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男;李轶春;吴绪星
目的 评价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筛查效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方法 对该院部分骨科急诊手术患者的血清(4 130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结果 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ELISA检测,二者得出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130份急诊手术患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特异性分别为99.63%、99.9%、99.95%和99.85%,灵敏度分别为96.77%、92.30%、98.29%和95.27%; ELISA特异性分别为99.37%、99.00%、99.97%和99.92%,灵敏度分别为98.37%、93.24%、99.89%和97.47%.结论 与ELISA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在操作简便、快速得出结果等方面更优于ELISA,故在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应首先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快速检测,然后用ELISA复检,这样能在短时间内给手术医生回报结果,增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减低医务工作者的风险,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丁海军;任杰;林子建;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时导致滤盘不通的血液因素.方法 选择40份去白细胞滤器滤白失败的血液标本和50份正常的血液标本,分别检验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浓度,三酰甘油浓度.若疑有冷凝集素的血样做血清冷凝集素效价试验.结果 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增高(P<0.05),以及冷凝集素水平增高对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有影响.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浓度、三酰甘油浓度的高低不会影响白细胞滤除(P>0.05).结论 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冷凝集素是导致去白细胞滤器滤除白细胞失败的主要血液因素.
作者:张帅;吴晓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现发病率日趋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导致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当查体时才被发现.本文对494例健康体检人员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提出一些问题与建议,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甚至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贾思公;王健;宋瑞卿;代传新;朱蓓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AND排班在护士排班系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建模和算法两方面,使用Java开发出的护士排班系统,在临床应用1年,通过案例对排班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应用系统前后护士人数和护理质量.结果 应用护士排班系统软件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100名护理工作者对软件认同度高达88%~99%.系统生成的护士排班表还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合理的排班.结论 AND护士排班系统在临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排班质量,还充分调用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更加满意的医院管理.
作者:李志敏;刘尧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冷沉淀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产科DIC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成分输血治疗,根据其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的程度,输注不同剂量的冷沉淀.结果 21例产科DIC患者治愈19例,治愈率90.48%.结论 输注冷沉淀在产科DIC的抢救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松远;温静雅;孔祥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预防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血站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中对照组758例,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815例,采用心理护理.统计两组献血反应的例数.结果 试验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0.37%(3/815),对照组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1.58%(12/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蔡雪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137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2011年1~12月襄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感染性标本,细菌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等.其中痰液和咽拭的检出率为69.39,分泌物的检出率为20.4%,尿液的检出率为4.3%,血液的检出率为3.6%.其他标本检出率为2.1%.鲍曼不动杆菌对广谱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含酶抑制剂复合物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低.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十分严重,医院应重视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作者:都青;张有忠;谌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恶性疟疾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为严重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也是WHO规定的国际间检测传染病之一.非洲是恶性疟疾的主要流行区.近年来随着赴非洲务工人员的增加,本地输入性恶性疟疾亦明显增加.输入性恶性疟疾易误诊,如得不到及时治疗,易转为危重症.只要及早明确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以避免凶险型疟疾的发生.本院曾收治1例患者经治疗后在短期内获得了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冰倩;陈霜;唐晓霞;周颖;陶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丰都县不同人群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为制订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县范围内随机抽取三合、名山、湛普、双路共4个乡镇(街道)18岁及以上居民共计600人进行入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吸烟率为18.67%、被动吸烟率为49.67%、饮酒率为23.17%、体质量超重率31.30%、肥胖率8.20%,高血压患病率为25.30%、糖尿病患病率为9.83%.结论 丰都县慢性病相关行为因素广泛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市2010慢性病监测标化患病率.
作者:李兴碧;沈亚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Notch通路处于复杂的多维调控网络之中,在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发挥着多种功能,是许多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的交汇点,不同类型Notch受体及配体在组织器官的发育过程中也起着不同作用.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和抑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1917年Notch基因被首次发现,因其突变可造成果蝇的残翅,而命名为Notch.
