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杨爱梅;刘艳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增强扫描, 宫颈癌
摘要: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对早期宫颈癌分期和诊断的价值,以进一步提高MRI对早期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科经手术确诊的宫颈癌35例,非宫颈癌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横轴位DWI扫描(b值选取1 000 s/mm2)及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患者MRI平扫、MRI平扫结合DWI以及MRI增强扫描联合DWI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宫颈癌在DWI上的特点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及占位7例,诊断ⅠA期2例,ⅠB期18例,ⅡA期5例,ⅡB期3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96.1%,阴性预测值为65.5%;非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57±0.13)×10-3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0.88±0.15)×10-3mm2/s,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6,P=0.00).结论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分期及诊断明显优于MRI平扫和MRI平扫结合DWI,但对原位癌及Ⅰ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13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特点与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13例患者的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免疫复合物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3例Ig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3,发病平均年龄为(34.08±11.15)岁,年龄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越高,血尿素氮值越大,肾小球滤过率值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在不同病理分级间、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常见,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类型与病理分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早期行肾活检并行病理分级分析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米娜娃尔·玉努斯;阿斯哈尔·热西提;桑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激光切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显微支撑喉镜下成人声带息肉激光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帕瑞昔布钠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对照组以生理盐水5.0 mL缓慢静注,观察术后1、2、4、8、12、24 h疼痛评分及患者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均无呼吸抑制发生,两组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有效地减轻显微支撑喉镜下行成人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后的急性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地用于术后镇痛.

    作者:张雪蓉;徐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对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疗效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血管造影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7月-2012年4月7例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干细胞移植前及移植后1~3个月内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超声血管造影的检查,将二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血管造影显示干细胞移植后4例患者于闭塞段的周边可见粗细不均、走行迂曲的管状回声,内部呈造影剂增强回声,管状回声汇入下肢动脉主干内;6例患者于主干的附近肌层内可见散在的短条状增强回声,较手术前明显增多;1例患者闭塞段周边肌层内未见任何增强回声出现,下肢动脉闭塞段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增强回声.结论 超声血管造影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为临床提供判断疗效的客观依据.

    作者:宋涛;杨磊;赵琴;牟艳;白超;姚兰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病导致产后出血预测指标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妊娠期肝病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316例妊娠期肝病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未发生产后出血患者254例作为对照组,对导致产后出血的23个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包括:红细胞压积、总蛋白、白蛋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蛋白、HBsAg、有无输血、血小板、血红蛋白.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小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血小板减少是妊娠期肝病可能并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孙美英;曲广第;杨贵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门诊少数民族患者需求调查——基于汉语水平差异角度

    目的 了解当前乌鲁木齐市三甲综合医院汉语水平差异的门诊少数民族患者就诊需求特点.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乌鲁木齐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300名门诊少数民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Excel 2003软件和SPSS 16.0软件包分析处理数据.结果 不同汉语水平的门诊少数民族患者在求助方式的选择、导医护士设立的必要性及其应具备的素质和民族语言的掌握、专家的选择和医患沟通中民族语言交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三甲综合医院应从基于汉语水平差异角度的门诊少数民族患者的需求出发,改进医疗服务,全面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作者:马国芳;李豫凯;帕提麦·艾则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真空负压吸附碎石清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配合第三代EMS气压弹道联合真空负压吸附碎石清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配合第三代EMS气压弹道联合真空负压吸附碎石清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37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9例,输尿管中段结石7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126例,结石大横径0.5~2.2 cm,平均1.32 cm.结果 235例行原位碎石,2例上移至肾脏未能行原位碎石,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原位碎石率为99.2%;7例碎石过程中结石碎片上移至残留,上移率为2.9%,上移结石视结石大小及位置行经皮肾镜技术(PCNL)或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高热6例,无输尿管撕脱、严重血尿、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6.4%.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联合真空负压吸附碎石清石技术治疗输尿管各段结石具有较高的碎石清石率,可有效减少结石上移残留,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哈木拉提·吐送;艾沙江·阿不力;安尼瓦尔·牙生;阿依丁·谢尔亚孜旦;王玉杰;宋光鲁;乃比江·毛拉库尔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某地环境细颗粒物致大鼠亚急性肺损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大气细颗粒物对大鼠肺组织亚急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染尘组(1.5 mg·kg-1·bw-1)、中剂量染尘组(7.5 mg·kg-1·bw-1)、高剂量染尘组(37.5 mg·kg-1·bw-1).空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处理措施,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气管滴注,将采集细颗粒物制成所需浓度的生理盐水混悬液对各剂量染尘组进行气管滴注.测定血清及灌洗液(BALF)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各测定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灌洗液(BALF)中,各染尘组指标ACP、AKP、LDH、MDA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环境细颗粒物亚急性染尘可对大鼠肺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

