民;李玮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44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采用TURP治疗BPH患者144例,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前列腺体积PV,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S,并分析了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RUV、PV、IPSS、QOLS明显减少,Qmax显著增加.主要并发症包括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尿道狭窄、膀胱颈狭窄.结论:采用TURP治疗BPH,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

    作者:任智勇;刘庆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颌下区囊状淋巴管瘤误诊为颌下腺囊肿1例分析

    对颌下区囊状淋巴管瘤误诊为颌下腺囊肿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岁.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右侧颌下三角区有一肿物,逐渐增大,曾诊断为颌下腺囊肿,未经任何处理.近7 d来肿物明显增大,出现喉鸣,进食呛咳,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急诊入院.

    作者:王为民;刘永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氟哌啶醇快速治疗引起哮喘发作1例

    1 病历摘要男,于2009-07-18T20:00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去年患者无故怀疑父亲不是亲生的.患者住院前几天在家吵闹要求父亲找患者已离婚0.5 a的前妻,称她已生下孩子,让父亲找回孩子,情绪极不稳定,对父亲发脾气,有冲动倾向,护理不合作,给予氟哌啶醇10 mg午晚肌内注射,患者不安心住院,纠缠工作人员要求出院.

    作者:张燕;周海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前列腺增生1例治疗分析

    老年前列腺增生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对此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以缓解症状、巩固疗效、减少复发,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少庭;祝河霞;张友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解脲脲原体134例阳性药敏分析

    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宫颈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近年因其能导致不孕不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体主要有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由于临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部分支原体已出现了耐药性.

    作者:崔保国;杜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8例分析

    目的: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表现各异,心脏彩超可以帮助诊断,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好.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结合心脏彩超尽早选择合适的手术或介入治疗.

    作者:张凤云;杨如玺;商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一次性Y型引流管在临床给氧中的应用

    给氧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但常出现给氧装置不够用的情况.因此,我科将一次性Y型引流管应用于共用一个流量表的多个患者给氧,使用方便,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晓茵;陈秋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