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周海霞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是医生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诊断、治疗和预防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1].
作者:王玉辉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对45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不典型肾结核患者有26例(57.8%),主要有腰酸腰痛(56.4%)、尿频尿急(54.3%)、血尿(45.8%)等.影像学检查多提示患侧肾脏有大小、形态及功能变化,手术切除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是目前晚期肾结核主要治疗方法.结果:32例肾结核行患肾及同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佳.结论:详细了解病史,结合B超、IVU和CT等辅助检查,对不典型肾结核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毅斌;蒋睿;陈敏;蒋萍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病因治疗及常规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均明显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蒙莫珂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167例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83例术前口服胺碘酮,开始为200 mg,3次/d,连服5 d后,改为200 mg/d至手术前,术后静脉使用胺碘酮,能进食后改200 mg/d口服.对照组84例,不予胺碘酮预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情况,房颤发生率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预防组房颤发生率、房颤时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 vs 13.1%;(112±10.5)次/min vs (135±15.3)次/min,P均<0.05.结论:胺碘酮能安全有效降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减慢房颤发生时的心室率.
作者:康兴斌;王恩燕;马凯峰;王春雨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甲状腺癌21例,漏诊5例,诊断符合率为76%;良性病变48例,其中3例被被误诊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及无创快捷的优点,但对于声像图必须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及误诊.
作者:张兰英;丁永宁;张海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比较氧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病死率.结果:氧疗组肺功能明显改善,病死率低(1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庭氧疗能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缺氧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艳巧;陈传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和费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7-01-2008-12在辽河油田中心医院进行的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59例和开腹手术50例,对9项疗效指标和3项费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PCIA使用率均少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对于高收入人群,腹腔镜是治疗卵巢囊肿较为适宜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青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病理特征.方法:对4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对病例进行随访.结果:3例误诊为上颌窦癌,1例误诊为上颌窦霉菌感染.结论: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中间性肿瘤,应与上颌窦癌、上颌窦炎、霉菌感染、纤维瘤等疾病鉴别.
作者:徐双喜;刘坤锋;曹廷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计划免疫实行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的定点接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单位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地段医院和乡村卫生院的执业医师、护士做此项工作.虽由县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组织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上岗,但基层社区接种单位医疗条件差,专业人员相对不固定,技术力量参差不齐,缺乏上缘主管部门有效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影响了预防接种的有效实施.下面就预防接种实施中的质量问题做如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对策.
作者:黄新坤;寿万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生物利用度高,分布广,不良反应少,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了解该类氟喹诺酮口服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现就我院2009年的口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
作者:吴琼诗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笔者对2006-01-2008-12医院临床输血患者的特殊血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01-2008-12医院住院患者需输血治疗者10 950例.正定型抗A、抗B试剂由长春博德公司提供,反定型血型A、B、O标准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标准血型卡及配套专用离心机由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筛选细胞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Rh(D)血型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作者:于付;刘建萍;孔德岩;刘春铃;翟欣欣;黄传玉;郭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呼吸机作为一项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被普遍应用于各临床科室的急救和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管理的好坏关乎人的生命安全[1].我科ICU共拥有各种型号呼吸机8台,管理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熊涧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对中国目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和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讨论.方法:通过回顾中国处理危机的传统和现状,借鉴国外的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目前的应对体系还不能很好适应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全球一体化、城市化和国内社会转型的新形势.结论:应建立符合国情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以预防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作者:邹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交界性逸搏促发魏登斯基现象心电图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5岁.过渡性心内膜垫缺损,原发孔间隔缺损,二尖瓣、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心电图示Ⅰ度房室阻滞.入院后行房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作者:黄华敏;齐晓红;卢喜烈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作为眼内填充物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患者在行眼内容剜除术后,在巩膜壳中塞入脱细胞真皮.术后定期观察.结果:7例患者在巩膜壳内植入脱细胞真皮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眼内容剜除术后的眼球饱满度及眼球位置通过外观检查及核磁共振扫描都达到满意效果.结论:脱细胞真皮可作为眼内容剜除术后另一种眼内填充物的选择.优点包括避免眼内容填充物脱出,患者眼内容填塞个体化.
作者:顾建军;卢素芬;周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我院2007-12-2009-10收治急性跟腱断裂患者21例,采用跟腱龙吻合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0~65(平均27.7)岁.致伤原因:跟部锐器切割伤9例,足部受垂直暴力重物压砸伤5例,跟腱猛烈收缩致伤7例.跟腱损伤情况:开放损伤9例,闭合损伤12例;完全断裂者17例,部分撕裂者4例;左侧11例,右侧6例,双侧2例.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30 min~8 d,陈旧性损伤超过2周排除在本组之外.
作者:刘元兵;邓恩红;陈旭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对陈旧性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皮肤坏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右足跟疼痛、肿胀2个月,足跟不能抬起6个月.门诊以右跟腱断裂收住院.患者于6个月前不慎被一大石块绊倒.当即右足跟部疼痛,足跟不能抬起,局部不伴有外伤.患者既往有足跟疼痛史,曾多次接受激素局部封闭治疗.本次当地医生继续按跟腱炎给予按摩、理疗和外敷中药等治疗.
作者:林秀芝;王慧玲;杨彩凤;于红霞;张洁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自2006年以来,笔者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18~62岁,病程15 d~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4例,女12例.对照组男20例,女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和皮损分布基本相似.
作者:刘国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方法:对2005-10-2009-10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不典型过敏性紫癜3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住院8~20(平均14) d,全部治愈.结论:不典型过敏性紫癜在临床上易造成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加以注意.
作者:覃燕飞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10-2009-03住院危重新生儿582例进行血糖监测,血糖异常者监测至空腹血糖正常2次为止.结果:582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64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患儿血糖紊乱以高血糖为主.结论:危重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积极监测血糖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玉红;刘松林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