    作者:范妙莉;晓开提·依不拉音;鲍玉星;刘秀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为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以新疆11个地州市的维吾尔医医疗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和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用构成比对维吾尔医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统计描述,用卡方检验对卫生人员结构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结果 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北疆地区人员编制短缺,南疆地区人员编制浪费;维吾尔医药类别卫生技术人员占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25.79%,远低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技术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60%的标准;卫生人员学历层次偏低,高级专业技术卫生人员仅占专业技术卫生人员的5.47%,整体医疗技术薄弱,缺乏高质量的卫生人力资源.结论 新疆维吾尔医医疗机构整体卫生技术人员结构欠合理,发展维吾尔医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作者:鲜米斯娅·木太力夫;买买提·牙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巨幼细胞性贫血514例临床及实验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与汉族巨幼细胞性贫血(MB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10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的514例MBA患者,其中维吾尔族138例,汉族376例.分别比较维、汉族MBA患者的患病年龄、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对维、汉族患者中妊娠期妇女的就诊年龄及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1)维族患者患病年龄明显低于汉族(P<0.01).(2)与汉族比较,维族患者中出现头晕、乏力症状者所占的比例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症状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维族妊娠期妇女患病人数所占的比例及患病年龄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1).(4)维族患者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巨核细胞功能明显差于汉族患者(P<0.05).结论 新疆地区维族、汉族MBA患者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特点存在明显不同,该地区有关族、汉族MBA的研究结果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程虹;黄艳春;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低发区人体内外环境化学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 从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分布及人体组织中化学元素的富集规律,探讨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关系,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GGX-6A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和低发区巩留县土壤和当地居民头发中铁(Fe)、铜(Cu)、锌(Zn)、锰(Mn)、钼(Mo)、镉(Cd)、铅(Pb)、硒(Se)、铬(Cr)和镍(Ni)元素含量.结果 (1) 新源县土壤中Fe、Cu、Mn、Mo、Cd和Pb元素含量高于巩留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Zn元素含量低于巩留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新源县居民头发中Cd元素含量高于巩留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Zn 和Se 元素含量低于巩留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新源县与巩留县居民头发与土壤中化学元素丰度值曲线基本吻合,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密切相关.结论 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差异性分布可能是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刘真群;陈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对早期宫颈癌分期和诊断的价值,以进一步提高MRI对早期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科经手术确诊的宫颈癌35例,非宫颈癌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平扫、横轴位DWI扫描(b值选取1 000 s/mm2)及增强扫描,对宫颈癌患者MRI平扫、MRI平扫结合DWI以及MRI增强扫描联合DWI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分析宫颈癌在DWI上的特点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结果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及占位7例,诊断ⅠA期2例,ⅠB期18例,ⅡA期5例,ⅡB期3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5.0%,阳性预测值为96.1%,阴性预测值为65.5%;非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57±0.13)×10-3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0.88±0.15)×10-3mm2/s,两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6,P=0.00).结论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对早期宫颈癌的分期及诊断明显优于MRI平扫和MRI平扫结合DWI,但对原位癌及ⅠA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有限.

    作者:杨爱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物传热在临床上的应用

    生物传热学是由生物学、临床医学和传热学多个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到从细胞、亚细胞层次到组织、器官,直至整个生物个体的热质传输现象[1].生物传热学是将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手段引入到生物和医学工程领域中,探讨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体内的传输规律,以便为诸多至今未解开的生物医学难题寻求有效的解决[2].生物传热学是对人体器官、系统的正常热生理和异常热病理过程的解释和阐明,并应用复杂而精确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对各种热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及各种生物材料时产生的热学效应进行研究;以及将热物理学应用于医疗实践等.生物传热学己成为横跨诸多领域的新的学科生长点之一.

    作者:黄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部分植物金属硫蛋白含量测定

    目的 筛选出新疆天然植物中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高的部分植物,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新疆地产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及火焰原子吸收(AAS)法对20种植物中MT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20种植物中均含有MT,其中巴楚蘑菇、油桃、黑种草及平菇4种植物提取液中含量较高.10种植物中微量元素铜、锌离子的含量与MT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 本次实验中测定的20种新疆地产植物均含有MT,其中巴楚蘑菇、黑种草、平菇、油桃的提取液中植物类MT含量较高.