作者: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来使用和保养维修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分析了故障原因且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回顾性总结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故障问题总共7条,并分析了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结论 在使用DiaSorin 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时候,会遇见多种多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设备维修人员,面对问题需要冷静思考,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采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保证仪器顺利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作者:余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感染性疾病类型的改变,不断有新现和再现的病原体出现,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情况变得越发严重,从而使得临床微生物学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进而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提高临床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使检验医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作者对临床微生物学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作者:胡同平;张文兰;张永梅;乔姝;李得春;张利霞;任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婴幼儿腹泻RV检测结果.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004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RV阳性率22.4%(448/2 004);R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本地区高峰期在1月、11月和12月,检出率分别为41.4%、55.6%和36.6%;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7%和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东莞地区腹泻婴幼儿RV感染普遍,感染情况不容忽视,流行高峰期应尽早对腹泻患儿进行RV检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作者:徐炳燕;彭琪;黎四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临床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使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bo Panel Type31复合板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在24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痰标本检出率高为191株(79.3%),其次为伤口分泌物34株(14.1%).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 100株(41.5%)及呼吸科45株(18.7%)为主,该菌耐药现象严重,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61.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了解耐药变迁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杨仲花;胡玫;刘凤;陈泽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精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的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精液标本,分别检测精浆AST和m-AST活性,用低渗肿胀-伊红Y结合试验(HOS-EY)检测精子头-尾膜完整性,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检测精子线粒体SDH,同时分析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的相关性.结果 精浆AST与m-AST的活性分别为(238土125)U/L和(147±79)U/L,两者呈明显正相关性(r=0.740,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Ⅰ+Ⅱ+Ⅲ)型精子呈明显正相关性(r=0.443,P=0.013;r=0.691,P=0.000).AST和m-AST活性均与Ⅳ型精子呈明显负相关性(r=-0.439,P=0.013;r=-0.689,P=0.000).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313),而m-AST活性与精子SDH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性(r=-0.471,P=0.007).结论 精浆AST和m-AST活性与精子膜功能完整性具有相关性,而m-AST活性检测更适合评价精子膜受损程度以及精子线粒体受损状况.
作者:彭明;顾向明;梁有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统计门诊急诊和住院急诊标本报告周转时间(TAT),分析影响TAT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对2012年3月检验科强生干式生化仪急诊标本TAT进行分析,分别统计门诊急诊标本和住院急诊标本TAT.结果 该检验科急诊干式生化TAT不合格率为19.8%,其中门诊不合格率为9.1%,住院不合格率为28.6%.结论 目前该检验科急诊生化TAT不合格率达不到质量目标,住院急诊标本TAT不合格率高是其主要原因.加强人员培训,改进仪器设备,优化工作流程是缩短TAT的关键.
作者:王前明;宋秀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93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HBV-M,同时测定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93例特殊HBV-M结果模式,主要表现为3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HBV感染,HBsAg阴性的HBV感染,抗-HBc阴性的HBV感染,主要出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结论 病毒变异、机体免疫反应不同,ELISA检测方法本身的局限性都可能导致HBV-M检测结果出现特殊模式,建议临床应结合HBV-DNA、肝功能等检查综合分析患者感染状况及治疗效果.
作者:彭慧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台州市社区护理人员工作现状及培训需求,探讨改善的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站)的社区护士99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护士以中专学历(59.6%)和护士职称(60.6%)为主;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以静脉输液及注射(98.6%)、测量血压(96.3%)、用药指导87.7%为主;急需开展的培训项目以院前急救(96.3%)和老年慢性疾病防治和健康宣教(91.9%)为主.结论 社区护士的学历、职称和工作状况与日益增长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不相匹配,开展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提高社区护理功能的当务之急.
作者:汪鲁鲁;刘欢;谢芬芬;王倩;于莉;吕筱霞;莫选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载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380例慢性乙肝患者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HBeAg检测,血清HBV-DNA定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ALT采用全自动生化法.结果 Ⅰ组与Ⅱ组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Ⅰ、Ⅱ组分别与Ⅲ组比较,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载量与ALT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P=0.000),等级相关系数为0.398.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不能单靠某项检验指标来判断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在决定是否需抗病毒治疗时,需联合、动态检测这些指标.
作者:方健源;高慧;陈炳权;简梦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灵敏度、特异度等.方法 收集SLE病例58例,按SLE疾病活动指数分为非活动组、轻度、中度、重度活动组,同时设对照组2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全自动血沉分析仪等分别检测抗核心抗体(ANA)、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Sm、C3、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1)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r=0.638,x2 =40.235,P=0.00).(2)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疾病诊断的灵敏度(51.72%)高于抗-ds-DNA(20.69%)和抗-Sm(41.38%),其特异度(92%)也与抗-ds-DNA(96%)和抗-Sm(92%)接近.(3)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水平与C3呈负相关(r=-0.595,P=0.00),与ESR呈正相关(r=-0.783,P=0.00),而与ANA核型、滴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抗核小体抗体检测作为一项新的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便的实验室评价指标,将在SLE疾病诊断、合理治疗及疗效评估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龚淑琪;徐江霞;邓连瑞;龚初平;徐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