    作者:王黎;于立博;刘继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C-MS法测定不同来源薰衣草挥发油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

    目的 建立薰衣草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不同来源薰衣草中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法),使用HP-5毛细管柱(30 m×250 μm×0.25 μm),柱温80℃,保持5 min,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160℃;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50∶1.结果 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分别在0.196~3.920 mg/mL(r=0.999 7)和0.095~2.861 mg/mL(r=0.999 9)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6%和110.02%,RSD分别为2.57%和2.07%(n=6).结论 GC-MS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薰衣草的质量评价.

    作者:袁苏宁;杜卫军;刘丛;田树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隔物灸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隔物灸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隔药饼后用灸疗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分级评分情况,并对干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2.64%(12/53),较对照组的41.82%(23/5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和内关穴给予隔物灸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田建萍;张慧茹;吴正敏;洪玉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氯胺酮对患者围术期β-内腓肽和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围术期血浆β-内腓肽(β-E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46例拟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氯胺酮组23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推注氯胺酮0.5 mg/kg,术中给予氯胺酮0.25 mg/kg,持续泵入.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1)、切皮即刻(T2)、术毕即刻(T3)、术毕24 h(T4)采血,用放免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2水平.患者入手术室后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T1、T2、T3及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手术结束后,连接静脉镇痛泵(芬太尼15 μg·kg-1·100 mL-1)持续背景量2 mL/h,单次追加输注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于手术结束后4、12、24、48 h分别观察术后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麻醉前与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在T1、T2、T3及T4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氯胺酮组T2、T3及T4时间点上血浆β-E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血清IL-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浆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P<0.05);(3)氯胺酮组较对照组在术后4、12、24 h及48 h VA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4)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触发时间、按压有效进药次数、芬太尼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氯胺酮组恶心呕吐、尿潴留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胺酮可更好地减少由于疼痛引起的内源性β-EP释放,提高IL-2水平,减轻由于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导致的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状态,有效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徐维娟;徐维昉;徐桂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马尿酸含量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马尿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 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柱 (20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酸铵缓冲液(pH 6.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235 nm.结果 马尿酸的质量浓度为2~25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0.77%~96.66%,RSD均<2%.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尿液中马尿酸含量为(253.72±31.37) mg/mL,哈萨克族糖尿病患者为(74.44±15.05) mg/mL.结论 HPLC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尿液中马尿酸含量的检测.

    作者:马晓丽;孟磊;冉新建;李琳琳;王丽凤;焦宜;王烨;毛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石榴皮中鞣花酸的含量: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酸乙酯∶磷酸二氢钾/磷酸(0.05 mol/L)(32∶2∶66)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 石榴皮中鞣花酸的线性范围为1.018 8~1 273.44 μg/ mL(r =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1.0%,RSD为1.15%.经测定喀什市酸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高.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石榴皮中鞣花酸含量的测定,为药材基原选择与石榴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马亮英;马桂芝;滕亮;高晓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D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D新发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指导采取和调整相应的控制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流行的措施和策略.方法 调查对象为在乌鲁木齐市工作、生活或学习的男男性行为者,纳入标准为18岁及以上男性,近6个月有同性性行为,HIV检测为阴性,将在乌鲁木齐居住1 a.在本底调查、6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每次进行检测前咨询、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生殖器疱疹病毒-2(HSV-2)抗体检测.结果 (1)HIV抗体阴性队列本底人数为340人,总观察时间为282人年,共有8人HIV血清抗体阳转,其HIV新发感染率为2.84/100人年;梅毒抗体阴性队列本底人数为311人,总观察时间为229人年,共有7人梅毒血清抗体阳转,其梅毒新发感染率为3.06/100人年;HSV-2抗体阴性队列本底人数为300人,总观察时间为293人年,共有14人HSV-2抗体阳转,其HSV-2新发感染率为4.78/1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吸毒比不吸毒的更容易感染HIV和梅毒,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为的比没有同性商业性行为的更容易感染梅毒.(2)12个月随访中,近6个月男性性伴数、女性性伴数、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等均呈下降趋势(P均<0.01).结论 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梅毒、HSV-2的新发感染情况已非常严重,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控制该人群中HIV/STD的流行传播.

    作者:任晖琴;地力夏提·亚克甫;米娜瓦尔·艾拜;王新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新疆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新疆某医科大学1 219名本科学生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族别、不同年级及不同专业医学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1 219名医学大学生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平均分为(7.59±2.85)分,48.4%的学生睡眠质量差.女生的睡眠质量较男生差;汉族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总体优于民族医学生;大学二年级与其他年级之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存在差异,不同专业医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成分及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医学大学生近一半存在睡眠问题,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均与睡眠质量有关,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冯廷虎;黄国虹;阿力木·吾斯曼;陈江原;马亮;刘继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新疆医科大学

主办:新疆医科大学